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空间及其空间审美要素研究

2020-03-02 03:29杨曦颖廖蕾霜袁傲冰YangXiyingLiaoLeishuangYuanAobing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茶茶室茶文化

■杨曦颖 廖蕾霜 袁傲冰 Yang Xiying & Liao Leishuang & Yuan Aobing

(1.2.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4)

为满足消费者对精神享受和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的双重需求,新茶饮空间在设计师们的不断实践和创新中应运而生,它有机地将传统茶室和档口奶茶店两种消费场景结合,空间中无论是形态或是色彩等都变得丰富多彩。

1 新茶饮空间的内蕴

作为新茶饮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聊到新茶饮空间,不可回避的是先了解何谓新茶饮。新茶饮是指一种从优质茶叶、新鲜水果、鲜牛奶等优质原料中萃取滋味的茶饮[1],旨在既发扬传统茶文化,又与现代文化接轨,将传统茶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中,打造一种年轻化的茶文化。“喜茶”、“茶颜悦色”作为当下最成功的新茶饮品牌,便是做到了在顺应当下消费方式的同时,又提高产品的品质,保证消费者的体验。而要想提升品牌知名度、传播品牌文化,仅仅对产品本身创新是远远不够的,新式茶饮有它独有的时代特点,因此销售这种新式茶饮的门店也应该具有符合茶饮的独有风格[2],作为承载产品本身和文化的新茶饮空间,它是品牌给消费者讲故事的先决条件,因为顺应产品理念的空间是为消费者打造立体式和整体式体验的关键。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品茗啜茶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修身养性方式之一[3]。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主力人群向年轻的85后、90后乃至00后的转移[4],传统的饮茶方式已经渐渐与这群消费主体脱轨,它被这群年轻人认为是属于上一辈人的生活习惯,现代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快速高效的思维模式与传统茶文化:品茶、茶艺中所讲究的“慢”、“静”渐行渐远。事实上,并不是这群年轻人不愿意去接受茶,而是茶跟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脱轨,它的不时尚化、它饮茶方式的不便捷以及对于消费水平的高要求是造成很多年轻人对茶敬而远之的主要因素[5],传统茶文化要想在年轻人身上也出现共鸣,必须要顺应当下的文化和语境,除开茶本身,作为传统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茶室空间,也是形成这几大因素的原因之一。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多学者、设计师在研究茶室空间时,是在试图还原它的传统,提到茶室往往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古朴、规则、雅致如图1-2所示。

这个茶室主要用于收纳藏品、品茶会友、寓寄闲情;材料的选择上,墙面、顶面采用大面积暖黄色手刮艺术肌理,表面质感粗糙,色调轻重分配随意,给整个空间奠定了自然古朴的氛围基调;陈设上,设计师采用深色橡木实木家具和一些富有年代感的器物,整个空间都在诠释古朴和雅致。这一类传统茶室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确实值得每一位设计师传承,但是它的受众群体确却是极为有限的,要想做到传承,要想真正让中华文明深刻影响到年轻一代,作为设计师,我们有责任去努力实现创新,让传统文化与时代接轨,让它更富有年轻的生命力,新茶饮空间就是设计师们在创新实践过程中较为成功的一类。

同样的,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档口奶茶,因其即买即走的快餐文化顺应年轻人快节奏生活方式风靡一时。诸如“都可”(图3)、“一点点”(图4)这一类档口奶茶的空间通常只具备餐区和吧台区两种功能区域,通常顾客能够看到茶饮的制作过程,制作完成之后,顾客即买即走。店面的风格上通常主打现代风,设计师通常采用最简洁、醒目的设计手法去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然而这种空间功能上的单一性,在消费水平、生活品质越来越高的今天,似乎又显得过于单薄、简单,缺少了灵魂。茶不应仅仅被看成一种解决生理需求的饮品,还应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种即买即走的空间类型虽然迎合了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但却规避了消费者饮茶的这一过程,忽视了消费者精神层面的追求,传统茶室虽然与现代生活越来越脱轨,但是它对于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对于空间氛围的营造却是值得每一位设计师坚持的,然而档口奶茶却完全忽视了这些优良的部分,茶室和档口奶茶就像是两个极端,前者功能上丰富多样,往往将精神层面的追求放在首位,但却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脱轨;而后者功能单调,往往将效率、快节奏放于首位,但却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缺乏文化底蕴、空间氛围。而就是在当人们苦恼于两种需求得不到同时满足时,新茶饮空间在设计师们的不断创新、实践中应运而生。

