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辐射剂量紫外线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变异的探究活动

2020-02-29 05:47林洁丹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细胞壁琼脂紫外线

林洁丹

(汕头市卫生学校,广东 汕头 515000)

在病原生物学课上,“L型细菌”是个重要的概念。L型细菌是正常细菌发生形状结构的变异,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细胞壁缺陷,表现出形态的高度多形性。临床实践发现多种细菌可发生L型变异,且变异后的L型细菌具有一定的致病力和耐药性,但常容易误诊或漏检,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目前,L型细菌的检出是医学检验专业必学必会的内容。紫外线是常用的一种消毒方法,其杀菌原理主要是引起细胞内DNA分子发生多种形式的结构改变,如DNA链的断裂、DNA和蛋白质交联、形成嘧啶二聚体等[1]。紫外线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诱导细菌形成L型变异[2]。本实验是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紫外线的不同辐射敏感性,为病原生物学教学提供一种探究细菌变异获得L型细菌的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

金黄色葡萄球菌、牛肉浸液、蛋白胨、氯化钠、琼脂、人血浆、蒸馏水、95%的酒精、L型玻璃涂布棒、培养皿、酒精灯、无菌三角烧瓶、高压灭菌锅、紫外线灭菌灯、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细菌培养箱。

2 培养基制备

2.1 L型琼脂培养基

1000mL新鲜牛肉浸液,加入蛋白胨20 g、氯化钠45 g、琼脂8 g,加热溶解,调pH值至7.4~7.6,分装于三角烧瓶内,121℃压力蒸气灭菌15 min,待冷至50℃左右,加入20%灭活人血浆,混匀,倾注平板。

2.2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

1000mL新鲜牛肉浸液,加入蛋白胨10 g、氯化钠5 g、琼脂20 g,调pH值至7.4~7.6,高压蒸气灭菌5 min,倾注平板。

3 实验步骤

3.1 制备菌悬液并涂布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16~18 h培养液5 mL,按1∶4加入无菌蒸馏水稀释后制成菌悬液。取菌液100 μL用L型玻璃涂布棒均匀涂布于已倾注琼脂的普通培养基和L型培养基(每一照射剂量各涂布5个),取相同菌液同样操作于未倾注琼脂的平板(干燥玻璃平板,待紫外线照射后才倾注普通培养基和L型培养基),同时做阳性对照。L型玻璃涂布棒预先浸入95%的酒精消毒,使用前经酒精灯火焰上过一下。

3.2 紫外线照射

待干燥玻璃平板干后,除对照组外,所有待检平板置于超净工作台的紫外线灯管下,距离100 cm,强度 90 μW/cm2,分别照射 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后,在干燥玻璃平板上倾注普通培养基和L型培养基,然后把所有待检培养皿放入37℃温箱中培养48~72 h,观察菌落情况,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染色和细胞壁染色确认。

4 实验结果

4.1 细菌L型的形成

在不同辐射剂量紫外线照射后,绝大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被杀死,尤其是照射后倾注琼脂的平板未见细菌生长(包括普通培养基和L型培养基)。只有极少数细菌能在倾注琼脂后照射的平板存活。其中,L型培养基上除个别仍保持原态外,基本都被诱导成L型细菌,照射30 min形成L型菌落最多,而普通培养基原型菌较多。结果见表。

紫外线照射诱导细菌L型的形成表

4.2 细菌L型的鉴定

未经紫外线照射的对照组,无论是在普通培养基还是在L型培养基,细菌均能正常生长。只是在L型培养基的菌落较小,但菌落色素、形态与普通培养基一样,经革兰染色和细胞壁染色确认是原型菌。经紫外线照射诱导的L型菌落呈针尖大小,低倍镜下多数为颗粒型菌落,少数为“油煎蛋”样菌落。L型菌经革兰染色后油镜观察,发现菌体呈多形性,可见染色不均匀的圆球体、长丝体。细胞壁染色菌体呈深紫色,表明细胞壁缺陷,染液渗入菌体内。对照菌(无细胞壁缺陷)仅菌体周边染上紫色,内部无色。

5 讨论

L型细菌是一种细菌细胞壁形成受到抑制的特殊的生长方式,可自发形成或经人工诱导形成[2]。本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能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L型菌,L型培养基更适宜L型细菌的生长。推测L型培养基特殊的高渗环境可以稳住诱导形成的L型细菌的菌形不变,提高培养阳性率。L型培养基的高营养也可能是诱导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高质的营养可获得足够数量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菌株,该期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旺盛,紫外线在此阶段对其细胞壁作用明显。研究还发现,在162 000 μW ·s/cm2辐射剂量下,L型培养基诱导形成L型菌的几率较高。随着紫外线辐射剂量的增多,杀菌率逐渐增多,L型菌的形成率下降。推测细菌在恶劣环境下形成L型菌是一种生存策略,L型细菌对紫外线具有一定的抵抗力[3]。本实验中,干燥玻璃平板直接涂布细菌“待干”后,经紫外线照射均未见有L型细菌和原型细菌的生长。提示:紫外线穿透力弱,湿度会影响辐射效果。临床运用时要避免空气及物体表面湿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运用紫外线诱导细菌变异获得L型细菌,教学仪器设备、耗材均较低,方法简便,阳性检出率较高,便于学生掌握L型细菌的形态特点,避免今后实习和工作中出现漏检,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细胞壁琼脂紫外线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紫外线指数,提醒你保护皮肤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让人又爱又恨的紫外线
植物初生细胞壁纤维素晶体结构新特征(2020.9.19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高透明度琼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跟踪导练(五)6
浅谈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