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启智悦民
——汪立三钢琴曲创作走向巅峰之成因

2020-03-04 05:39韩岩岭高立丽
经济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钢琴曲作曲音乐创作

●韩岩岭 高立丽

引言

著名作曲家汪立三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气质,完美结合传统音乐体裁与现代作曲技法,揉和中西方钢琴曲创作技巧,传播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优秀钢琴曲,可谓功苦同铸、艺德双修和厚德载物。汪立三之所以成为钢琴曲创作的艺术大师,与其高尚的思想道德品格、开启钢琴曲创作智慧之门的艺术追求和光大传统民族音乐精华的不懈努力和追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育德——功苦同铸、艺德双修、厚德载物

钢琴作曲教科书这样表述:“思想品质、道德品行及文化品位是钢琴作曲的三大‘基础工程’,表现着作曲家的思想境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光明磊落的道德取舍及其钢琴曲作品之精深,对钢琴作曲家的作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乃至决定作用。”从汪立三的所有钢琴曲中,我们不难看出先生处处流露出的这种品行与情怀,良好品德正是汪立三攀登艺术峰巅的云梯。

徐世昌,前清举人,清末进士,官至军机大臣,他说过一句名言:“凡建立功业,以立品德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

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海军上将马顿说:“惟有品德,可以开成功之门,收成功之果。”

人品决定文品是文学界、音乐界乃至整个艺术界长期以来较为一致的看法,凡“诗品出于人品”“有德之文信,无德之文诈”“天下吝啬人刻薄人狭隘人粘滞人俱不会作诗”“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等名人名言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尽管现代有人质疑“诗品出于人品”的正确性,觉得人品与文品并无当然的因果关系,但我们从汪立三大量的钢琴曲作品中可以感知汪立三处处推崇的民族精神,可以悟到汪立三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可以肯定地讲,汪立三实实在在做到了品格高尚和文如其人。

1. 尊敬和感恩师长的良好品德助汪立三钢琴曲创作渐入佳境。汪立三在钢琴曲创作生涯的初期,有幸得到许多音乐前辈的点拨与辅导。郑乾柱先生是他中学时代的音乐老师,对他有着引入音乐之门的知遇之恩;杨与石老师是课外专门辅导他兴德米特理论,不仅开阔了他的音乐眼界而且改变了他多声部写法思维方式的恩师;他大哥更是有着在抗战时期,千辛万苦地从异国他乡收集大量西方古典音乐唱片给弟弟学习的长兄望弟成才之情。这些对他之后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实质性影响的师长和兄长,汪立三除了仰慕之外更多的是尊敬,并把这种仰慕和尊敬化作了创作钢琴曲的无尽动力。可以说,汪立三之所以能够成为钢琴作曲大师,与他牢记师长、兄长谆谆善诱的教诲,与他不忘牢记师长、兄长的授业、提携和帮助之恩不无关系。

2. 诲人不倦的高尚品德张扬着汪立三持续更新的音乐创作主张。汪立三多年作为音乐教师、音乐学院领导,教学中不断总结音乐创作所思所想和创作灵感,并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创作经验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和弟子,在诲人不倦的同时也丰富着自己音乐创作的思想境界,深得学生们的爱戴和仰慕。

汪立三长期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在音乐教学和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总是把自己积累和总结的音乐创作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使学生们越琢磨越有味,受益终身。其学生亢音在回忆汪立三的文章中,对于汪立三许多关于钢琴曲创作的言谈如数家珍:

“破除旧传统的教条束缚,在乐音世界开拓更广阔的天地,把音乐创作意识与理念牢牢扎根于民族土壤和人类音乐文明的基础上,使音乐听起来,既新鲜又不离人们的审美习惯。”

“要有那么一股灵气,所做的练习,不说个保个地优秀,起码十个练习中要有一个闪光点的作品,而不能都是平平淡淡地、泛泛一调的枯燥习题。”

