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提资产减值的质疑与探讨

2020-02-28 17:23黎惠冰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亏损利润数值

◎黎惠冰

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是否能达成长期协议仍不明朗,成为了拖累2019年经济发展最大的外部风险。

钢铁上市公司,原燃料尤其是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同时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疲弱,钢材价格震荡下行,导致公司业绩下滑。在钢铁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背后,几乎都有大额资产减值。有色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同样深受资产减值之害。宏观经济整体趋势下行,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宏观经济面临结构调整与传统产业升级迭代,2019年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不可逆转的趋势,仍有不少被存货跌价准备吞噬。大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令业绩黯然失色。在这种现象背后潜伏的各种问题令人深思。现有准则要求企业在其资产发生减值的时候,即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就应该确认资产减值,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是,要合理准确地认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往往就不那么容易了。

一、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法的不完美在金融危机时尤为突出

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与计量存在一定主观性。我国新会计制度准则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要根据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数值来确定。当这些数值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而且没有规定权威机构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认定。要合理确认各项资产的上述数值是非常有难度的。在较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更何况在经融危机时瞬息万变,如何估计是好呢?那得靠会计人员各显神通。比如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要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而贴现率完全靠主观判断,尤其是经融危机时期,这种因素十分不稳定,会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

二、金融危机时企业更方便利用资产减值来操纵利润

减值准备从理论上来说,是很必须的。但是实际上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手段。会计制度规定流动资产减值后可以转回,这样企业就有机可乘,很容易利用流动资产减值转回在不同年份调节利润。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可以使部分公司由盈变亏。由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费用,继而冲减利润,本来盈利就变成了亏损。也有部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操纵。企业为避免连续几年亏损,往往在报告亏损年度将亏损做大,以便“轻装上阵”,有利于在以后年度扭亏为盈。不少实际亏损的企业为了逃避陷入困境,通过调节利润,使亏损变成微利。还有部分微利企业一般在亏损时的亏损额往往不是特别大,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的操作性就更强。如“避亏”类上市公司处在亏损的边缘,财务状况持续恶化,期间费用大幅增加,若据实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其结果可能会造成当期全面亏损。所以“避亏”类上市公司一般采取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来避免当期出现亏损。由于金融危机时大量资产减值的客观事实存在,所以企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时期利用流动资产减值来操纵利润更加方便。

三、金融危机时非流动资产大大减值却被忽略

因为会计制度规定非流动资产减值后不得转回,自然也就没有利用减值调整利润的空间了。无形中,也促使管理者用更谨慎的态度对待减值,因为一旦计提了减值准备,在该资产的存续期间的影响是一直存在的。相应地削弱了企业管理者对“利用”减值的热情。故企业对之需要慎之又慎、综合考虑。与金融资产、存货方面的减值计提相比,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尚未大规模进行。然而金融危机时减值无处不在,非流动资产也在所难逃。魔鬼潜伏在细节,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却游离于部分投资者的视野之外。实际上资产负债表中非流动资产的数值已大大超出了实际,相差甚远的数值误导了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资产的正确理解。

四、针对上述现象提出几点建议

1.调整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

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出更符合实际方案。比如:对于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可采用英国等一些国家使用永久性标准,规定只有在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时,才对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对于以单项资产或资产类别为基础来确定减值,可以改为以“现金产出单元”进行评估,因为很多情况下并不能认定某一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许多资产共同作用产生现金流入。

2.制订出统一的数学模型。

因为资产减值涉及到的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一系列指标都与物价指数有关,如果政府根据权威机构公布出来的当期物价指数和预测的未来物价指数制订出统一的数学模型,规定每个企业都必须按统一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那样就不会出现五花八门的主观性数值了。

3.由利益关系机构进行监督控制。

很多企业存在大量银行信贷资产,这些资产大都转化成了物化的资产。对银行贷款资产组合中的不良资产计提减值损失,让银行记录贷款的资产减值。企业会计人员与银行委派人员共同组成一个专门小组,定期或至少每年年末对企业中的信贷资产转化后的物化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预计并对这些资产可能发生的经济减值进行记录,及时采取措施。将资产减值核算的评价纳入商业银行的信贷监督范围。

五、结束语

应该肯定,新会计准则对已确认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遏制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行为,这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纯洁化有着重大意义。权衡减值与不减值的利弊,显然是减值要比不减值好,这已被我国会计改革的历史经验所证明,也是被国际会计发展的历史所证明。但减值标准不科学和主观判断性,又使计提减值被人作为操纵利润和粉饰报表的工具。如何增强计提的客观性,还有待于更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来共同探讨。

猜你喜欢
亏损利润数值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数值大小比较“招招鲜”
铝合金加筋板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The top 5 highest paid footballers in the world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
无印良品:从亏损10亿到营收1410亿 4年内起死回生就靠这7招
Dorel及其Cycling Sports Group报告2016年亏损
大幅亏损的氮肥企业该何去何从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利润下降央企工资总额不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