■图1 某茶室休闲区设计

■图2 都可门面设计

■图3“一点点”奶茶店门面设计

■图4 因味茶饮走道设计

■图5 因味茶饮“天井”设计

■图6 因味茶饮休闲区设计

■图7 因味茶饮休闲区设计

■图8 茶颜悦色室内陈设表现

■图9 喜茶吧台区

新茶饮空间是一种旨在承载和延续新茶饮这种年轻茶文化的空间类型,是一种将传统茶饮空间和档口奶茶这两种消费场景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搭配了融合社交属性的第三空间的空间类型。所谓“第三空间”,最早是被美国社会学家欧登伯格直观性提出,他称家庭居住空间为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而城市的酒吧、咖啡店、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公共空间为第三空间[6]。第三空间最主要的特征是为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提供一个释放自我的宽松环境,这使得它具备了很高积聚人气和资源的能力,逐渐成为一个城市中最具生机活力,包容性、多样性的地方。“星巴克”在上世纪90年代率先在咖啡店中注入第三空间的概念,并将其核心定义为空间体验感、文化以及精神。于是乎,咖啡馆不再是一个简单冰冷的空间,这样的空间既有了文化底蕴,又有了人情味儿,许多人把“星巴克”当成了朋友们聚会交流的聚集点,当成了离开家、办公室后最舒适休闲的去处。整个空间也不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它是多样的,开放或者半开放,大尺度或是小尺度;它对风格的包容性也很高,工业风、北欧风、现代风等等,未来可能还会拥有更多更大胆前卫、具有突破性的设计元素,但它的目标永远都是:无论人们是三三两两的集聚还是独自一人来此享受生活,“星巴克”都永远会是人们放松、休闲的第三空间。为什么说新茶饮空间是对茶室空间的创新,是将茶室和档口奶茶两种消费场景的有机结合?首先,新茶饮空间是对茶室空间的简化,仅仅保留了茶室空间中部分文化、休闲洽谈功能,以及茶室中第三空间的社交属性,虽对品茶功能仍有保留,但是简化了它原本繁杂的泡茶过程,还去除了许多如茶艺、戏曲表演、品茗室等不容易与现代生活习惯所接轨的功能区域。其次,新茶饮空间也是对茶室的升级,它将档口奶茶中吧台、快速取餐区这些功能区块融汇进来,满足了一些只做短暂停留顾客的需求,使它既能做到即买即走,又能为顾客提供洽谈等功能区位。不仅如此,在风格上,它也不再拘泥于某种古朴的中式或是日式风格,简约风、工业风等也能被应用,使得这种空间变得更加个性、多样。

新茶饮空间目前在我国已有许多较为成功的案例,尤其是以“喜茶”、“茶颜悦色”、“奈雪”的茶这些品牌最为突出。一直以来这些新茶饮品牌都在致力于打造属于年轻一代的“灵感之茶”,希望年轻人也能爱上喝茶,希望我国的茶文化能够更好的传播开来,而新茶饮空间作为新茶饮品牌最强的沟通媒介,得到了诸多室内设计师的重视,现今许多设计团队都在为设计出一个最适意、最具有创意的茶饮空间而努力。

如由递加设计公司所设计的“inWe因味茶”(图5),设计师便尝试通过现代设计手法来重新演绎传统的中式茶文化,设计师知道目前阻碍年轻人爱上传统茶文化的除了茶本身繁琐的冲泡手法、高消费,还有相对老化和一尘不变的空间体验,茶饮空间是茶与人们交流的窗口,是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接轨的平台。他们想要打造出引令年轻人们驻足的新茶饮空间,打破年轻人们对茶传统、繁琐、复杂这类形象的认知。在设计整个空间时,设计师试图将其打造成一个敞开的茶匣子(图6),意味着每一位来客都能在这里打开心扉,找到心灵的归属。

设计师将茶叶以及煮茶的水用作整个空间的核心设计元素(图7),流线型的设计被大量的运用,意图就在于表现一种形似于水滴落在水面上泛起涟漪的模样,弯曲的廊道由纯白色墙及原木色木格栅构成,透过木格栅自然的光束被映射在白墙之上,拉开几分微妙的明暗对比,光和影在此跳跃,虚实相生,一步步的引导着人们继续向内探索,颇有一番古典园林中曲径通幽之感(图8)。

整个空间的主色调是白色和原木色,让顾客置身此地能感到无尽的放松和惬意,而天花上的圆顶造型,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天井,它的设计之意就旨在给空间营造一种舒适的院落感(图9)。功能分区上,设计师设计了几个不同的功能分区来满足顾客们的需求。在橱窗和廊道旁都设置了产品陈列区,能让行人和穿梭于店内的客人都能受到茶文化的熏陶并且了解品牌文化(图10)。快速区和吧台区都能为只做短暂停留的顾客提供服务,顾客在这边稍作休憩之余,还能够通过吧台试常不同口味的茶饮,了解制茶的过程和方法(图11)。

