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

2020-03-03 08:43班凡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班凡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开放发展是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开放发展理念,顺应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积极主动地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准确抓住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才能从更加广阔空间中汲取新的发展动力,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习近平在2019 年11 月5 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要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用“中国行动”展示“中国担当”。坚持开放发展是基于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和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1]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处于深度变革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坚持敞开大门迎接世界,积极倡导和推动世界各国开放发展与合作共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研判国内改革和国际发展新形势,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从北京APEC 到杭州G20,从达沃斯论坛到厦门金砖会议,从创建自贸区倡导“一带一路”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次在重要场合围绕着深化对外开放、开放发展新格局、开放发展新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全球经济治理的完善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和丰富的论述。已经有诸多学者对习近平开放发展理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田瑞欣和蒋朝莉[2]、唐连凤[3]主要从习近平对邓小平对外开放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方面进行了研究;吴宁等[4]主要研究的是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经济的论述及意义;连志忠和程东旺[5]主要从不同维度来审视开放发展理念;许嘉林[6]、陈宇翔和张潇潇[7]侧重研究了开放发展论述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现有文献尚未针对习近平开放发展论述的渊源、内涵与重要价值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试图探索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论述的形成渊源,剖析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论述的科学内涵,指出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论述的形成渊源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开放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阐述开放发展思想,而是在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基本矛盾和对未来的预测中提出的。马克思早在1846年发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已经提到了“世界市场”这一名词。他指出:“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和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8]马克思强调从世界性的角度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每个国家只有开放,才能与其他国家建立联系,从而利用这种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系集中优势实现更高水平的生产。

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世界市场做了比较全面的描述,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说明了世界市场的开拓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国物质和精神的生产消费都具有世界性,由此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与世界密切联系基础上具有高度发达生产力的社会,同时马克思也前瞻性地预测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相较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间接指明了开放发展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论述是后期关于开放发展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习近平站在新时代审视中国国情与世界局势提出的关于开放发展论述的理论基础。

(二)现实背景: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

国内改革长期处于攻坚深水区,剩下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稳步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时代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开放型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往为了提高生产力采取的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高增长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因此,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换到中高速增长的重要节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创新发展开放型经济,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从而释放更强的增长动力。“要坚定不移深入研究和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问题,围绕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构建扶植新型产业体系、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需求促使科技成果主动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产业链中高端跃升,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9]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我国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化风险为挑战,加快开放步伐赢得竞争新优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国际力量对比组合的变化,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如今,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新兴经济体日益壮大,在国际经济机制中越来越有话语权,并同发展中国家一同在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济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正在深度重构,国际经济规则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洗牌,发达经济体争取主动权力图占据国际重要位置。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后劲不足,全要素生产率普遍下降,部分发达国家为缓解国内出现的矛盾问题对外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等极端做法,以美国为首的超级大国打着“美国优先”的口号,发动现代“贸易战争”。为阻碍中国崛起,维护以美国为中心的经贸体系,特朗普政府一再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破坏公平竞争规则,对中国企业增加“贸易壁垒”,甚至不惜利用政治手段打击中国重要产业的发展。美国政府“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损坏了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破坏了多边贸易体制,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

这些国内国外的新形势和新环境是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重要论述的现实背景,也只有深刻把握和贯彻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的重要论述,才能有效应对国内外局势的变化。

(三)直接来源:历届领导集体对外开放思想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对对外开放都有着独特的见解。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主张接受国际援助,共同战胜法西斯主义;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和实践,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主张:“我们要善于学习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长处,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的一切优秀的部分都要学。”[10]同时他还主张同日本、美国建交,力图打破西方国家敌视我国的僵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我国正式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并明确表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邓小平强调,对外开放是要与更多的国家建立广泛的联系,任何国家想要发展就不可能故步自封。在党的十二大上他还指出:“中国要始终不渝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交流。”[11]根据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指示,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呈现由点到面、由沿海向内地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党的十三大把改革开放确立为我党长期坚持的基本路线,提出要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邓小平在许多重要场合多次谈到,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仅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而且对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对发达国家开放,而且对发展中国家开放。为对外开放指明了明确的方向。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丰富和推进了中国特色开放理论体系。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要加快开放的进程;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对外开放是我们长期奉行的基本国策。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愈深,我们就要以愈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局面。”[12]党的十六大提出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我国对外开放迈向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13]胡锦涛多次强调要提高开放的质量,实现沿海沿边内地开放的相互促进。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二、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洞察国际风云变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阐述了“实现什么样的开放发展,怎样实现开放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的重要论述。