“现在有一个当务之急的事是观念意识,即,不能总跟在别人后头走,因为别人走过的路已经不新鲜了,或者说‘落后’了……要闯!要创造!但瞎闯乱创是不行的,一无技术基础,二无深度广度的观念支撑,是无本之木,这就需要有一个根基基础……目前需要多听、多看、多吸收。切不可像当代(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美术界中年人形容自己所处的尴尬地位:‘年轻人说我们是腌过的蛋,老一辈说我们是孵不出来的鸡’。”

从以上汪立三针对学生走入音乐创作误区解惑答疑的言谈中,我们可以感知汪立三诲人不倦的高尚品德,也可以洞悉汪立三关于钢琴曲创作的真知灼见。与其说汪先生是在辅导学生,倒不如讲汪立三是在回顾自己的音乐创作经历,在总结自己的音乐创作经验,在捕捉新的音乐创作灵感和张扬着自己的音乐创作主张。可以讲,汪立三不吝赐教,在音乐教学中给予学生充满营养音乐大餐的同时,也不断升华着自己的钢琴曲创作理念,为收获钢琴曲创作的硕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能屈能伸、爱赠分明、坚持原则的道德操守使汪立三钢琴曲作品充满正能量。能屈能伸的品格使汪立三远离政治旋涡潜心音乐创作——1957 年汪立三因为正常的学术评论问题被打成“挑战学术权威”的“右派”。这顶“帽子”大到使人喘不过起来的地步,而汪立三却受辱而不惊,把自己比作浑身带刺,有着顽强生命力的仙人掌,面对不公正的待遇不喊屈、不叫冤,而是为着心中的钢琴曲创作梦想,一头扎进上音图书馆的馆藏图书中,尽情誊抄对他之前无暇顾及的西方现代音乐资料。面对从天而降的灾难和一落千丈的待遇,汪立三选择了沉默。之所以沉默不是向命运妥协而是庆幸“右派”这一身份给了他远离政治旋涡的勇气,他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可以讲,正是能屈能伸的品格使得汪立三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日行千里,越走越远。

爱憎分明的品格使汪立三的音乐创作一直走在健康的轨道上——有一件事让汪立三愤怒不已,这便是一位女作家创作的诗歌作品被另一位作家剽窃。面对剽窃者的得意和被剽窃者的懦弱,汪立三义愤填膺,怒吼着激将女作者:“你要不打这场官司,你就没有人格”。汪立三之所以声援这位女作家,皆因汪立三一向凭智慧进行钢琴曲创作,对他来讲,钢琴曲创作没有捷径可言,他鄙弃靠剽窃在音乐界露脸的所谓作家并不屑与这些人为伍。

坚持原则的品格使汪立三的钢琴曲创作精益求精——有一年,全国钢琴考级在东北某市进行,考级曲目是钢琴曲《兰花花》。作为评委的汪立三坐镇某市考区。不曾想所有考生均未演奏出《兰花花》该有的意境和效果。按说,汪立三看当地音协的面子,矮子里拔将军,让个把考生晋级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但汪立三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按标准考核,结果就是没有一个考生晋级。按说,已完成评审任务的汪立三可以打道回府了,但汪立三却主动留了下来,对参加考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针对性极强的耐心辅导,既认真分析了考生晋级失败的原因,又就《兰花花》的演奏技巧进行了仔细讲解,让参加晋级考试的学生感动不已和受益匪浅。不同意考生晋级是因为汪立三心中的《兰花花》不是考生们演奏时所表现的那个样子;主动辅导考生是因为他要让考生们演奏时确实表达出《兰花花》的意境和效果。汪立三之所以有那么多优秀的钢琴曲问世,与他坚持原则、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上所述,由于汪立三具备了作为作曲家应有的思想道德品格,他才能在钢琴曲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成为钢琴曲创作大师。