而休闲区则是一个更为静谧、适意的区域,顾客们既可以跟朋友在此洽谈,也可以在此看书品茶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对于茶元素的运用,设计师则是索性将茶树移至室内空间中作为点景之用,不仅为整个空间增添了生机活力,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向每一位顾客诠释了茶文化(图12)。

在这样的一个新茶饮空间中,茶文化通过“一圈涟漪、一方天井”与现代生活连接,与年轻人们有了沟通的纽带,人们在这里品茶、在这里谈笑、在这里思考,在家庭、办公之外,人们又找到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而无形之中,茶已经浸蕴到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图13)。

2 新茶饮空间的空间要素

空间要素是构成室内环境的基础,主要为空间布局、空间形态、色彩、材质、光影及陈设等。这些构成要素综合形成一种无声的语言环境,表达出特有的意境和情调,使人们在这个环境中产生联想,从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7]。因此在研究新茶饮空间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2.1 平面布局

空间设计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定空间主题,进而对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再者实现空间在形态、色彩、质感上的探索,最后才能赋予空间意境的开发和层次韵律的变化。但无论运用什么技法方式来设计,空间平面布局都应是空间实现意境氛围创造的基础。而新茶饮空间在平面布局上规划时,首先必是要满足其在文化、社交、休闲、商务四个方面的功能需求,从而设定吧台区、展示区、等候区和休闲区这四个基本功能区块;在布局的方式上,新茶饮空间作为一种与现代接轨的新型茶饮空间,则应勇于打破原来传统茶室或是奶茶店中的传统布局方式,寻求更加个性、多元的布局方式,

比例与尺度上,各功能区块的占比和尺度不单单应符合设计师想要表达的空间氛围感,还应保证局部与整体间的协调关系。其次是排布法则上,各个功能区可以采取连接、分割、重合、均衡这几种方式,“连接”的优势是空间与空间之间具有开敞和连贯性,给人以流动感;“分割”则利用类似于隔段之类的设计语言将各功能区块分割开来,空间更为私密、围合;“重合”指的是相邻或相衔接的两个区块的重叠、交叉, 是空间中实现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构图的典型方式,“均衡”则体现于空间视觉上的对称及平衡。平面布局与空间形象在空间设计中是相辅相成的,虽然最后的空间氛围的实现要通过三维空间,但是设计之初,平面布局二维的思考是设计进行的基础,因此在新茶饮空间设计时,应多巧妙利用不同排布法则和比例关系实现个性多元的布局形式。

2.2 空间形态

空间形态是由点、线、面的不断运动形成,既指点线面自身的形态也指由点线面自由组合而成的形态,而不同的空间形态往往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知,是创造不同的氛围意境的重要因素。

点是最简洁的形态,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单元[7],能够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并配以不同的颜色,从而改变空间的形态、冷暖,还能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去影响整个空间的节奏韵律和形态。在新茶饮空间中,点可以看作是桌椅、陈设品、光源等,这时它可以通过自身个体的形态去改变空间;而当这些点被看成一个个的单元,它门则可以通过组合排布的方式变成线和面去影响整个空间,比如吧台区和等候区的桌椅,它们往往成线形沿着吧台或者空间内其他构筑物摆放;比如引导流线的成排的筒灯,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去影响空间的形态。

线代表了极强的方向感,线是由点运动构成的[8],在新茶饮空间中,线的不同走向往往影响着整个空间的动线,线的不同表达的方式也会给人不同的视觉和精神感受,一般可分为直线、折线和曲线这三种形式,直线给人简单、庄严、清晰之感,折线给人运动、韵律感,而曲线则给人温柔、和谐、优雅感,线体现在空间中可以是空间的结构线,可以是地面铺装的形式,可以是某个陈设品的造型,还可以是光影的流动形式等等。

面是线不沿原有方向移动所形成的,面是放大了的点和线[9]。根据其形态划分,可基本将其分为规则和不规则两种,前者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后者多为弧形等自由形状,不同形态的面同样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当其置于室内空间中,整个空间的性格也会因其产生变化,规则的面给人平稳庄重感,而不规则的面则给人随性、活泼、自由的感受,而新茶饮空间作为一种与现代化接轨的新型茶饮空间,其面的表现形式已不再拘泥于以往茶室空间中沉稳、规矩之感,很多设计师为更好的表达他们的创意点,也将不规则的面作为他们设计理念的载体。

由不同的点、线、面所组合而成的新茶饮空间形态也可分为规则和不规则空间,规则型常见的有矩形、三角形、圆柱形空间,不规则的常为弧形、多边形,矩形空间简洁、稳定,三角形给人向上升起、提高的感觉,球形则给人向内聚拢、收缩、安全的感觉,而弧形和多边形这种自由形体,则给人和谐、流动、温柔的感觉,总体来说,新茶饮空间的空间形态是灵活可塑的,设计师应勇于尝试和挑战为空间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2.3 空间色彩

