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基层卫生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2020-02-28 17:23张京丽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合理性卫生院医疗卫生

◎张京丽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入推进新医改的进程中,在此背景下,作为基层卫生院须要重视并切实做好自身的成本控制工作,这可以说是新医改最为核心的一项内容。并且,为了提高成本控制成效,有力推进新医改进程,基层卫生院还应当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到成本控制中来,对卫生院成本进行全方位、动态性、过程化的管理,以更为有效的降低基层卫生院运营成本,保障基层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基层卫生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当前基层卫生院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阻碍,最后主要就基层卫生院如何科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

一、基层卫生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新医改的实施,对基层卫生院的管理、运营,带来了更大的影响与改变,其根本目的是倒逼基层卫生院改善服务,强化责任意识、市场意识,提升基层卫生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而成本控制,则是达到此目的的一个必不可少手段。

在现代成本控制领域中,全面预算管理是最为科学、有效的一种方式,其能够使得成本控制取得最为理想的成效。与传统预算管理相比较,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实现了财务活动与所有决策、运营工作的对接,甚至直接细化到了各个工作岗位,能够合理的统筹所有收、支,并重点对支出情况进行动态的监控。基层卫生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一方面是可以帮助基层卫生院节约成本开支,提高基层卫生院的市场化运营水平,增强基层卫生院的服务竞争力;另一方面是能够以充沛的财务资金储备、科学的预算规划为保障,促进基层卫生院设备、人才、技术的更新,不断提高基层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进而更加深入的推进新医改进程。

二、当前基层卫生院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阻碍

全面预算管理是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式、途径,其能够帮助基层卫生院有效的节省各环节开支,大幅度降低基层卫生院成本。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很多基层卫生院还并没有科学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策略,有的是全面预算管理编制不合理,可操作性低,就是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较弱,没能够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有效作用。

(一)尚未建立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及制度体系

由于规模的扩大、业务的增多以及内部体制的改革,基层卫生院如今的收支情况变得越来越琐碎和复杂,这给成本控制、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和挑战,要想规范性的推进成本全面预算管理,就必须要首先根据基层卫生院的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及制度体系,以此作为规划、约束、监督和指导。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的大多基层卫生院还尚未建立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及制度体系,因此在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当中,显得缺少规划、约束、监督和指导,效用不甚理想。

(二)对全面预算的编制缺乏合理性

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当中,全面预算编制是最基本的依据,所有部门、科室、岗位的实际开支,都需要严格按照全面预算编制执行,这就要求全面预算编制具有高度的合理性,就要满足基层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开展需求,又要达到有效控制成本开支的效果。不过当前,很多基层卫生院对全面预算的编制却还缺乏合理性,没有把握好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开展需求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平衡,致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难以真正的落到实处。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较低

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是一个动态化、持续化的过程,需要高强度的执行力,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编制得以落实到位,最终取得预期的全面预算管理效用。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很多的基层卫生院,即使是进行了全面预算编制,暂不论其是否具备合理性,在执行过程当中,还严重的缺少执行力,如随意的更改、变动全面预算编制,也没有对全面预算惯例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最后甚至出现不了了之的情况。

三、基层卫生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策略

针对当前基层卫生院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阻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相应策略,予以有效的应对。

(一)健全基层卫生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及制度体系

为了建立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及制度体系,基层卫生院首先一点是需要从自身的全局、整体角度出发,建立其有关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领导工作团队,专门负责统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其次是需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必须要具有广泛性、民主性,例如各个部门、科室、岗位中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因为他们对于基层卫生院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具有非常深入、全面的了解,对过程当中的开支,也有自己的认识,而且非常的贴合实践,能够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当中,保证相关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再者第三点,关于基层卫生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上,其应当对自身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再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需求,进行相关的制度设计,要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能够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进过程当中,起到实实在在的指导、约束作用。如“卫生院预算编制手册”、“卫生院预算执行控制规定”以及“卫生院预算绩效考评规定”等等,如此便可以确保各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的向前推进。

(二)提高基层卫生院全面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所谓的全面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指的是所有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开支需求,与预算成本的控制之间,达到一种尽可能均衡的状态,既可以保证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有能够达到节约、控制成本的目的。不过,要实现这样的编制效果,需要卫生院制定一套完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全面预算编制办法,统筹所有的开支,根据其工作的性质、内容、特点等,精准分析其预算指标,而且要保证与卫生院整体指标的协调。与此同时,基层卫生院还应当进一步考虑到业务高峰周期情况,在每一年中,总有数段时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量较大,应通过对历年数据的分析,来预测高峰,适当调高预算指标,反之则适当下调预算指标,最大限度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三)增强基层卫生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

最后,基层卫生院需要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方面,大大增强其执行力,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及其相关制度,能够严格的落到实处。例如,要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化的监控,每周、每旬、每月、每季度都应当进行一次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情况的核对,重点可以借助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快速汇总、分析收支数据,并与预算编制进行核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年终则需要进行一次整体的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情况考核,总结取得的成果,列出存在的问题,将责任追求到岗位人头,明确问题的原因,不断的整改,促使所有人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配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

四、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基层卫生院成本控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基层卫生院既要客观认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更要采取科学的策略,实实在在的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如要健全基层卫生院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及制度体系,根据历年的财务数据情况、不同季节时间段的患者收治情况等,合理进行全面预算编制,既要保证预算的分配能够满足各科室、各部门日常工作的需求,不能影响正常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又要确保成本开支得到有效的缩减。还要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加强力度,严加监督、考核,一旦发现预算超支的情况,便立即介入整治,追究人员责任,进行相应考核,督促全面预算管理的严格、科学落实,切实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用。

猜你喜欢
合理性卫生院医疗卫生
奇遇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论合理性标准在诠释过程中的作用与限制
关于如何加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问题探讨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