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0-02-27 22:23田艳梅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政思想大学生

■田艳梅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

1 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1.1 新媒体造成各种意识形态碰撞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和隐藏性的特点,用户可以使用新媒体匿名自由的发表各种言论,新媒体的用户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着不同的教育水平、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信仰,也有的来自不同的社会体制。新媒体用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各不相同,在新媒体上各种思想和信息相互碰撞,既有很多积极正面的消息和思想,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消极和负面的信息。很多发展的比较好的新媒体中有大多数的信息是由西方的强国提供的,西方的强国也掌握着新媒体的核心技术,有些国家利用先进的技术,趁机在新媒体中渗透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例如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等,会渗透到新媒体的各个角落之中。而大学生的思想还处于发展阶段,思想还不够成熟,不能够全面客观的考虑问题,很容易受到西方消极思想的腐蚀,很容易受到反动信息的影响,以至于质疑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不利于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媒体中还存在很多低俗的信息,关于暴力、凶杀,还有很多黄色信息,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的思想健康,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消极信息都会为高校思政课程带来挑战。

1.2 思政教学内容和工作方式受到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工作方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优先掌握着教育信息,对于多样的信息,教师会首先进行筛选和处理,将有价值的信息传授给学生,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学生能够从新媒体上获得多种多样的信息,这就使得教学内容有时会落后于学生获得的最新信息。传统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及时的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新媒体上的各种信息会及时的更新,不断的推陈出新,然而高校思政教学内容和工作方式更新的并不快,往往都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创新较少,教学内容往往是教材中规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少。学生能够在新媒体上自由的匿名的表达个人的见解和看法,然而在现实的高校思政教育课堂中,学生往往并不能够随心所欲的表达想法,展示自我,因此,新媒体的发展使得高校思政教学内容和工作方式都受到了影响。

1.3 新媒体对思政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中,高校教师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技能,并且具有较高的理论权威,学生们对于高校的教师十分的尊重和崇拜,这样有利于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然而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们接受新鲜事物比高校的教师要快得多,因此很多领域中的信息大学生早已了解到,而高校的思政教师可能还没有涉及。高校思政课堂上,很多大学生可能早已知道教师讲解的内容,对于课堂上的思政课程内容缺乏新鲜感,而思政课程教师很可能由于不了解新媒体的使用,缺乏相关的技能,对新鲜的事物不敏感,无法做到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以至于高校思政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挑战和削弱。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程注重理论的传授,学生们不太感兴趣,大学生经常对社会上热议的问题感兴趣,然而高校思政教学者可能由于使用新媒体的意识比较淡薄,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需求。此外,新媒体上的信息繁多,真假难辨,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很难辨别庞杂信息的真假,因此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为高校思政教师筛选信息增加了难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媒体对于高校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思政教育者必须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利用新媒体上的信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

2 新媒体时代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2.1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中,教育者经常用“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很少有机会与教师沟通和交流,也不能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且课堂教学的内容缺乏新鲜感,不能从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忽视了学生创造性与自主性的培养,传统的高校四思政教育具有较大的被动性。然而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之中,高校思政教师可以与时俱进,及时的利用新媒体上丰富的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利用社会上的热点,迎合学生们的兴趣进行教学,将枯燥的理论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政课堂中的主动性。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通过辩论、讨论、模拟等形式,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讨论社会的热点,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思政教师既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也可以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更好的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重点的讲解。同时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利用新媒体进行高校思政教育,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思政教育的平等性,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利用者,充分的利用新媒体上有价值的信息为高校思政教育做贡献。

2.2 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式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使大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思想品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也应该与时俱进,思政的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及时的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为本育人”至上的思想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明确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思政工作者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把握他们的需求,利用新媒体上的新思想、新观念,丰富高校思政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思政课程的针对性,利用新媒体丰富课堂内容的多样性,通过时事热点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针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的纠正引导,避免大学生受到消极思想的影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大学生中,帮助他们养成健康、完整、积极、乐观的品格。

2.3 依托新媒体创新思政教育载体

新媒体的信息数量大,范围广泛,传播速度非常快,融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高校思政课程就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发创造思政教育的新载体,利用新媒体将思政课程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来。高校思政教育者可以利用微信、微博、QQ,以及各种各样的手机软件和网站,利用图片、视频、文字,传播积极、健康、正能量的新思想,通过时事热点的评论吸引大学生的关注、评论、点赞和转发,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的领导学院和班级都可以建立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做到班务公开,及时的发布通知和公告,发挥好新媒介的教育服务功能。还可以利用聊天软件搭建大学生思想交流的平台,利用微信群、QQ群分享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资源,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分享彼此对事物的看法,教育者可以在群里为学生答疑解惑,也可以定期的给学生话题进行讨论。

总 结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许多挑战,例如新媒体会造成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使高校思政教学的内容和工作方式受到影响,同时对高校思政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时代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很多机遇,高校应该利用新媒体革新思政教育内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教育的工作方式,同时依托新媒体创新思政教育的载体。

猜你喜欢
思政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