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标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证研究

2020-02-28 04:12
循证护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护理部师资规范化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护士在完成院校基础教育后所接受的护理专业化培训,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全面、深入提高的教育和培训过程[1]。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全国卫生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2]。谷水等[3]专家共识提出借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2016年2月,国家卫计委颁布了《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明确了新入职护士的培训目标、对象、方法、时间、内容及要求[4]。同年,四川省卫计委启动护士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5],我院作为四川西北区域医疗中心,成为首批试点单位。医院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标杆,以目标为导向进行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索,并用于2016级新入职护士进行实证研究,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6年9月本院招收的75名新入职规范化培训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专科学历54人,本科学历21人;男11人,女64人;年龄20~23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护士规范化培训目标的制定

目标导向理论是激励理论的一种,其出发点是要求主导者排除走向目标的困难,使其顺利达到目标[6]。按照国家卫计委及四川省卫计委的要求纳入护士规范化培训。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7]《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4]十一部委联合制定发布《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8],结合医院自身发展的需求及医院在区域内的目标定位,制定护士规范化培训目标。

1.2.1.1 组织目标

①搭建完善、健全的护士培训体系,完成院内人、社会人基地评审;②加强院校合作,促进护士从学校到临床的良好过度;③教学相长,提升护理师资队伍能力和水平。

1.2.1.2 发展目标

①5年内为医院发展建设贮备100~200名优秀的护理人才;②5年内为区域内二级医疗机构培养200~300名合格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1.2.1.3 建设目标

①通过培训,学员能达到《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中对职业素养、专业理论、业务技能的目标要求[4];②5年内实现护士培训结业考核合格率由90%→95%→100%三级跳;③顺利通过基地评审、基地考核,不出现红牌、黄牌警告。

1.2.2 以目标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

借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成熟经验和组织架构,结合本院护理垂直管理的特点,成立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护士培训指导委员会,拟定以目标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体系,详见图1。根据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目标、管理体系,完善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四级教学体系,详见图2。

图1 以目标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体系

图2 护士规范化培训四级教学体系

1.2.3 以目标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及实施

1.2.3.1 职业素养培训

职业素养包括医德医风、沟通交流、人文关怀3个方面的培训。①岗前培训:在为期2周的全脱产岗前培训中加入职业素养培训课程,包括医者的自我修炼、团队建设、党课、职业道德与医德医风、做1名终身学习者、学习医院文化与发展、志愿者服务文化、现代医院优质服务,并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学习护患沟通技巧、护士职业形象课程,让学员在正式上岗前了解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品质,掌握沟通和服务的基本技能。②过程培养:运用正向激励理论将志愿者服务纳入规培积分,作为评优及结业录用的参考[9],鼓励学员参加志愿者服务,养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临床轮转期间通过情景模拟、老师言传身教、护理部举办活动等形式潜移默化地灌输交流沟通及人文关怀的意识和技能,提升学员职业素养。③阶段考核:学员出科前由护士长进行综合素质考核。

1.2.3.2 理论培训

①岗前培训:岗前培训课程设计按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要求分为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护理文书、沟通技巧、医学人文、职业素养8个模块;结合新入职护士最需要了解和熟悉的理论设置岗前培训理论课程,详见表1。②过程培训:过程培训为护理部-大科部-科室三级培训,护理部每个月组织1次集中理论培训,内容包括临床实践指南、质量标准、病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内容;大科部每季度组织1次专科理论培训,内容为本系统(内科、外科、综合、急危重)常见病的症状护理;科室按照培训大纲对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专科理论进行培训,实施护理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培养学员临床观察、评判性思维、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能力。

表1 护士规范化培训岗前培训理论课程设计

1.2.3.3 临床技能培训

①岗前培训:按照《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要求需对27项临床护理操作进行培训和考核,基于学员岗前培训时间分配、学员的接受能力及临床所用技能的浓密程度,以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平台,筛选临床护理最常用的10项操作在岗前培训时进行示范、培训,并使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客观结构化考核,为学员进入临床的角色适应奠定能力基础。②过程培训:过程培训采用院科两级模式,护理部利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平台,将剩下的17项操作固定在每周四下午对规培学员进行分小组操作培训和考核;轮转科室根据科室教学计划对学员进行本专业专科操作的培训和训练,通过老师示范→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学员独立操作的流程,逐步提高学员的业务能力。

