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2020-03-04 02:54宋朝凤
教育观察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实用主义杜威哲学

宋朝凤

(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曾引起全世界教育界和哲学界的狂热追捧,并极大程度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其实用化、社会化、生活化的教育理论和对传统知识型教育的批判也在业内引起热议。如何客观评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价值,其思想对教学实践的意义体现在何处,值得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加以评析。

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理论概述

(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来源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思想来源比较复杂。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两次工业革命的洗礼后,西方继启蒙运动后又开始了一波大范围的思潮涌动,进化论、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也不同程度受到了上述思潮的影响,如进化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给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定的启发,这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中强调社会化教育,主张学生回归社会、适应生活的思想内核可以看出。除进化论外,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还融合了不可知论、机能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思想,这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中重视经验与实践、不鼓励知识教学等特征可以看出。

(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尽管其思想内核受到了英国经验主义思想的启发,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本质上具备深邃的“美国化”符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也正是受到当时美国哲学界推崇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有用即真理”是杜威思想的核心,这体现出杜威内心对真理价值的否定和质疑。杜威认为一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回归社会,是人与社会之间构建合理的纽带,教育的价值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社会经验的积累至关重要。由此可以看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强调“心智”教育而非“知识”的教育。

(三)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地位

评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需要从杜威和当时美国所处的时代开始。当时的美国处于国力高速发展和多种思潮交流涌动的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环境下,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使美国式教育向着“培养实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它不仅进一步普及了美国基础教育,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人才资源的积累与进步。[1]“美国式教育”的成功不仅掀起了西方的教学改革运动,也引起了亚洲国家如日本、中国等的重视。可以说,现代学校教学理念的产生也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体现与缩影。

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教育即生活”[2],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现代教育理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人将杜威称为现代院校教育的奠基人之一,这足以看出杜威教育思想在西方的地位。在美国,由于精英阶层希望人才能够为垄断资本主义服务,因此,政府部门不仅鼓励学校与社会挂钩,学校与工厂和企业签订人才输送契约,还鼓励学生进入公司进行社会实践。这一传统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共识,学生的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在中国,我们的教育理念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例如,为便于学生理解,现代基础教育的教材会以生活常识或生活中可见的事件为例,让学生更快地认识理论内容、掌握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方法。杜威曾经提出“生活就是发展”的观点,旨在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成长,生活的阅历体现在成长,而生活和教育只是平台的差异,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3]

(二)“学校即社会”,发挥教育的社会价值

在杜威看来,社会就是一所大学,而学校都是微缩的社会,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种体现。我们现在将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实际上是杜威实用主义思想中将教育视为稳定社会秩序的结果。[4]学校教育的分层化,是阶级化社会不可避免的一种方式,因此,学校教育就要为社会输送人才,学校的价值应当是构建良好的纽带、发挥传承作用,而不是仅为“象牙塔”式的填鸭教育。现代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是从实用主义哲学中衍生而来的。我们不提倡学生成为“书呆子”,而想要让学生成为全面的社会型人才,就需要发挥学校的社会价值。从这可以看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不仅是时代生产力发展的诉求,对现代教育的教学实践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5]

(三)“从经验中学”,主张以活动作业进行教育

杜威主张经验化教学,他认为一个人学习的每一条知识,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会对自身的发展产生反作用,经验的积累就是成长。在崇尚人文主义的西方,“教育即‘成人’”的理念根深蒂固。他们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完善人的人格,丰富人的社会活动能力,学生如果不具备这些能力,即便进入社会也会被淘汰。[6]所以,在杜威看来,现有的知识积累型教育是后来者强加给学生的约束,是对学生个性的抑制。杜威甚至认为,学校的课程和教材都存在问题。于是,他主张基础教育要组织活动,以活动联系和探索实践为教育的主体,教材的内容也要从生活中提取资源。[7]例如,在现代教学实践中,美术课程主张学生以写生为主,数学课程要与建筑学、测绘学、会计学等专业理论挂钩,语文课程在文笔训练时要围绕社会、家庭等主题。此外,杜威还鼓励师生在课堂上主动交流、互动,反对“静听”化课堂,这在现代教育实践中都证明了其前瞻性和先进性。[8]

