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运动:铁肩担日月

2020-03-01 05:14
中国船检 2020年1期
关键词:航运业排放量航运

本刊记者 赵 博

环境政策在航运中的重要性意味着,那些影响法规的不局限于个人,还来自团体组织。

“绿色运动”显然不是一个机构或组织的名字,她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劳氏日报将2019年“影响全球海运10大法规参与者”榜单第六的位置留给了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一个对绿色航运有着执著追求和使命感的群体——所有与航运减排相关的绿色运动(Green Movement)。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一系列环境政策和多项严苛的环保法规都将深刻影响航运业,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正因如此,绿色运动者认为,环境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不应该仅限于政府和单一的机构组织,政治家、公众人物、普通公民、社会活动者甚至更广泛的环境保护论坛或议程都应成为参与者,他们的观点也许与业内主流有些许不同,但所有参与者都在仔细审查、督促并促进环境政策和环保法规作用于“绿色航运”的发展,对最终决策者施加压力。

清洁航运联盟(Clean Shipping Coalition)在其向国际海事组织(IMO)递交的一份技术报告中指出,甲烷不仅是一种可用燃料,其本身还是一种破坏力大的温室气体,液化天然气(LNG)在开采和运输过程

中会产生大量甲烷,这将加快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增长。经过计算,甲烷对气候造成的直接影响或将会是等量二氧化碳的30倍。的确,全球LNG产业正快速发展,但在产能扩张过程中带来的甲烷排放等负面新闻并没有得到热情高涨的航运业重视,而仍将其作为航运低碳转型的燃料之一。虽然清洁航运联盟的观点尚未被IMO采纳,没能获得任何一个IMO成员国的支持,但在当今的航运环境中,越来越多的船东正钟情于订造或使用LNG动力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或统计,清洁航运联盟的提议是否会让运营商对LNG动力船所持的热情淡化?这是一个未知数。尽管我们不能用可能性来证明确定性,但这项未知的存在,的的确确是影响未来航运环保法规制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子。

不久前,清洁航运联盟还客观地评价了IMO对航运减排和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等方面的工作,该组织认为,相关机构对减少航运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雄心不足,拟定的可选方式缺乏减排力度,仅是在一个低基准上实现最低目标,这是真正的风险,“令人深感担忧和失望”。在清洁航运联盟看来,IMO只是审查了航运业很容易想到并做到的迎合“温室气体初步减排战略”的各种选择,而且给了航运企业太多的时间采取相关技术措施,而一旦航运企业习惯了某种“物理减排”的措施之后,或将难以进一步加大对“技术减排”的投入力度。比如,IMO成员国和绝大部分航运企业普遍认为影响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船舶的航行速度,而减速航行的措施对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影响又有多少?在制定措施时,相关机构或航运企业似乎已经将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地减少单位船舶温室气体排放量措施(如减速航行)放在首位,并将其融入至了许多拟议措施的框架中去,而选择性地淡化了“2050年减排目标”——到2050年,航运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与2008年排放量相比)。

国际运输论坛

国际清洁运输理事会(International Clean Council on transportation)在一份报告中总结,实施航运减排的主体,在短期内既有在役运力,也有新造船舶,这就需要不同的减排措施以约束在役运力的温室气体排放、新造船舶的能效指数,同时,也在关注到如何解决船舶发动机和船上其它系统排放的污染气体和挥发有机化合物。国际清洁运输理事会认为,传统的替代低碳燃料可以被视为是从2023年到2030年的过渡方式,但在2030年之后,业界就需要为航运减排的长远目标开发更新的船用燃料了。

国际运输论坛(International Transport Forum)也在组织多方参与会议的情况下,拟定了一些有关脱碳技术船舶设计的措施(例如更好的船体设计,更轻的替代材料,更有效的推进改进等),同时也呼吁通过改变船舶动力燃料来获得更大的减排收益。国际运输论坛认为,核、氢、生物燃料等未来的船舶替代燃料可以实现高达百分之百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挑战,但也得到了业界的极大关注。与此同时,减排及脱碳行为不应仅仅被限定在船上。虽然减少港口运营的排放量并未被列入“IMO减排战略”的清单当中,但它确实航运减排话题的重要讨论部分。国际运输论坛指出,港口运营商可以考虑一些做法以辅助降低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船舶污染排放对港口的影响,比如加收绿色港口费、退出泊位分配政策、出台“碳定价费”等概念,从而反推航运企业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性,通过实现绿色港口等更广泛的绿色海事,促进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向更高目标迈进。

总而言之,除IMO和各个航运企业之外,相关的协会或团体提交的报告和组织的活动也在为航运减排思考更多,由于属于非政府组织或非盈利组织,它们的意见更为客观。激烈的言语并非敌意,完全出于对航运减排的关切及要求。激励行业做出改变,也许才是航运业实现最大限度减排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航运业排放量航运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对于废水排放相关分析
城市公交车非常规气体排放特性研究
燃料电池及其在船舶上的应用研究
50%,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
全球航运业触礁 德系银行深度被套
营运船舶节能减排现状及其低碳发展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