(一)实现开放发展的新目标,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开放促进发展,开放带来繁荣,开放推动社会进步。对外开放从刚开始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点,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线,再到开放中西部重点城市,形成了点线面全面推进的开放格局。面对国内外局势的新变化,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14],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全方位升级,必须努力在经济全球化中抢占先机,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全面开放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开放,在鼓励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注意吸引外资,深化双向投资合作,提高引资质量,优化引资结构,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我国广大西部地区开放发展后劲不足,东部沿海地区被视为开放黄金窗口,习近平在浙江、江西等地调研时多次强调“要利用好区位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值,要善于改善营商环境,统筹优化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15]。只有深入掌握全面开放的内涵,“做推进高质量合作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引领构建战略协调、经济融合、创新合作、发展协商的国际合作新格局”[16],才能准确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我国扩大开放深入发展的新目标。

(二)优化开放发展的新原则,坚持合作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开放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17],指明了新时代进一步开放发展的方向。发展好开放型经济体系必须秉持合作共赢的义利观。当今世界,只有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主动与他国合作,共同抵御风险,共同谋求发展,在着眼于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关注和尊重别国的发展,寻找利益的交汇点,才能实现双赢。多元平衡是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战略方针和重要路径,多元是广度和深度的共同拓展,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多元,是贸易投资、品牌资源、市场推广等多方面的多元化。在注重多元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平衡,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统筹协调,注意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多元平衡发展。安全是经济发展的第一道防线,安全高效是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最根本的要求。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活力仍然不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在上演,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风险较为突出。为抵御国际风险和各种难以预测的经济威胁,必须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构建安全屏障体系,在对外开放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导权,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创新开放发展的新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催生新理念,新理念引领新征程。全球化浪潮使商品、信息、人才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加快,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村,联系日益密切,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这个大家庭里独善其身。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新理念体现了其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准确判断,2013 年习近平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此后在国际舞台多次阐述,2017年被写入联合国重要文件。

2017年1月,习近平在参加日内瓦高级会议发表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时指出:“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和生态建设五个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8]国家之间要尊重他国发展利益,坚持对话协商,共同致力于构建良好的伙伴关系;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共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要善于吸收一切先进文化,尊重文明多样性,在开放包容中增强实力;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表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深刻意识到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因此我们彼此之间应该相互理解,求同存异,一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19]2018年11月,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再次强调“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20]。2019年6月习近平在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经济论坛时强调“与各国共同开辟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创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21],再次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积极发展开放型高质量经济,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坚持对话协商、平等交流,坚持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积极为全球治理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论述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探索。

(四)完善开放发展的新举措,推动“一带一路”新倡议

“一带一路”新倡议是在新时代进一步开放发展中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2013 年习近平在国外出访时,先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思想,而后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加快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国际合作格局指明了方向,为所涉国家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促进共同繁荣提供了机遇。”[22]2017年习近平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强调,“一带一路”是各国齐心协力携手打造的和平之路;是经济融合、发展联合、成果共享的繁荣之路;是机遇共享、不关国门的开放之路,是绿色发展、跨领域合作的创新之路;是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的文明之路。2019年4月,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项目选择、实施、管理的方方面面”[23]。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发起者,先后成立了上海、天津、广东等自由贸易区进行试点。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谈道:“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24]截至2019 年,我国已与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其中有十几个国家位于“一带一路”沿线。沿线各国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极大地增强了沿线各国之间互动性。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这一重要战略后,习近平于2018年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 周年大会上宣布要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把海南发展成展示“一带一路”成果的重要窗口,力图打造最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一方面,以海南为试点单位,为进一步深化建设自由贸易港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取国外发展教训。现阶段,我国自由贸易港建设仍在起步阶段,技术相比于其他先进港口仍然落后,政策相对不完善,我国必须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并且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自由贸易港,从而丰富“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五)探索开放发展的新保障,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

