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南泾堂历史街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研究

2020-03-02 11:52孟晓惠陆秀华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适老化历史街区更新

孟晓惠 陆秀华

摘 要: 基于常熟南泾堂历史街区老龄化现状和公共空间适老化的问题分析,文章提出历史街区中老年人对公共空间的安全、舒适、便捷、社交、活动多样性的需求分析,探讨了南泾堂历史街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的原则和具体策略,为同背景的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了设计思路。

关键词:历史街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

基金项目:本文系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学位课程阶段性成果、常熟理工学院项目化应用型课程立项建设“景观设计专题课程群”成果。

一、南泾堂历史街区概况

常熟南泾堂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常熟市古城的南部,是常熟市四大历史遗迹区域之一,名人故居建筑为其主要的文物保护单位。街区保护范围15.9 公顷,处在三街两河的包围之中,东西南北依次为县南街、书院街、琴川河-祝家河、县西街。南泾堂历史文化街区有包括翁家巷门、南市里、南泾堂、午桥弄在内的共 4 条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街巷,巷道两侧分布着的建筑多是清末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传统民居。翁同龢、庞薰琹等名人故居均坐落其中,物质、非物质文化遗存非常丰富。这些名人故居中最具代表性的翁氏故居,也是街区内至今为止唯一一处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老龄化在南泾堂历史文化街区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影响南泾堂历史街区老龄化的不仅是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技术的发展,还有年轻人口的不断迁出导致的南泾堂历史文化街区的老龄人口占比不断升高,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发展之中。

二、南泾堂历史街区公共空间适老化问题

(一)公共空间不足

南泾堂历史街区内目前现有的公共空间不能满足老年人的休闲活动需求,如社交、健身、娱乐等。公共空间类型单一,缺少健身场地、阅读空间等活动空间,且分布不均,没有覆盖整个历史街区。景观多分布在南泾堂历史文化街区的外围,街区内部基本没有景观的分布。

(二)设施不健全、不完善

户外座椅、路灯、健身器材等設施严重缺乏。无障碍设施不完善,公共空间缺少坡道设计、扶手设计等无障碍设施设计。

(三)可达性差

街上车辆与行人混杂,且道路狭窄,车流量、人流量较大,交通常常拥堵不堪。

三、南泾堂历史街区老年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了解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是适老化景观改造的重要参考,能够为公共空间布局设计等提供方向。笔者在了解过程中发现,营造基于老年人交往心理的景观环境能够在适应老年人身心变化的基础上,保证他们晚年生活的质量。

(一)安全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下降,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的感知能力退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所下降,所以老年人在公共空间活动时的危险系数会提高。在历史街区,除了交通安全、防盗安全、消防安全以外,设计者还要注意到老年人最需要的救护安全问题,因为历史街区的街道大多狭窄,救护及消防车辆都难以通行。

(二)舒适需求

老年人受体质影响,需要更好的卫生环境。街区里卫生环境差距较大,有部分人员流动较大的公共空间卫生环境较差,卫生环境需要进行优化。历史原因造成了南泾堂历史街区公共空间面积小、公共绿化质量不高的问题,受这些问题影响,老年人对清新空气、赏心悦目的植被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三)便捷需求

老年人受限于生理的影响,行动不大方便,多需要借助于无障碍设施进行活动,因此,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活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基础设施条件基本满足不了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影响着老年人的出行。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缺少供老年人休息与交谈的桌椅设施,在公共空间会发现有老年人从家中搬出座椅以供休息与交谈,应在公共空间设置桌椅设施方便老年人休息与交谈。

(四)社交需求

社交是维持人身心健康的基本需求之一。老年人有更多的社交时间,他们通过在公共空间的社交活动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当中,这些社交活动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设计适合老年人进行社交活动的公共空间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是必要的。

(五)活动多样性的需求

据研究表明,老年人活动的丰富性与否与老年人身体老化程度紧密相关。身体老化程度越高,活动越单一,相反则活动越丰富。因为老化程度高的老年人的感官、智力和体力都有一定的退化,所以很多老人选择闲坐聊天或者散步等。而对于身体健康和老化程度低的老年人来说,他们选择的活动就比较丰富,包括户外锻炼、冥想、与人交流等。因此,应提供多样化公共空间,来吸引老人主动参与活动,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四、南泾堂历史街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

(一)历史街区适老化更新原则

1.安全性设计

安全至关重要,设计者要把安全性摆在适老化景观改造设计原则的第一位。安全性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若长期处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当中,会引发心理疾病,影响身心健康。

