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接种训练在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3-04 07:20赵贵芹邢小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垂体瘤生长激素阶段

赵贵芹 邢小燕

生长激素垂体瘤是发生于垂体前叶、后叶及颅咽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略高于女性,疾病常会造成肢端肥大、闭经、不育及阳痿,严重影响生育功能、生长发育及行为能力[1]。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或放射治疗,但术后副反应或疾病复发往往导致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压力接种训练是通过信息给予、认知重组、放松训练及问题解决等多种方式进行疏导,从而提高患者自身管理能力,促进疾病康复[2]。本研究将压力接种训练应用于29例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内分泌、影像学及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年龄18岁以上;意识清楚,精神正常、能够正常沟通;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较严重认知障碍;伴有精神疾病;合并其他器官、组织严重疾病,中途退出研究。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22~80岁,平均(56.37±5.68)岁。试验组中男8例,女21例;年龄23~82岁,平均(58.56±5.9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给予用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定期复查、心理疏导,提高对治疗的信心。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压力接种训练,包括概念阶段、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应用和完成阶段、总结和评价阶段。

1.2.2.1 概念阶段(1~3周)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在理解共情基础上,与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压力接种训练的理论知识及干预流程、干预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3]。应用信息给予及认知重组,信息给予:根据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为其提供重要的疾病信息,包括生长激素型垂体瘤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要点及治疗注意事项,耐心解答其疑问,从而减少疾病本身带来的心理困扰,利用图片、模型等方式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组建微信群发放相应资料和视频,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改善因错误认知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认知重组:使患者充分认识到不良情绪和认知在维持压力中的重要意义及对疾病的不良影响,应用合理的情绪疗法,通过逻辑思辨及纯理论分析使其改变非理性观念,疏导不良情绪,改正不良行为,改变对疾病的不良看法。在每次干预结束前,应与患者共同回顾本次所学内容和上次所学内容。

1.2.2.2 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4~6周) 教给患者放松训练方法及技巧,护理人员做好示范,使其掌握训练动作要领,并在家进行练习,训练方法包括自信训练、放松训练、意向训练及肌肉放松训练等[4]。与患者共同讨论其所学技能,同时收集其与自身压力有关的信息,确定造成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的原因。告知患者在其情绪波动或感到焦虑、抑郁时可利用放松训练来缓解。利用微信群督促患者反复练习所学知识和技能,对练习效果进行不断地检查和评价,从而强化其对技能的掌握情况。嘱患者复习理论知识,反复练习放松技巧,并将掌握的技能应用到自身的压力情景中,再进入下一阶段学习[5]。

1.2.2.3 应用和完成阶段(7~9周) 通过护患间的讨论,帮助患者解决理论知识和技能中的疑问。指导患者如何利用自身所学应对负性情绪及心理压力,使其能够较好的将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6]。通过压力接种训练,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并积极应对负性情绪,然后进入下一阶段干预。

1.2.2.4 总结评价阶段(第10周) 与患者共同回忆干预过程中出现的负性情绪及应对技巧,对以往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应对技巧进行巩固学习,使其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7]。嘱家属与患者进行交流,使其表达干预过程中的体会和想法,解答疑问。总结压力接种训练内容,重新评定心理状态,为下轮干预做好准备[8]。

1.3 观察指标 (1)知觉压力。采用压力知觉量表(CPSS)对知觉压力进行评价,包括14个条目,每个条目 0~4 分,总分0~56 分,正常压力 0~28 分、 压力较大29~42 分、压力过大 43~56 分[9]。(2)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其中 SAS 量表共 20 个条目,每个条目 1~4 分,分界值为50 分,分数越高表明焦虑情绪越重; SDS 量表共 20 个条目,每个条目 1~4 分,分界值为53分,分数越高表明抑郁情绪越重[1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入院时及干预后两组患者CPSS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C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CP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入院时及干预后两组患者CPSS评分比较(分,

2.2 入院时及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入院时及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分,

注:*与入院时比较(配对t检验),P<0.05。

3 讨 论

垂体瘤发生诱因较多,与遗传因素、下丘脑因素、垂体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虽然肿瘤形态学表现为良性,但在生物学行为上常会表现出侵袭性生长,最终导致脑膜炎、视力障碍加重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11]。治疗期间心理压力及认知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机体的神经功能,造成内分泌紊乱,加重病情的同时,降低预后疗效[12]。以往常规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仅宣教住院、手术的基础知识和注意事项,缺乏发现心理问题、评估心理压力及进行有效干预,导致心理障碍无法缓解。因此,在生长激素型垂体瘤中降低其知觉压力、改善其负性情绪具有重要意义[13]。压力接种训练为1985年由加拿大心理学家、认知行为疗法创始人梅肯鲍姆提出,内容包括4个阶段,即概念阶段、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应用和完成阶段、总结和评价阶段[14]。其通过概念阶段中护患建立良好信任关系,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明确的认识,并清楚了解不良认识和情绪对疾病造成的影响;在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使患者能够利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来应对自身的心理压力,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在应用和完成阶段,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将治疗中的应对方式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并持续下去;在回顾和评价阶段,强化患者对技能的回顾学习,总结训练中的不足,解答疑问,进而使知觉压力有效降低[15]。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患者CPSS,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CPS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患者中应用压力接种训练,能有效降低知觉压力,缓解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保证治疗顺利和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垂体瘤生长激素阶段
小知识:什么是生长激素?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垂体瘤卒中及垂体瘤头痛的关系研究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德朗热综合征1例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路雪婧教授补肾养阴法治疗垂体瘤术后视野缺损病案1例
生长激素释放肽-6对大鼠心率昼夜节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