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引领乡村振兴实践研究
——以湛江市墩尾村为例

2020-02-28 04:21杨如雪宋玉忠李文河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老区革命红色

杨如雪,宋玉忠,李文河

(广东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老区精神、加快老区特别是贫困革命老区的振兴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1]。为此,2017 年广东省正式启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自该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革命老区的价值重塑和振兴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本文以湛江市墩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提供路径和对策。

一、墩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

湛江市徐闻县下洋镇墩尾村是革命老区村、省定贫困村。2017 年入选广东“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先后编制完成了《徐闻县下洋镇墩尾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规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和《徐闻县下洋镇墩尾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开启了党建示范工程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一)墩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目标

墩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的建设目标为:通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修复红色遗址,将“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紧密结合起来,把墩尾建设成为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风廉政教育为一体的红色资源丰富、时代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广泛的基层党建示范点,打造成为红色生态旅游片区和省、市样板村庄,助推墩尾村的振兴。

(二)墩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内容

墩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十个项目建设:一是重建县委旧址建筑主体,将之打造成为党建宣传中心、红色革命历史文物展示中心;二是建设革命事迹大型浮雕墙,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的文化景观亮点;三是建设红色文化展示馆,以墩尾小学(旧址)为载体,打造以红色故事演示厅、红色文化宣传厅为重点的红色文物展览馆;四是建设党性教育培训厅,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任前教育、岗位教育、新发展党员入党宣誓等党建重要活动场所;五是建设党建文化纪念园;六是推出一批红色文化作品;七是修缮、美化、绿化县委旧址;八是开展乡村建筑和环境规划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生态环境;九是修建通往红色教育基地道路,沿途种植绿色植物、安装红色元素宣传牌,提升“红色村”的乡容风貌;十是修建环绕红色基地的高通透式围墙。

(三)墩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

墩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以来,面临以下挑战:一是交通条件较差。墩尾村区位较偏僻,公共交通不发达,而且村道狭窄,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原材料运输和旅游观光、学习培训人员的通行。二是知名度较低。墩尾村在入选广东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之前,民众对其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了解很少;入选“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之后,官方媒体平台也很少有介绍该村的相关报道。三是村民语言交流障碍。墩尾村常住(留守)村民以老人和小孩为主,中青年较少。绝大部分老人只会讲雷州话,严重影响与外来人员的语言交流。四是当地红色资源保护和留存不理想。村里许多革命遗址已被拆除或清理,革命事迹和革命故事缺乏整理,许多村民对当地的红色文化不太了解,缺乏革命历史、红色故事宣讲人员。

墩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面临的挑战,作者认为其原因在于:一是村委及政府相关部门不够重视红色资源挖掘整理,没有及时将革命事迹、革命故事挖掘整理,对革命遗迹(址)没有及时抢救修缮。二是墩尾村交通闭塞,村民对外接触交流少,留守村民大多数缺乏普通话听说能力。三是地方政府的主动作为不够,对墩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大。

二、墩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党委领导、多方参与的建设机制

“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级党委应当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只有在各级党委正确领导下,才能确保党建示范工程不变质不走样。在建设目标上,将“红色村”打造成为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样板”村和红色文化宣教区;在建设内容上,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弘扬优良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农村基层党建质量;在建设思路上,各级党委应当负责编制建设方案,并组织协调各方积极参与党建示范工程的建设。多方参与,即当地村委、村民小组、广大村民以及企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形成建设合力,引领乡村振兴。

(二)建设红色文化和党员教育基地载体

“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应注重挖掘、整合“红色村”及其周边的红色资源,通过重建和修缮红色遗址、文物,挖掘和梳理红色故事、人物、历史,推出一批红色文化作品,建设红色文化系列展厅及文化景观,把“红色村”建设成为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风廉政教育为一体的党员教育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三)以红色资源时代价值为发展动力

红色资源在理想信念引领、精神心灵洗礼、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实现中国梦等方面具有时代价值,能够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应充分挖掘当地的红色资源,以“红色”为主题,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打造“红色”宣传教育场所,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以此带动当地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基层治理等全方位发展,逐步实现脱贫致富。

(四)强化乡村基层党建质量的核心引领

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过程中,墩尾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抓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建设以政治功能为核心的作用体系[2],统筹推进了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逐步解决了乡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弱化、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党建质量。

三、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活力之源、成功之要。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当着力加强“红色村”建设的顶层设计,做到“七个有”,即有“红色村”建设规划引领、有党委政府政策保障、有日益健全的法制保障、有挂钩领导责任制保障、有系列建设项目支撑、有对“红色村”农民关心的民生问题的全面部署、有解决“建设经费从哪里来”问题的全面谋划。

(二)健全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多方合作机制

“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是革命老区实现乡村振兴的行之有效的新路径,具有可推广、可复制、可操作特点。构建常态化的多方合作建设机制是顺利推进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此,“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机制,加强党建示范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支撑;二是建立健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机制,组织各界人士定期前往“红色村”开展主题培训、体验式党课、素质拓展等活动,提高“红色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红色村”振兴。

(三)增强党建示范建设的基层组织保障

“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是党领导的反哺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党的坚强领导是党建示范工程落地生根发芽成长的根本保障。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党建示范工程才能取得更大成效。一方面,优化乡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探索建立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临时党支部,引领党建示范重点工作向纵深推进。另一方面,实施“头雁工程”,优化村级党组织队伍结构,实施村级班子“青苗”培养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红色村”党员发展工作,尤其是注重在回乡创业的中青年群体中发展党员,为乡村振兴夯实力量基础的同时发挥榜样示范和先进带动作用。

(四)激活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内生动力

群众是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主体,也是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参与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是党建示范工程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的内生动力。为此,激活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内生动力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增强村民主动参与党建示范工程的意识,教育引导村民认清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为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机遇与政策“红利”,激活广大村民参与和支持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其次,要加强村民就业创业技能的有针对性培训,提高村民以实际行动参与和带动参与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实践能力。最后,要强化村民人人参与“红色村”的宣传意识。引导当地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深入学习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使他们成长为“专业”的革命历史宣讲人员,肩负起讲述当地革命历史、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主人翁责任,真正成为当地红色资源挖掘和保护的践行者、党建示范工程的坚定拥护者。

总之,“要实现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3]。湛江“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优势,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质量,有效实现了乡村振兴,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革命老区的价值重塑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猜你喜欢
老区革命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老区在努力奔跑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追忆红色浪漫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