视觉的第一印象通常都是对色彩的感知,往往能传达给人不同的远近、冷暖、大小、轻重的感觉,因此色彩带给人们的这种独具魅力的视觉感受在室内系统的空间形象设计中一直处于第一的位置。新茶饮空间的色彩设计,可以分为两层,分别是界面和陈设的色彩设计。首先,地面、墙面、天花作为空间中最大的着色界面能奠定空间中主要的色彩基调,新茶饮空间在主界面的颜色设计上通常选用黑白灰和原木色,这几种颜色在空间上的搭配能给人带来稳重、简洁、自然和空旷感,这一点还是取决于其与生俱来的茶文化底蕴。再者,陈设作为新茶饮空间色彩设计中的第二层次起到色彩调配和画龙点睛、突出主题的作用,利用陈设的色彩倾向来协调与界面的关系,或是统一协调、或是对比协调。利用高纯度色彩的摆件来突出主题,以色彩的方式来营造视觉中心是室内设计的常用手法。新茶饮空间中陈设的色彩设计通常由设计风格决定,若是现代风,设计师往往甚至可在陈设上选取红色、粉色等高纯度的色彩去突出风格主题[10],这种颜色往往给人热烈、收缩、温暖、快节奏的现代感,而设计师若是想打造禅意、中式的效果,则需要选取更为沉稳、低纯度的灰色、原木色、白色,这些往往能让人想到自然中白云、树木、水流这些意象,给人以质朴、空灵、宁静的感受。

总的来说,新茶饮空间在色彩上的选择是多样的,往往取决于设计的主题风格,笔者认为我们在新茶饮空间的设计上可通过合理搭配空间中各物体的色彩来为人们营造更完美的视觉和心理上的艺术感。

2.4 空间材质

材质是空间设计的物质基础,因为它表面的软硬度、光泽、肌理等特征,材质的空间中材质的选用成为直接影响整体意境氛围一大要素,影响着空间的形态、尺度感、色彩的深浅冷暖、光影的变化。在新茶饮空间的材料选用上,按种类划分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类,其具体的使用面积和组合方式由空间的意境主题所决定,类似于“茶颜悦色”这类以古典中式风格为主的空间类型,往往以天然材料为主,人工合成材料为辅,力图去打造一个自然、古色古香的空间,就好似“茶颜悦色”——江枫渔火概念店(图14),

设计师选用木质材料为结构主材,它天然的纹理能给空间制造返璞归真的自然、温暖的意境,墙面虽选用人工合成类的青砖材料,但青砖由于其自身特性,往往给人素雅、古朴、宁静的美感。陈设上,设计师直接选用英石这种常用于景观空间中独具个性纹理和色彩的天然材料,搭配水和一些水生植物去塑造一种宁静致远的江南水韵。除开这一类,以“喜茶”为代表的一类新茶饮空间也在传统与创新的路上一直努力着,这类新茶饮空间风格上与“茶颜悦色”大不相同,虽同样是在传承古典文化,打造禅意类的深邃意境,却是采用了较为现代的风格,材料也不拘泥于某几种,既可以采用木材、天然石材等作为主材,又可以采用类似于混凝土、不锈钢、瓷砖、金属、水磨石等人工合成类材料作为主材,一直试图在用新材料、现代与古朴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传承文化。

如喜茶南宁万象城店(图16),室内空间中采用表面未经处理的天然原石、水磨石及木材作为主材,天然原石表面的色彩、肌理质地的大胆展露为整个空间增添了种“残缺”的魅力,用这种含蓄的手法展现了禅宗哲学中的“无常观”,而水磨石的光洁表面、低纯度色彩和其所塑造的硬朗结构,又为整个空间带来了极简之风尚,完美诠释了禅意空间中“空”的意境,最后局部采用金属作为点缀,又为空间增添了一份不失庄重的华丽感。

总而言之,新茶饮空间在材质美是依附于室内环境的风格主题的,天然与人工材料的选取都是相辅相成、相互呼应影响的,材料的表情、性格与室内空间品质的一致性创造,将给人提供了一个充满情趣和艺术感染力的室内意境空间。

3 结语

新茶饮空间在设计师们打造既顺应快节奏消费方式又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求的茶饮空间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它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产物,是年轻茶文化的载体,无论是它个性多元的平面布局方式、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还是其色彩、材质对风格的高包容度都为未来新茶饮空间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新茶茶室茶文化
新茶最好放一放再喝
成都市金牛区:试看“金牛”育“金花” 且将“新火”试新茶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息心茶室
茶文化的“办案经”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