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

2020-03-03 17:51朱兆寅
时代汽车 2020年22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学生

摘 要:技工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学生的职业素养是衡量技工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指标。本文在阐述职业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技工院校进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现状,最后根据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技工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职工院校 学生 职业素养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 Ways of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Students in Technical Colleges

Zhu Zhaoyin

Abstract:Technical colleges are the cradle of cultivating technic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and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students is a key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technic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rofessional literac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literacy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 techn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important measure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literacy in technical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chnical colleges.

Key words:staf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缺乏也逐渐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指示要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技工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阵地,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技工院校办学的根本任务。

1 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指的是所涉及的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自身的要求,是具体的职业人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表现在外的品质,主要包含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诸多角度的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造能力。”加强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推动职业院校长足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

2 加强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1.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随着课改的进行,技工教育逐渐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但技工院校的生源质量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招收的学生仍然以初中毕业或未考上大学的落榜生为主,因此许多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未来规划并不明确,所以这就需要班主任对新生进行培训,通过职业规划课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职业素养[1]。例如班主任通过班会活动向学生宣扬爱国精神,使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因此被激发,学校的教学任务也就更顺利的完成。

2.健全学生人格。技工院校的学生通常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以住校为主,年龄基本在18~19岁,这个阶段的学生心智没有成熟,性格特征也比较模糊。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做好未来规划。例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活动时,向学生宣扬法律精神,就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遵纪守法,成为一个正义的人,并且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最终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3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

1.学生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当前,许多高校领导和学生更加重视学习成绩和专业知识,而比较忽视学生职业素养等软性指标的完成,这种教学和学习态度使得学生缺乏相关的职业素养,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也得不到培养,学生最终无法获到全面发展,这对将来的工作与学习都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2]。

2.学生自主意识较差。目前,很多技工院校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发展,缺乏相关职业素养的自主培养意识,他们更多依赖于学校和人才事业单位,当他们步入职场之后才意识到自身缺乏相关的职业素养。由于学生缺失一定的职业素养,就不能够很快融入工作环境和适应社会,这就造成了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大,人职难以匹配的情况[2]。

3.职业素养培养实践环节不足。技工院校明确工作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但是因为很多教师缺少实战经验,缺乏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没有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无法明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所以导致没有培养出适合企业所需的职业素质人才,教师对于职业素养的认识和用人单位没有达成一致就形成了职业需求认知的偏差[2]。

4 培养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1.完善课程体系。为了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分析和整合,引导学生对将要进行的岗位所需能力的要求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制定有效的育人方案,形成更高效的课程体系,因而使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效果更加显著。技工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时,可以恰当增加职业道德教育的模板,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能清楚对应岗位职业道德的具体需求。可以尝试开发具有本学校特色的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例如将职业素养课程融入到学生的军训,德育班会等诸多日常活动中,设定成学生的行为准则,使学生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达成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另外,在日常的教学时,还应当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要将教学内容和企业典型的工作案例相结合,使学生明确企业选人用人的标准。最后,还可以开设艺术、书法的自主选择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提高职业素养。

2.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修养。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队伍应当身先士卒,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技工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学校应该贯彻教师教学理念的核心要求,使教师转变授课理念和教学模式,建设具有特色的课堂。另外,可以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公平公正的职业素养的精神融入在教学中,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显著的提高。

3.利用小组开展社团活动,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学生毕业将会进入社会,因此与他人交流的技能和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班主任尤其需要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小组教学模式是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学生可以自主分组,各小组分别进行讲课和参加不同的兴趣活动,小组模式能够锻炼学生,使学生更具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1]。另外,学校社团也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学校应该重视院校的社团建设,丰富学校社团的类型,建立具有专业技术的社团,利用多样的社团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教师可以主导学生参加舞蹈、绘画和话剧比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精神,从而促进学生个人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4.注重宣扬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积累实践形成的特定文化,为学生提供精神养料。技工院校都有自己的学校特色,有独特的校园文化和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學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对学生的发展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技工院校在学校建筑和人文景观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在教学区域设置上要和企业文化相融合。利用第2课堂展开和企业的互动交流,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能够跟快速的融入工作,并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学生在企业文化的渗透过程中能潜移默化的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提升自己的职业修养。例如,汽修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学校周边的汽车4s店,了解真实的企业环境,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带入到班级管理中。

5.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一些调查显示,就读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外长期务工,或者他们是跟随父母外出求学,很多学生是处于离异家庭,他们的家庭条件不富裕,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平时也比较缺少和孩子的正确沟通,因而很多孩子网瘾较大,手机不离身,技工院校在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的案例,并且这种情况出现在很多专业里。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班主任首先应当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健康状态和学习动态,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与他们保持交流,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疑惑和纠结,并且在合适的时机教授他们常规的社交礼仪和行为规范,使这些学生能够更快融入社会,提高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职业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理念,渗透企业文化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将全面育人的目标融入教学过程中。实施职业素养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体现了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并且推动社会的前进。同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应该是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同的责任,需要三者共同发力,协同完成。技工院校应该着重加强在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开展的职业素养教育应当遵循人的个性特点,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职业素养的意义,最终形成完整的职业人格,最终技工院校也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王佳.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与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4(18).

[2]谢炳春.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多主体教育路径探析[J].文教资料,2015(8).

[3]王春林.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职校德育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1).

[4]朱兆寅.浅谈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知识经济,2019(18).

[5]崔阳阳.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法和策略分析[J].职业,2019(16).

[6]程雯雯.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的实践探究——以珠海市技师学院为例[J].中国培训,2019(08).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