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商人才文化培养的现状

2020-03-03 17:52
林区教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商人才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205)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教育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诸如“对话”“慕课”“主体间性”“多样性”“赋权”等来自不同知识领域的新生概念不断涌入教育领域,也为高层次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些新的理念。

在移动终端普及的背景下,不管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关注都与日俱增。传统文化在新兴且活力四射的电子商务行业中,基本处于被忽视和湮灭的境地。经贸类高等院校是培养电商从业者的重要摇篮,因此应重视电商职业人才培养。

中华传统文化是延绵数千年博大而又深邃的文化。除了书法、绘画、文学、哲学、历史等这些表征性文化外,还包含其他的理想追求、精神信念、思维方式等内在涵养。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专有的文化标识,修筑了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进程中,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目前的文化接续弘扬之间却鸿沟赫然[1]。

一、高校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纵观近年来的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年度调查报告,我们发现,当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情况让人喜忧参半。

(一)电商行业人才现状

一方面,电子商务从业者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涉及的领域不断增多,岗位的设立也更加优化科学。在过去的十年中,电商整个行业的就业群体相对其他行业要庞大很多。以行业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为例,2017年我国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从业者已达4 250万之多,较2016年增长13%,而2019年元旦,国家将微商纳入电商,使从业者数量更是暴增。另一方面,在这些数据背后,我们也看到电商人才需求中地区不均、领域不均、薪酬不均、岗位低效、素质不高的状况。从行业的地域分布来看,从最开始的个别城市变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并且形成了以北、上、杭三座城市为首的电商人才集中地。涉及最多的为民生便民,如生活服务类电商企业发展势头最猛,人才需求最强烈。在从事岗位的工作中,由原来单一的购销工勤岗位,转变成融入信息技术和市场技能的知识型岗位[2]。对于从业者的素质、能力要求也明显提升。如近年来对市场运营类岗位和技术开发类岗位的人才供求稳居榜首,掌握大数据、善于运用内容运营甚至使用AI领先技术的人才成为高新主力军。在AI、大数据驱动下,涌现出一批新兴电商企业,他们对于潮流的引领、市场的把握都具有明显优势。传统的电商线上购销也因为竞争的加剧,开始从简单的平台搭建变成内容建设,以营销的思维实现平台建设的转型。在电商行业中,设计类、市场运营类人才最受雇主青睐,这类人才也成为行业内跳槽最频繁的群体。不少高学历人才开始加入电商行业,为行业带来更为高端、完善的平台和更多提升空间。

从人才供求的类型和薪酬高低来看,运营、推广类的人才尚未深度融入,电商企业多数从工具性角度出发选人用人,满足的仅仅是平台搭建的要求。对于高层次的追求,多数的中小型电商企业在品牌建设、运营推广方面却常常捉襟见肘,既限制了自身的提升发展,也不利于该类人才的应用施展。

在完成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后,电子商务营销水平不高,他们解决的仅仅是技术性问题,而非市场推广、品牌建设问题。从业者素质不高、行业标准不高,使得整个电商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乱象。

(二)高校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专业规模激增,发展迅速,目前约有半数高校开设了电商专业,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结构却有待提升和优化。经过对湖南商务职院、商丘职院、无锡城市职院、江西生物机电职院等几所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高校电商人才培养调研来看,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出以下现象:

1.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以应用型为主,追求功利化

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由于供需关系的不平衡,在过去十余间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数量是高校电商人才培养的直接目标,处于被动供给低水平工具型人才的阶段。人才培养以应用型为主,追求在短期内、快速地适应电商平台就业需求。对市场分析、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较少,属于行业牵着高校电商专业前进,而非专业引领行业的进步和革新。从当前人才就业来看,对应的多为技术岗位,如电商平台的建设、系统维护、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低效岗位,而对电商策划、营销、商务运营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较少。目前部分高校也开设了相关课程,如《电商品牌运营》《新媒体营销》《电商策划与文案写作》等,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水平、层次不高,高格局、大视野电商人才培养的效果不佳,人才的发展也缺乏持续性,存续无力,发展空间受限。由于电子商务涉及的专业领域比较广,如营销、设计、网络、媒体等,因此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时,追求全面、大而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范围广,学习杂且多,对文化沉淀关注重视明显不足。扁平化的培养方式、人才结构的不合理都导致专业人才缺少层次化培养,思考、探究的能力明显不足。而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强势植入,使得电商的领域分布也越来越广,与其他专业共同、交叉发展的情况较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业边界模糊也使得专业边界连带模糊起来。