开放发展思想虽然为新时代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但也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开放发展思想的贯彻和执行。为防止市场配置资源出现一系列风险和弊端,也需要政府制定制度体系来加强宏观调控。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明确指出“中国将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为开放发展提供更加公正高效的保障措施”[25]。

首先,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对外开放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表明,只有主动开放,国家才能得到发展,民族才能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产力落后的面貌虽然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仍然突出。因此,在对外开放中更要注意均衡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创新力度,让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生产关系的需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先解决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体制机制弊端,有效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其次,实行市场准入加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加负面清单制度,是指“国务院以清单方式列出在中国境内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等,各级政府依法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26]。2018 年该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面实行市场准入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是发展开放型经济体制,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政府也要加强监管,创新监管制度,增强监管力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投资管理体系及相应法律法规,推进市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创建良性开放市场。习近平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中指出要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逐步提高我国在重要国际贸易和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

最后,要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2018 年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推动中国经济提高竞争力”[27]。要逐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以国家统筹规划、地方试点试验的方式,破除制约知识产权严格保护的制度性障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范围也逐渐扩大,我国一方面应参照国际规则,另一方面要审视本国国情,从而制定出更加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如《专利法》《商标法》《外商投资法》等法律体系。要加强执法力度,执法部门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执法,保护相关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加大对窃取知识产权人员的惩罚力度。同时也要加强执法队伍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务能力。

三、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理论中国化进程,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体系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公开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全党要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开放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把马克思主义开放发展理论同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的智慧结晶。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虽然有关于世界市场的论述,但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化浪潮没有做出研究。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的重要论述立足于解决现今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角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开放发展的新内涵、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思想新体系,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及全球化理念,其中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理念是对马克思开放发展思想的重大创新,符合人类发展潮流。习近平开放发展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体系,在新时代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推动了马克思中国化进程。

(二)有利于构建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1 年以来,我国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即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过度重视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做出重大调整布局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提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深化双向投资合作,这对于在严峻的国际挑战面前发展开放型经济具有推动作用。其次,坚定打造“一带一路”经济带,推动国内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中西部发展带来资源和福利,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完成高质量发展,实现东西双向并济,陆海内外联动的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在习近平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坚持创新发展科技,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更加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坚持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经济;坚持开放发展,用长远眼光来打造系统完备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坚持共享发展,人人得享共同发展,有力促进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促进世界各国和平交流与发展,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交流、互建、共享是合作共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具体路径。习近平开放发展重要论述坚持以马克思对外开放理论为指导,开创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促进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要求打开国门搞建设,倡导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主张构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框架,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加快实现各国在政策上相互沟通、基础设施处处联通、来往贸易畅通、金融交易便利和民族理解加强,“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促进了沿线国家政治经济的友好往来,推动了各国经济和平发展的进程。在构建“一带一路”的基础上,习近平又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回应了世界各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求和平、谋发展的时代共识。“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习近平开放发展重要论述的核心,有利于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信心,也彰显了我国为促进世界各国交流和发展的决心,在国际中更好地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的重要论述正在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展现了在面对全球性挑战中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四、结语

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深深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伟大实践,开辟了马克思对外开放理论中国化新境界,是对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开放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通过重新定位开放发展的新目标、优化开放发展的新原则、创新开放发展的新理念、完善开放发展的新举措和探索开放发展的新保障,解决了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开放发展,怎样实现开放发展”的时代难题。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化的关键时期,开放的对外政策不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践行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不但能够促进中国在发展中找差距,及时补短板强弱项,从而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高开放水平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以积极、主动和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和未来,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而且对我国如期顺利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