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处地追问,激发思维的火花

2020-03-02 07:42赵静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0年2期
关键词:简单偏差

赵静

[摘要]恰到好处地追问,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数学思维。首先,在学生的思维处于困顿时,进行引导式追问;其次,在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时,进行辨析式追问;最后,在学生的思维过于简单时,进行激活式追问。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在数学课堂上迸发出活跃的火花。

[关键词]困顿;偏差;简单

一、思维困顿处引导式追问

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一个问题的:有若干支笔,老师想平均分给8名学生,如果有剩余,你估计应该会剩几支笔?

(学生一见到这道题目,一脸迷茫,因为在这一道数学题中,只有一个数字8,怎么计算呀?30秒过去之后,终于有一名学生大胆站了起来。)

生:老师,这道题没办法计算呀?因为不知道铅笔一共有多少支?(学生的思维还是处于只要是应用题,就一定需要通过计算来发现结果的层面上。)

师:老师也没有数过,所以也不知道如何计算。

(又过了近1分钟终于有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感觉这些铅笔在分过之后,如果有剩余的话,可以剩1支。也可以剩2支、3支、4支、5支、6支、7支。

师:这些铅笔在分完之后,为什么不能剩8支铅笔呀?

生:因为如果剩8支,那么平均分给8个同学,就可以一人又分到1支,就没有剩余了。

师:为什么不能剩9支鉛笔呢?

生,因为如果剩9支,就可以每人再分一支后,还剩1支。

师:如果把这些铅笔平均分给5名、9名、11名同学,会剩下几支铅笔呀?

生:……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通过还剩几支铅笔来让学生认识到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当学生的思维处于困顿处,不得其解时,老师通过一系列的追问让学生在还没有学习新知前,就已经掌握了这一知识点,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思维偏差处辨析式追问

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相等吗?

生:相等,因为结果都是216。

生:不对,因为它们不能在一起比较。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它们的单位不一样。

师:关于单位不一样,就不能在一起比较,谁还能举一个例子?

生: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4×4=16(平方厘米),周长是4×4=16(厘米)。由于它们单位不一样,所以不能在一起比较。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学习行为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纠偏的过程中进行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追问来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思维简单处激活式追问

在教学“百分数意义”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先交流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所看到的百分数,并试着说一说自己所说的百分数表达出什么含义。

其中有一名学生提供的材料是江苏省2017年女性人口占总人口数的49.62%。

师:你能说一说这个百分数表达出什么信息吗?

生:这个百分数向我们说明了江苏省每100个人中,就有49.62个女性。

(这时,教室里发出哄笑声。教师没有对这个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师:他的说法对吗?有没有想补充的?

生:怎么可能有0.62个人呀,应该是在49个人多一点吧,或者说近似于一半,就是50%。

师:江苏人口是不是只有100人呀?

生:怎么可能,我们学校都不止100人,它只是一个概数。我们江苏人口不会低于100万的。

师:那为什么要用49.62%来表示女性的占比呢?

生:(似乎有所明白)100人中有49.62个女性,那1000人中就会有496.2个女性,而10000人中就会有4962个女性。假设江苏有1000000人,那么就会有496200人是女性。

师:那49.62%是怎样得到的?

生:女性占49.62%说明江苏省女性占江苏总人口数的百分比,是用女性人口数除以总人口数得到的。在这里,这个百分数不是一个具体量,所以不能说女性就是49.62人。

在上述的教学案例中,学生的思维仅仅存在于表面,就字面来理解的,所以要用我们的追问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式地由浅入深激活学生思维,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会在教师的追问过程中慢慢清晰起来。

参考文献:

[1]刘加霞.小学数学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范文贵.小学数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陈亚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简单偏差
50种认知性偏差
加固轰炸机
真相
举反例帮助理解零点存在定理
敲开幸福的语文课堂
追求“简单”的绝对回报
让数学课堂“瘦身”
让语文课堂绽放生命色彩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