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研究

2020-02-28 17:23于婧王传慧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岗位技能

◎于婧 王传慧

一、现状及趋势

汽车维修工(原汽车修理工)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职业,要求持证上岗,人社部制定了对应的职业技能标准。2015年国家修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将“汽车修理工”名称改为“汽车维修工”,并对职业内容、所含的工种等进行了修改、调整和补充。此次标准改变了原来标准仅包含汽车机械维修工、汽车电器维修工的问题,更符合汽车维修工作实际,为从事其他汽车维修工作的从业人员提供了职业鉴定的依据和职业成长的通道。[2015]51号文颁布了《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技工院校机械类通用专业课教学大纲》《技工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21种技工院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原有专业教学文件相比,主要教学内容,均以《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13年修订)》为依据,实现两者相互配套和充分接轨。进一步强化公共课与大类通用专业课的教学管理。系统研究了各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对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需求,在继承的基础上,特别是强调校企合作、一体化课程教学和工学结合,具有较好的教学操作性。2016年,依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由交通部职业资格中心组织编写的《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通过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专家初审。2010年,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规范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育教学行为,推进一体化教学工作,制定了《汽车维修专业(中、高级工)一体化课程标准》。该标准整合了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按照工作任务设置了相应主干课程,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教学方法等,用于指导本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工作的规范实施。各技工院校大都是在以上文件、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本校专业建设的要求和当地的行业发展状况,制定了自己学校的可实施课程标准。今后,国家有关部门会进一步完善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编制更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新的教学指导文件,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进一步对接,规范人才培养的的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明确汽车维修行业的岗位群,确定本专业人员的岗位及工作任务要求;通过分析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各技术等级的典型工作任务,得出各等级维修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根据专业能力的复杂程度,结合国家颁布的职业技能标准,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归纳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的递进,重构行动领域并转换为课程,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依据国家制定的人才标准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新的教学计划。2.对应行动领域设置学习领域,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对本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分解与整合,通过企业的参与,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核心课程。3.在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和人才标准等系列文件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按照科学的工作方法编制课程标准,制定出与岗位技能要求合理对接的专业课程标准。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岗位技能要求以明确专业技能为主,是为保障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课程标准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是为了保障专业技能人才养成的需要,专业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对接还是要回到岗位工作任务这个源头,才能使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技能标准和人才标准,是权威性的文件,必须深入的研究与学习,并指导本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最终目标是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因此也要关注和考虑本地区行业的特点和专业的建设发展要求,避免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本课题研究应该根据课题不同阶段和研究内容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严谨科学地实施。例如:采用调查法,调研企业的生产任务,明确企业工作任务的对职业能力的要求;采用文献研究法,深入研究与学习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文件;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过程中实践与改进课程标准;采用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成果和结论进行总结,各种研究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视研究对象情况和研究进展情况灵活组合,混合使用。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1.请教汽车行业、企业专家,指导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建立在专业带头人带领下的以本专业骨干教师为主的课程标准编制工作研究小组;收集并学习课题相关资料和国家文件,制定研究计划。2.深入企业,经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明确汽车维修行业的岗位群,确定本专业人员的岗位及工作任务要求;通过分析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各技术等级的典型工作任务,得出各等级维修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根据专业能力的复杂程度,结合国家颁布的职业技能标准,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归纳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的递进,重构行动领域并转换为课程,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依据国家制定的人才标准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新的教学计划。3.对应行动领域设置学习领域,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对本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分解与整合,通过企业的参与,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核心课程。4.在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和人才标准等系列文件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按照科学的工作方法编制课程标准,制定出与岗位技能标准合理对接的专业课程标准。5.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基础能力与专业能力并重,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并重的原则,进行新课标的教学工作,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6.通过对学生的持续跟踪与调查,检验课程建设的成果,及时反馈信息,持续地对课程标准进行改善,最终形成一套严谨科学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体系。7.总结与提炼研究过程,形成课题研究的成果,加以推广应用。通过一系列,科学严谨的工作过程,最终形成一套能够有效与岗位技能要求对接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标准,兼顾科学性与实用性,用于指导本专业的教学工作,规范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研究结论

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提出是为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专业课程标准也源自于典型工作任务,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要求应该是严谨对接的。但是,在实际中,因为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落后,制定的过程不够科学,编写人员的个人因素等,使得一些院校实际使用的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并没有很好的对接,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没有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差距。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紧密对接,是职业教育5个对接的具体内容之一,有利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落实更具实用性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本课题的研究通过仔细研究企业的工作任务要求,依据国家制定的岗位技能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等一系列文件,按照科学的工作方法,制定出与岗位技能要求合理对接的专业课程标准,用于指导本专业的教学工作,规范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形成了一套开发编写专业课程标准的规范程序,为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学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岗位技能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