三、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在实践中的缺陷

(一)主张“教育无目的论”,使教育抽象化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为现代教学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其极端化的教学理念和割裂化的教育思想,使业内对其批判甚至全盘否定的声音不绝于耳。虽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过度依赖从生活中习得的方式意味着知识积累时间将会减少。更重要的是,杜威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也不免形式化,使教育的意义社会化,而这种“教育无目的论”可能是危险的。[9]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杜威的教育思想能受到美国政府高度推崇,可能不仅仅是其教育思想的先进性,极有可能出于其“政治正确”。“教育无目的论”会进一步保持社会结构的稳定,这对垄断阶级十分重要,而杜威推崇的“教育无目的论”,很容易使教育的价值倒向社会,而不是真理。如果教育不尊重真理,那教育的意义就会偏离轨道,即便我们通过实用主义教育培养了大量的社会型人才,对提升社会生产力有促进作用的科学型人才也会出现空缺,这对社会发展也是危险的。[10]

(二)使教育成为社会的服务工具,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在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指导下,学校在开展教育实践时就会受到“学校即社会”这一概念的影响,强行将校园社会化、教育模式化。学校固然有社会属性,但学校的本质是学习知识的场所,通过鼓励校园与社会对接来实现校园价值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体现。[11]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而改变教学环境,那学校又有何独特价值?学校的“象牙塔”属性虽然会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但学生在完成知识积累前,必须受到特殊的“环境隔离”,这样才能保证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学术和技能的学习中。如果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精神而让学生提早进入社会,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悲哀。

(三)割裂了课本知识与社会经验,不重视知识积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将杜威的教学思想全盘投入教学实践,教学就会出现教育指标化的现象。例如,如果计算机学科和金融学是热门专业,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就会围绕编程和金融案例展开,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学术的发展如同一座金字塔,如果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做积淀,那金字塔就不可能落成。因为学校的教学如果以社会活动为主体,就会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那些建筑金字塔所必需的真理和知识将没有积累的渠道。[12]杜威的本意是不让课堂教学抹杀学生的个性,因此反感知识积累型的教育。但是,如果学校将教育的重心放在社会经验上,学生即使掌握了社会活动的奥秘,也不知道如何对社会加以改造。所以说,“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时有一定的漏洞。[13]

四、如何在新时期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杜威实用教育哲学

解读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就不得不提到我国近代的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早年曾前往美国留学,留学期间结识了他的导师杜威。陶行知吸收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内核,并依据自身的理解提出了著名的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其思想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有共通之处,但陶行知先生对此作了本土化的改进。结合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现实,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并没有完全抹杀知识的价值,而是鼓励学校从社会中汲取教学资源,支持学生进入社会实践,通过实践经验丰富阅历,结合知识学术积累回馈社会。[14]要想在新时期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学校和教师就要先从哲学角度对其理论内容进行辨析。

实用主义的价值体现在效率上。从哲学角度而言,社会是无数个有机体的结合,教育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教育本质上无法脱离社会,教育就是社会的本相。如果认为教育的孤立性影响到人的社会性,运用实用主义思想对教育模式进行适当的优化是可行的,且培养“全面化”人才也能提升社会有机体的质量。但社会是可塑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也有多种类型,如果人才的培养都倾向于社会型和实践性,就否定了专用型人才的价值,这并不是全面化教育的本意。[15]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前瞻性在于认识到纯知识型教育会抑制学生的个性,会对学生接触社会产生障碍。事实上,教学实践具有客观规律,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也是鼓励人主动适应环境、控制环境。所以,实用主义教学能够帮助我们提升适应环境的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学习真理和积累知识却是控制环境的充分条件。虽然在杜威看来,社会的一切都是经验,靠经验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经验的积累是过程,而不是渠道。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控制好实用主义教学和知识型教学之间的平衡才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生活化,主张社会实践,这正是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合理化应用。[16]但同时,教学也要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坚持实践是获取和验证真理的途径,学习真理和探求真理同样重要。寻求经验和真理的统一,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向。

五、结论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时代背景和本土特征,虽然其思想内核有值得肯定的价值,但教学实践完全照搬其教育思想也是不合适的。我们也认识到,虽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能够帮助学生回归社会,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协调能力,在我国应试化教育为主的环境里倡导实用主义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性,能够对我国综合型人才培养起到推动作用,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是存在缺陷的,其理论内容有不足之处。一方面,杜威过于强调实用主义思想,而忽略了教育本身对于技术和知识的积累作用,如果不经调整而全盘复制,就会有本末倒置之嫌。另一方面,杜威对真理价值的错误认识使其片面看待经验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课本内容与教育模式的衔接。因此,教学要从哲学角度辩证看待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积极选取其思想内核中优质的内容,摒弃其不足的内容,在知识型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实践和经验,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

猜你喜欢
实用主义杜威哲学
实用主义电动车 体验一汽丰田BZ4X&BZ3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现实与虚拟
菱的哲学
We Know Someone
让我们摇起橹来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经典实用主义的要义
杜威传播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接受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