1.2.3.4 学员考核

①轮转科室阶段考核:学员在每个轮转科室需进行每月操作考核、每季度专科理论考试、独立上岗前考核、出科考核(理论、操作、综合能力测评)。②护理部半年及年度考核:护理部每半年组织1次理论考核;每年组织1次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理论考核内容包括人卫版本科护理教材(第六版)、护理部岗前培训及每月理论培训内容;操作考核实行1+1模式,即心肺复苏必考,另1项为抽考,年度考核结果纳入结业后是否录用的参考。③省卫计委结业考核:按照四川省卫计委毕业后教育办公室要求参加全省统一的理论及操作考核。

1.2.4 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2.4.1 师资水平

①师资准入:严格执行师资准入制度,执行个人申请→科室推荐→大科部批准→护理部资质审核→师资考核→师资培训→院部聘用的流程,严把师资准入关。②师资培养:有研究显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中自身参加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取得过师资培训合格证的师资带教能力和效果更好[10-11]。医院采用了外送师资培训、组织院内培训、申请院校兼职教师主动自我提高、邀请高校优质资源指导4种培养模式进行师资培养,多途径提升师资的能力和水平。③师资评价:建立师资教学能力评价机制,通过教师讲课比赛、科室护士长评价、学员出科评价、学员座谈会、年度师资考核等对师资进行多维度评价,根据每年评价报告对评价低的老师建立约谈或辞退机制,保证师资队伍的水平和质量。

1.2.4.2 管理质量

建立护理部、大科部、科室三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护理部制定“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标准”,每半年进行1次教学质量控制并形成质量通报,质量控制结果与护士长行为考核挂钩;大科部将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考核纳入季度工作计划,按照护理部标准每季度进行检查并进行通报;科室护士长每月进行教学质量控制,内容包括:本月教学计划完成情况;小讲课、教学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质量;跟班检查规培学员教学效果,并将存在的问题在月质量控制会上进行讨论和整改。

2 结果

2.1 学员理论及专业水平

2016级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理论考核成绩由上岗前的(60.3±8.64)分上升到结业时的(71.26±10.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P=0.00);操作考核成绩从上岗前的(75.82±13.67)分上升到结业时的(90.27±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P=0.00);75名学员结业考核合格率100%。

2.2 学员满意度

2016年—2018年分别对学员进行3次教学满意度调查,分别为81.7%,90.6%,95.3%,呈持续上升趋势。

2.3 学员综合素质

2016级学员先后有23人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医院实行志愿者“积分制”激励后,2017级学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人次明显增加。1名学员撰写的论文受邀参加中华护理学会学术交流,1名学员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1名学员参加本市的“生命之星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

3 讨论

3.1 以目标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坚持了系统思维理念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把手”负责多部门参与方能顺利实施。尤其在国家没有强行要求,也没有配套保障的情况下,院领导高瞻远瞩、认识到护士规范化培训与组织战略的关系并积极推动是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顺利落实的关键。在管理体系搭建中将护士培训指导委员会作为顶层设计者,院长负责,护理部、科教科、财务科、人力资源部、后勤部等共同参与,明确了“一个目标、两个支点、三种保障、四重管理”的管理体系构架,上自顶层设计,下至临床教学,保证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无缝衔接;在课程设计上我们不仅考虑学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还注重学员的心理建设、职业素养、医学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学员;在教学培训体系上实行护理部-大科部-科室三级教学培训,根据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分层实施教学,确保学员获得多维度、不重复的知识和技能。

3.2 以目标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体现了持续改进理念

以目标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教学质量都体现了PDCA的管理思维。对教学师资实行资格准入、聘任考试、上岗前培训、动态考核及评价,执行严进宽出的原则,对不合格、学员不满意的师资进行约谈和请退,以保证教师队伍水平。在管理质量上通过三级质量控制定期从结构面、过程面、结果面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学质量缺陷进行通报并形成整改意见,评价结果与护士长考核挂钩,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3.3 以目标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有助于提升新入职护士的综合素质

本研究结果显示,以目标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应用于75名新入职护士后,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上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志愿服务意识、业务水平、创新能力)都明显提升,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2]。分析原因可能与该模式教学机构系统化、教学培训集中化、教学方法同质化、教学质量控制标准化、师资评价系统化、教学效果数据化、教学改进持续化有关,多维度、多层次推进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有效运行。

4 小结

综上所述,以目标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可为新入职护士提供多维度、系统的培训,有助于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帮助其顺利结业。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国内外护理管理者做了大量的探索[13],但我国的护士规范化培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政策与保障体系不完善使培训动力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拉大培训质量差距等[14],这都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和护理管理者进行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猜你喜欢
护理部师资规范化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如何做好建筑工地规范化安全管理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护理信息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