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编组站生产作业流程和影响车辆中转停留时间因素

2020-03-03 17:51周慧钦
时代汽车 2020年22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周慧钦

摘 要:铁路编组站的主要工作是对我国的列车车站运行状况进行控制,而在整个编组站的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车辆的运行质量,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车流的具体特点以及生产作业流程,对影响车辆中转时间的因素进行相应的控制,这样才能保证编组站的正常运行,使我国的整体铁路运行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铁路编组站 生产作业流程 车辆中转停留 影响因素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Railway Marshalling Station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nsit Stay Time of Vehicles

Zhou Huiqin

Abstract:The main task of a railway marshalling station is to control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rain stations in our country. During the entire operation of the marshalling st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unning quality of vehicles, relevant staff needs to clarify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in flow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ransit time of vehicles should be controlled accordingly, so as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marshalling station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railway operation quality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railway marshalling st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vehicle transit and stay, influencing factors

1 铁路编组站生产作业流程

1.1 编组站接发作业

车站的接发作业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用效率和正点运行等运输指标。分为接车作业和发车作业。

1)接车作业。接车即是从知晓列车从临站发车时起,到列车进站停稳后并按规定办完相关作业。

2)发车作业。发车即是发车站向车流方向运行的临站申请发车,旨在整列列车出站后方为结束。

接发作业都是听从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应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运用管理规则》、《车站站细》等相关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主要作业有:办理区间闭塞、准备作业(含接、发列车)、开放或关闭信号(视进出站情况而定)、交接行车凭证、接送列车和按规定发车等。特殊情况的接发车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行车闭塞设备故障时要使用电话闭塞法并使用路票行车;电话中断时要使用书面联络并填发红色许可证;信号机故障时要使用引导接车或绿色许可证等要求办理行车。

1.2 有调中转列车作业

有调中转列车的作业是编组站工作的重点。它分为列车到达作业、解体、集结、编组、出发等几个作业流程:

1)到达作业。到达列车停稳后,要由机车司机(机务段管理)交接货票,还要对车列进行试风试验。试验结束后列检作业人员(车辆段管理)摘解本务机车并固定防护车列,然后对车辆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车体总体结构、各个车钩及其缓冲装置的状态、车辆的走行部是否良好以及整列车的制动装置如何等。一级列检一般设置在编组作业量大的编组站,充分利用车辆停站时间和技术检查的时间。同时,编组站接车人员要对货物的属性和包装的完整性进行检查。车辆检查完毕后,列检人员要通知编组站作业人员需要摘除修理编号并通知车站值班员。

2)解体作业。解体作业是根据列车编组计划或车辆检查结果(是否有不良车辆)或车流方向等要素对车列分解到计划线路。它是调车作业中的一种,一般分为挂取和分解两个程序。解体作业程序的好坏极大影响了编组技术作业效率。

3)编组作业。编组作业即是对分解后的车列根据车流方向、货物产品属性等依据编组计划进行作业。要严格遵守《技规》的相关规定,对车列长度、数量、列尾挂车条件、货物种类位置以及需要隔離的车辆都有所限制。推送调车的方法比较始于编组作业,多利用牵出线运行。必要时可利用驼峰协助,有利于均衡作业量,提高作业效率。

4)集结作业。集结作业就是将被分解的货车(已停留在调车线),按照车流方向聚集成车列的作业。无论是货物作业车还是中转列车,在编组站的集结都是不可或缺但又必须等待的作业过程。它是将某一方向车流从第一辆到达到规定标准辆数为止的过程。它占用中转停留的时间较长。

1.3 其他形式作业过程

1)无调中转列车作业。无调中转作业比较少,可进入规定车场,仅更换机车或对车辆技术试闸和集中防护修理即可。货检人员仅对重车的车门窗、铅封及装载情况等进行检查,车长与机车司机交接票据并核对编组顺序,车号员核对现车,待具备发车条件后(含机车和值乘司机更换)即可发车。

2)部分改编中转列车作业。除无调中转作业过程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还需要进行增减轴(视情况而定)的调车作业。需要变更车流方向时,要变更机前机尾(以牵引列车为前)的调车作业。

