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无偿献血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3-04 01:03李娟欠晓春党晓娟
贵州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指征献血者

李娟 欠晓春Δ 党晓娟

(渭南市中心血站(1.献血服务科;(2.机采科,陕西 渭南 714000)

无偿献血是我国血液事业的发展方向,是医疗用血的主要来源,其具有公益的属性。血站是实施无偿献血的主要场所,血站完善对献血者的护理内容,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为献血者提供优质的服务[1],是确保安全献血、持续获得无偿献血的基础[2]。人性化护理模式是近年来在医院实践较多的一种护理模式[3]。本方案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无偿献血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站行无偿献血的献血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献全血者。按照献血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双号设为观察组,各40位。对照组男31例,女9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29.96±6.83)岁,体质量(62.37±6.35) kg,体质量指数(23.76±3.47) kg/m2,学生12例,工人12例,农民6例,干部10例。观察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29.89±6.81)岁。体质量(62.32±6.33) kg,体质量指数(23.74±3.45) kg/m2,学生11位例,工人11例,农民7例,干部11例。纳入标准[4]:(1)所有献血者均符合献血指征;(2)均为自愿无偿献血者;(3)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遵医遵护依从性好;(4)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4]:(1)有传染病史者;(2)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及患恶性肿瘤疾病者;(3)其它不符合献血条件的献血者;(4)临床资料收集不全者。两组献血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献血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献血者行人性化护理模式:(1)强化对献血者的健康宣教:使其了解无偿献血的相关政策、献血指征及如何判断自身是否符合献血指征。科学献血的频次为全血半年1次。成分血可2周1次。献血对符合指征的献血者身体健康不会产生不利影响。(2)献血前的准备工作:献血前3 d不要服药、女性献血者于月经前后3 d可献血、献血前1天和献血当天献血前禁止饮酒、禁食油腻食物等,对采血部位进行情急,保持充足睡眠,愉快心情等。(3)心理干预:部分献血者尤其是初次献血者,予以适当的心理疏解;(4)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保持献血室的清洁、干燥、安静、适宜的温湿度,通风透气,做好必要的隐私保护措施,避免献血者撸袖撩起衣服时隐私暴露;(5)提供高质量的采血服务:提高采血操作医护人员的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献血者对献血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护理满意率、献血过程中及献血后不良反应率,献血者回复短信率、再次献血率。

2 结 果

2.1两组献血者对献血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比较 观察组献血者合格人数38例,对献血相关知识的认知评分合格率95.00%高于对照组献血者的32例(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P<0.05)。

2.2两种献血者对献血护理满意率比较 对照组十分满意11例(27.50%),一般满意20例(50.00%),不满意9例(22.50%),总满意率77.50%;观察组十分满意16例(40.00%),一般满意22例(44.00%),不满意2例(22.00%),总满意率95.00%。观察组献血者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83,P<0.05)。

2.3两组献血者献血期间及献血后不良反应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晕针,空腹献血、晕血、疼痛刺激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观察组发生晕血、疼痛刺激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00%。观察组献血者献血过程中及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献血者(X2=4.358,P<0.05)。

2.4两组献血者短信回复率及1年内再次献血率比较 对照组短信随访回复人数26例(65.00%),1年内再次献血人数5例(12.50%);观察组短信随访回复人数36例(90.00%),1年内再次献血人数24例(60.00%)。观察组献血后短信回复率及1年内再次鲜血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血液是一种宝贵资源,对人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献血者对献血相关知识不了解,即使决定无偿献血也会心存疑虑、紧张、恐惧[5]。加上献血对献血者身体健康要求较高,在《献血法》中多达六七十项献血禁忌疾病及事项,判断是否符合献血指征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6]。无偿献血人员年龄以中青年为主[7],很多人对献血相关知识了解不多。人性化护理模式是其以病人为中心,围绕病人的身心需求、提供适宜的护理措施,促进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理解[8-9],促进病人对医护人员相关指令医嘱护嘱的依从率,从而达到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促进病人身心愉悦的目的,在医院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0]。

本方案结果显示,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的无偿献血者,其在对护理满意率、对献血相关知识的掌握方面及再次献血率、回访率方面均较常规护理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模式利于医护人员与献血者建立信任关系,提高健康宣教效果,促进献血者对献血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提升献血者献血前的准备工作质量,降低献血过程及献血后的不良反应率,提升献血者短信回复率及再次献血率,促进献血者对献血护理的满意率,对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指征献血者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腰围与体重指数对无偿献血者脂肪血的预测价值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广州地区1022172例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