2.人才培养主体势单力薄,师资建设缺乏基础也存有缺陷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学科知识覆盖面广,专业技能比较多。对于电商这一新兴专业领域,电子商务教师的学科培养背景尚显浅薄,学科积淀不足。当前多数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学科专业背景比较单一,知识结构存在天生的缺陷[3],多数都是从传统的经济、商贸、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转化过来的,因此在跨学科交叉教学能力方面也处境尴尬。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教学更多地是从书本到书本,缺少实践经验,在讲解中也常常会遇到讲不深、讲不透的现象,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具备跨境电商经验者寥寥。时下,对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师资要求相对较高,但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行业始终像一根指挥棒不断催促人才培养的速成,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教师难以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抽身,在文化素养提升、文化积累等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另外,高校在引入具有市场和企业实践经验的电商人才时困难重重。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在工作氛围、晋升空间、待遇等方面的期待与当前高校的师资管理制度存在明显差异。可以说,当前的高校师资管理制度不利于这类行业人才的创新和发展。

3.实训环节融入企业深度不够,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不足

学生实训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的校企合作很多都处于行业融入浅尝辄止的状态[3]。除了“双十一”这一特殊的时间点,电商企业难以为大批量的电商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小型电商企业在实训环境、设备保障、技术支持指导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实训效果也得不到保证。在任务驱动和较短的时间要求下,高校大学生对电商企业文化、电商行业文化浸润显得困难重重。简单的技术操作、客户服务则容易使学生对专业实训产生疲惫,失去对专业的兴趣。

二、电商人才培养中文化缺失的表现

分析以上现象,我们会发现外显知识技能的不足带来的电商行业乱象只是一个表象,更为深层的是被忽视和湮灭的文化建设,它才是电商行业当前乱象的根源所在。由于传统文化在整个行业的缺失,导致电商行业在公共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养等方面存在不足。

(一)电商行业文化乱象丛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中稍显迟缓,传统质朴的道德观念不断受到挑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迫切。

电商行业中,企业和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刺激下利益关系发生变化,道德观念出现复杂化的倾向。在电商行业发展之初,适度的利益差异和矛盾冲突有利地刺激了行业竞争,促进了电商行业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商行业内利益关系的调节变得日趋复杂。积极的方面有:打破了平均主义,激发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利率和效益,竞争意识等明显增强。消极的方面有:市场经济所奉行的商品等价交换,在道德层面和社会生活中冲淡了感情和责任的价值,如电商平台上不断出现假冒伪劣、商品欺诈等现象。以微商为例,不少消费品被以次充好卖给消费者,造成消费者受损甚至人身伤害。一些消费者盲目追求高价值,从业者也利用他们的私欲,在利益面前放松了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因此,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做好电商平台管理,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在电商行业内部坚持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弘扬社会正气。同时,积极平衡协调电商行业内部的各种矛盾,尽量做到不偏不倚、文化价值方向正确。

(二)高校电商人才培养中文化缺失的具体表现

1.道德责任感缺失

电商人才培养中,高校和个人在追求就业和待遇的刺激下,对道德责任的要求不够重视。为了满足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高校一直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职业道德、文化素养的标准模糊,且常常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一笔带过甚至略而不见。随着电商人才的竞争加剧,不少高校大学生在借助电商平台开展个人的创新创业时,也忽视了道德文化和责任价值。电商平台的制假售假、仿冒正品、各种欺诈等行为也包含青年大学生。以大学生微商为例,不少人售卖的商品以次充好坑害消费者,造成资金损失甚至人身伤害,这些现象反映出高校电商人才培养中对思想文化把握的不够。对于专业的精进,电商专业学生缺少对创新的追求,只按部就班甚至向腐败诈骗行为妥协。因此,高校的电商人才培养应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诚实追梦、劳动光荣、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文化氛围,让在校大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净化行业不正之风。

2.人文精神不足

高校电商人才培养方案大都不会漏掉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常常能看到诸如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名词[4],但在实际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大概仅限于日常的人文知识积累,极少将人文的内涵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植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反观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极少有融入专业课程,更鲜有利用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实现学科专业的提升。电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处于隐灭或者缺失的状态,以电商产品营销宣传设计为例,设计营销文案、挖掘产品文化内涵等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教师和学生普遍缺少文化自信、人文精神不足。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电商人才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人才云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