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内在探究诗解读

2020-03-01 00:23徐翠华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狄金森意象

摘 要: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对于内在自我心理世界这未知的领域是极其关注的,她努力以具象的语言诗意地表述对抽象世界的理解。本文拟观察狄金森的诗歌《一个人没必要像一间卧室》(One need not be a chamber – to be Haunted – Fr407)解读狄金森在探索内在自我时的写作手法。

关键词:狄金森 内在 意象

狄金森衡量内在自我的诗歌,常被提及的比如“大脑比天空更宽广 – (The Brain – is wider than the Sky –Fr598)”呈现了内在精神世界之博大,比天宽、比海深,重堪比上帝;她声称内心精神世界广大无垠如“那‘未被开发的大陆– /尚未有人定居 (The "Undiscovered Continent" – / No Settler had the Mind,Fr814)”;而内心世界也有可能是狂暴的,外界的力量无法将之平息:“警察镇压不到/心内的暴徒(The mob within the heart/ Police cannot suppress Fr1763)”。从上述的诗歌可见,狄金森对于内在自我心理世界这未知的领域是极其关注的,她努力以具象的语言诗意地表述对抽象世界的理解。本文拟观察狄金森的诗歌《一个人没必要像一间卧室》(One need not be a chamber – to be Haunted – Fr407)”解读狄金森在探索内在自我时的写作手法。a这首诗大意是显而易见的,来自外界即使是最恐怖的险情,也比不过来自内在的威胁恐怖。但仔细审视诗人为表述这一中心思想所采用的写作手法如叙事视角、叙事布景、意象运用等似乎更能显示诗人的写作意图。b

译文:

人不必受困于一间卧室/也不必受困于一座房子/大脑本身有通道/超越物质世界//夜半在外边遇鬼/更安全/与遭遇内心/更冷的宿主相比//骑马穿越修道院/石头滚滚袭来更安全/如果与在孤独的地方/毫无防备地遭遇自我相比//最可怕的是/自我藏于自我后面/相比之下,寓所里的暗杀/是最不可怕的事。//身体借来一把转轮手枪/他把门拴上/环视那更高级的幽灵/或更多的幽灵跟着

一、叙事视角

这首意在探索内在自我的诗,叙事视角却不同于狄金森惯常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写作手法。狄金森惯常借助“我”这个想象中的人(“a supposed person”,见第268 封信),从“自我”视角出发表达不同层面自我对事物的认识,从她的1789首诗中的第一行就可以看到“我”的主格形式I被用了285次,宾格me被用了将近50次,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my出现了超过100次。可见对于狄金森而言,“我”是非常重要的,是她的代言人。而这首诗第一行“人不必受困于一间卧室-(One need not be a chamber – to be Haunted –)”以“一个人(one)”这个第三人称单数泛指代词做主语,没用“我”来做代言,是狄金森诗集中唯一的例外。作者既把自己置身于叙事的中心,也让自己拥有旁观者的角度,使得所探讨的问题具有普适性,表明所要探讨的内在,不只是叙述者本人的内在,也是你我他的内在,而正因为如此,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没法将自己置身事外。

二、叙事布景

这首诗写于1862年秋天,是狄金森装订成册的手稿中的一首(Miller,2016),富兰克林版本是狄金森修改后签名送给嫂子苏珊·狄金森的。全诗共五节二十行,每节为一句话。

第一节第一、二行如果直译为“一个人没必要是一间卧室那样受困/也没必要是一座房子那样受困”,表述方式是不合逻辑的,正如张三不是李四,人也不会是卧室或房子。但从第三、四行“大脑本身有通道/超越物质世界”来看,“卧室”“房子”和“大脑”这三个意象,其实是互为借喻,是狄金森作为卧室诗人在思考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时信手拈来的比喻。诗人常年身处卧室这四维空间方寸之地,思绪却是天马行空般的辽远,她从自身的空间思维体验观察到:比卧室更宽广的是房子,比房子更宽广的是大脑思维所到达的世界,這世界不再像卧室和房子那样受四维空间的限制,不再囿于方寸之间,但正如卧室有门有窗作为通道,也如房子有走廊通向各个房间,大脑也具有房子的特征,是有通道的,不同的是大脑这所房子不是四维的,思维可以是无边无际的,而且不受具象房子的物质特征所束缚。可以看出,诗人赋予了具象房子以诗意的抽象想象,也赋予了抽象的大脑思维世界以具象物质特性,让有边界的有形的物质世界与无边界的无形的精神世界互为参照。很显然,诗人的关注点在于思维的广度,第一二行表达的意思是“人不必受困于一间卧室,也不必受困于一座房子”,作为开篇主语的第三人称泛指单数“人(one)”可以是指“一个人的思维”,即“一个人的思维不必受困于一间卧室……”而第三、四行“大脑本身有通道/超越物质世界”展现了内在世界的幽暗和复杂,甚至是黑暗恐怖的。似乎是刻意地,在接下来的四节诗里,狄金森把外部世界最恐怖事件与内心深处的危险进行夸张的对比,衬托出内在自我的哥特式的阴森恐怖:夜半遇鬼比直面内在自我更安全(第二节);骑马穿越破败荒凉的修道院时落石滚滚而来的场景也比不过毫无防备地面对自我危险(第三节);寓所里的暗杀事件也比不过“自我隐藏在自我后面”恐怖(第四节);身体承受不了内在世界的威胁,拔枪自卫(第五节)。