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与人文关怀也同等重要。

2.易交往设计

公共空间是承载着人们相互沟通、日常交流的开放性场所。适于交往的氛围营造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人们交往的需求,符合老年人交往需求的公共空间更有利于老年人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老年人获得一定的归属感。

3.无障碍设计

在适老化景观改造设计中要按照历史街区具体情况进行无障碍设计,不能盲目。人在迈入老年之后,生理上会发生一些改变,这也是在适老化景观改造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应按照老年人的行为特征设计出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基础设施,以达到无障碍设计的目的。

4.通用性设计

在进行适老化景观改造设计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其他群体的使用可能。适老化设计不代表唯老人使用,只是在景观改造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老年人的使用习惯,为他们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同时能够满足其他人群的使用要求。

5.可达性设计

可达性设计能够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入到公共空间与人们进行交往活动提供帮助,让老年人能在无人帮助情况下进入并顺利使用该公共空间。所以,可达性设计影响着老年人的对该公共空间的使用率。

6.可识别性设计

老年人因为生理因素,五感相对退化,对事物感知能力较弱。因此,老年人需要一些更易于识别和感知的标志设计,来帮助他们感知所处环境。老年人的记忆也有所消退,在历史街区的适老化景观改造设计中加入一些历史文脉元素,有利于延续他们的历史记忆,加强其对环境的感知。

(二)历史街区适老化景观营造策略

1.“凹凸”空间植入,增加适老性交往空间

老人常会在“凹”进去的空间聚集,进行喝茶、聊天、下棋等活动,但这种空间并不多,并且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对此,可以通过植入“凸”向体块形成“凹”向的聚集空间,“凸”出的体块自然就把公共空间分割成了大小不一的“凹凸”空间,从而形成不同功能的适老性交往空间,满足老年人多样性的活动需求。

2.“纤维”绿地重塑,营造安全舒适的空间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绿化率较低,可供种植绿化的空间少之又少,还要考虑到人们活动需要的公共空间。这时候就可以采取“见缝插针”的“纤维”绿地的方式营造舒適的空间氛围,在“凸”出来的体块的位置用空间分隔性更强的绿篱来分割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在不适合种植乔木的地方种植占地面积更少的爬墙类植物,也可以达到绿化的目的。

3.传统活动空间重构,延续空间历史记忆

在历史街区恢复传统活动空间,举办一些传统活动,能唤醒老年人的深层记忆,使空间历史得以延续。如举办灯市的活动,可以让老年人参与到花灯的制作中来,这样既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还起到了人文关怀的作用。还有水上传统活动,如划龙舟、放河灯等,应在水边搭建适当的活动平台,以供这些活动的顺利展开。

4.“设计细节适老化”处理,增加空间使用的安全性

在材质的选择上应偏向更原生态的材料,更加贴合自然,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对公共活动空间进行防滑处理,以确保老年人在活动时的安全性。选择符合老年人人体工学的合理尺寸方便老年人进行公共活动。在铺装的处理上要求更加严格,铺装的缝隙不宜过大,过大的缝隙会导致轮椅和拐杖陷入,不利于通行,影响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在适老化景观中还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扶手、护栏等设施要健全。完善路灯设施,保障空间的安全性,使老年人能够快捷到达。

五、结语

当前日趋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引发了我们对空间环境新的思考,通过了解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对历史街区的公共空间进行重新思考,如何在历史街区有限的公共空间里设计出适合老年人环境情感需求的景观环境,并通过“凹凸”空间植入、“纤维”绿地重塑、传统活动空间重构、设计细节适老化处理的设计手法对历史街区公共空间进行重新布局,为老年人营造了安全、舒适、被尊重和有高贵感的公共活动空间。关于怎样的公共空间更有利于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以获得生理、心理上的满足这一问题,相信未来我们会有更好的答案。

参考文献:

[1]肖霞.常熟南泾堂历史文化街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2]许佃兵.当代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特点[J].江苏社会科学,2011(1).

[3]陈雯昳.苏州历史街区公共空间适老性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5.

[4]张怡璇.适老化视角下城市老旧住区景观微改造研究[J].城市建筑,2019(21).

[5]李健红,郝飞,白小鹏.适宜老年人活动的城市公共户外空间特征分析[J].华中建筑,2011(9).

作者单位:

孟晓惠,常熟理工学院、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陆秀华(通讯作者),上海亦构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适老化历史街区更新
城市建设莫忘关注老年人需求
养老社区建筑中适老化设计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