2 影响车辆中转时间的探究

2.1 车辆作业间停留时间的查定

由于车列到达的时间的不确定性和各方向车流的不均衡,以及解编作业的不平衡,车列等待各项技术作业的停留时间占有很大比例,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服务强度和部件负荷,在爱尔兰格单通道服务随机的平均停留等待时间如下公式:

式中—服务部件负荷系数;

—服务强度;

、—分别是输入流和服务时间变异系数。

在技术检查过程中,服务强度是列检人员在单位时间内进行解体均列数的能力。

(3-2-2)

式中:—列检组对单组车列检查时间,(小时),而列检组负荷系数是:

(3-2-3)

式中—列检组每24小时检查车辆数。

因此,综合上述两个公式,查定的平均等待技术检查时间公式:

(3-2-4)

1)在单位时间内解体的车辆数就是解体作业中的服务强度,这里包括了驼峰机车检备、机车司机换班以及站内交换车工种等固定作业在内的时间,平均等待解体时间:

(3-2-5)

式中:—上峰车流间隔的变异系数;

—车列解体延续时间变异系数。

2)固定编组牵出线的调机负荷均衡时间:

(3-2-6)

式中:—每24小时编组列车数;

M—调车机数量;

—一个车流编组占用机车时间。

均分到一组车列编组的平均时间为:

(3-2-7)

式中:—调车场中集结完毕时间间隔变异系数;

—延续车列编组时间变异系数。

如果是一条牵出线上的固定车列,其集结时刻间隔简单型车流变异系数是1,公式可简化为:

(3-2-8)

如果牵出线作业不均衡,可以对各个调车区的平均等待编组时间求平均值。

同樣,如果是两组列检人员做技术检查工作,上述系统平均等待技术检查时间公式为:

(3-2-9)

式中:—指系统总负荷;

—两个列检组服务强度;

—服务延续时间变异系数;

—服务到达车列间隔变异系数;

是一个系数:

(3-2-10)

—设备数量。

当是2个列检组时,,技术检查等待时间为:

(3-2-11)

但当调机不在固定区域编组时,车列的解编就是一种多通道的随机作业系统,等待占用时间相应于调机周转时间,包括驼峰的取送和溜放、调车从编组场向出发场的转线等。在非全入多通道随机作业中,平均等待时间:

(3-2-12)

式中:、—工作部件和工作服务通道的负荷系数;

、—占用部件和通道的延续时间;

、—服务部件和通道输入流的变异系数;

、—服务部件和通道服务时间的变异系数。

车站设备生产能力的负荷程度和工作时间以及车流的变异系数影响着车辆作业停留时间的长短。

2.2 调车作业时间查定

我国现在各编组站使用的调车机车均为东风5和东风7型内燃机车,这两种调车机较传统调机和电力机车的特点是起速和制动都迅速,可以缩短调车时间,整备用时少,灵活性高,并且不受电力接触网和电力设备的区域限制。

按照调车“九固定”的规定,在固定机车和区域的情况下,每一种调车与调动车辆数或重量成线性关系,公式为:

(3-2-13)或

(3-2-14)

式中:—第i调车程实际时间测值;

—第i调车程调动辆数;

—第i调车程调动重量;

—线性方程参数;

—实际测定值与线性方程计算值的误差。

为了使调车程时间与实际测定误差最小,可采取求算参数估值(最小二乘法):

(3-2-15)

从而可以得出参数,然后得出调车作业总时间:

(3-2-16)

但是这种计算方式费时费事,因此,可根据解体调车作业的影响因素建立公式:

(3-2-17)

式中:g—分解车钩数量;

m—车列中的车辆数;

—参数。

参数可以实地测定,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确定。

编组车辆调车总时间公式为:

(3-2-18)

其中,解体作业时间按照公式(3-2-17)确定,集结作业时间公式计算为:

(3-2-19)

式中:—车组占用的线路数;

—集结车辆数;

为参数。

综上所分析,编组站要根据主要车流方向和规律做好生产方案,这其中包括车站列车作业方案、调车机和站线运用方案、车站货物装卸方案以及和其他各单位的联劳协作方案。

参考文献:

[1]胡志垚. 铁路编组站阶段计划配流问题优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

[2]马亮. 铁路编组站阶段计划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3]蔡超. 铁路编组站CIPS自动统计分析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4]魏彬. 铁路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