三、意象运用

狄金森研究专家肯恩斯(Michael Kearns)认为狄金森是大脑的解剖学家,对狄金森的超强自我意识或自我定位他做出了这样精辟的阐释:狄金森之自我“大致有两种情形,一是个体自我,体验大脑中清晰和不清晰的极端感觉;二是冲突状态下内在演员的集合体”。肯恩斯的这个描述很符合狄金森这首诗里自我意象的运用。内在自我的形象由第一节的个体自我,逐节增多至多个自我,相比较的外在场景越恐怖,相应的内在威胁程度也随着内在自我形象的增多而增强。第一节中“大脑”是内在自我的代表,内在自我是以个体自我的整体形象出现的,叙述者从旁观者的角度陈述大脑的超越物质的特性,个体自我体验幽暗无边的模糊感觉。第二节描述大脑作为个体自我审视内在自我体验比“夜半遇鬼”更大的威胁,而“自己面对内在更冷的宿主(Cooler Host)”这个表述表明,自我的形象不是唯一性的,有面对者和被面对者。第三节体验的场景置于与外在威胁“骑马穿过破败荒凉的修道院乱石随马蹄声震动滚滚而来”相比,“孤独处冷不防与自我相遇”更可怖,大脑作为个体自我体验的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动态心理过程。第四节直言大脑体验中“最可怕的是/自我藏于自我后面”,相比之下,比前两节所述的外在威胁更可怕的“寓所暗杀”成了最不可怕的事。内在体验不再是个体自我的体验,是自我后面藏有自我,无法分辨自我是谁,谁是自我,大脑体验的是濒临崩溃的状态。此时的内在自我,如肯恩斯的描述,是“冲突状态下内在演员的集合体”。第五节把内在体验的险情推到高峰。作为大脑思维世界的承载者,“身体”这一意象被拟人化为个体“他”:“身体借来一把转轮手枪–/他把门拴上– / 环视那更高级的幽灵 – / 或更多的幽灵跟着–(The Body –borrows a Revolver – / He bolts the Door – / Oerlooking a Superior Spectre – /Or More –)”。内在此时是“更高级的幽灵”,而且不止一个,与身体几乎处于分离的疯狂状态。这里, “身体”这一意象,如卧室、房子以及无尽外界的一切,都是大脑思维思考感受的对象。

总体而言,读这首诗,感受诗人制造的幽暗想象空间,这种感受可用希金森(Higginson)1870年在会见狄金森后当晚给妻子写信转述狄金森的话来形容:“如果我读一本书,读到全身冰冷,没什么火能温暖我,我知道那就是诗。如果我真切地感觉到头被提走了,我知道那就是诗。”可以看出狄金森这个关于诗歌创作想要达到的标准在这首诗里是达到了的。这首诗递进式地把外在危险与内在威胁进行强烈对照,衬托出内在思维世界的无限且难以把控的特性。对于内在世界的不确定性,狄金森给予的是冷静的思考和科学实验式的具体语言努力表达内在这超越物质属性的世界。

a 本文所引用的狄金森诗均源自R. W. Franklin 编辑的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1999年版。按该书的诗歌排列顺序引用。本文所引用的狄金森书信均源自Thomas H. Johnson 编 辑 的 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1958年、1986 年版。按该书的信件序号排列顺序引用。本诗译文以及本文中提及的狄金森其他诗文及诗句均为本文作者所翻译。

b 值得特别留意的是,这首诗是哈佛大学文德勒教授(Helen Vendler)选评解读的150首诗其中之一,文德勒侧重解讀本诗的篇章结构和创作技巧。

参考文献:

[1] Johnson, T.H.(ed) 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 [M].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8.

[2] Kearns,Michael. “Emily Dickinson: Anatomist of the Mind”.Emily Dickinson and Philosophy edited by Deppman,Jed. Marianne Noble. Gary Lee Stonu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3] Miller, Cristanne, ed. Emily Dickinsons Poems: As She Preserved Them [M]. Cambridge, MA &Lond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P, 2016.

[4] R. W. Franklin(ed). 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5] Vendler, Helen. Dickinson: Selected Poems and Commentarie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P, 2010.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8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18XWW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 者: 徐翠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狄金森意象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与狄金森一起尝试思考
我的朋友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