二、启智——开启智慧“法门”,形成自己独特风格

延绵数十年,汪立三本着对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不断从中华文化宝库中汲取精华和能量,在钢琴曲创作中展示了他不同寻常、异于常人的天分与智慧,形成了他钢琴曲创作的独特风格。

汪立三钢琴曲创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年动乱”结束期间,是为汪立三探索运用钢琴传统技法、尝试中国钢琴音乐与民族音乐融合,才华初露、智慧初启的时期。汪立三这一时期的钢琴曲代表作有《兰花花》《诗》《我们走在大路上》《小奏鸣曲》《扬琴之印象》等,大多是对百姓耳熟能详的民歌作品进行的拓展和再创作。这类钢琴曲具有使用原作品旋律基调,并运用传统作曲技法使旋律变奏拓展的特点,新颖的音响效果展示了浓郁的民族气息。如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兰花花》,既保留了原民歌的曲调并在旋律上变奏,又改写了织体部分和在旋律中加入了和声,深度刻画了人物形象,使钢琴曲的悲剧特色尽显。尽管在这些作品很大程度上展现了汪立三的音乐创作才华和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该阶段汪立三的创作技法还很青涩、音响运用形式远未炉火纯青,音乐创作所依靠的依旧是西方的音乐理论。尽管该时期他的钢琴曲作品已经开始融入中国元素,但距离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的真正融合还存在很大差距。

第二阶段是“十年动乱”结束后到20世纪末时期,是汪立三钢琴曲创作风格定型成熟,音乐智慧释放和展示时期。可以讲,经过第一阶段的积累沉淀,汪立三对融合民族音乐和钢琴音乐的认识更加清晰到位,不仅融合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的节奏加快,而且融合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技法手法日趋娴熟,进而使他这一阶段的钢琴作品凸显民族气息。汪立三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有《东山魁夷画意组曲》《兄妹开荒》《他山集》等,均通过强调中国民族音乐中四度、五度二度排列而形成和弦结构,并创造性地将十二音无调性的手法植入中国民族音调中。创新的手法,呈现出的是多维度多空间的色彩和意境,丰富了钢琴的表达形式更展示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

第三阶段是21 世纪初到生命尽头时期,是为汪立三钢琴曲创作的辉煌时期,也是汪立三绽放智慧、钢琴曲作品叠出的时期。该阶段汪立三把钢琴曲创作的重点放在了组曲之上,先后创作了《读鲁迅‘野草’》《红土集》《小弟的画》《先知集》《动物随想》等风格多样的钢琴曲。这些钢琴曲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叙述特定故事,张扬音乐形式,抒发内心情感,使钢琴曲内容和大段落设置或高音部或低音部的长音休止等创新性音乐技法相得益彰,凸显了汪立三钢琴曲创作的智慧光芒。

从才华初露、智慧初启,到创作风格定型成熟、音乐智慧释放和展示,再到绽放智慧、钢琴曲作品叠出,汪立三不断探索中国钢琴音乐与民族音乐融合的途径和技法,钢琴曲创作技法由青涩到成熟再到佳境,音乐智慧由初显到绽放再到井喷,为中国传统音乐步入大雅之堂,为中国钢琴作品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悦民——抒发民族情怀,传播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汪立三正是这样一个善于从中国民族音乐中汲取营养,并倾全力把民族化旋律与现代多调性、无调性手法结合在一起,用钢琴特有的语言讲述老百姓喜闻乐见故事,鲜明体现时代特色的钢琴曲创作大师。

1. 以主调音乐创作凸显钢琴曲的民族特色。主调音乐是钢琴曲旋律以多音部中的一个声部为主,而其它的声部,如和声、变奏等则作为陪衬和伴奏的一种钢琴曲创作手法,利于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主调音乐具有音乐形象明显、感情表达明确、欣赏者易受感染、容易向世界传播等鲜明特点。汪立三早期的许多钢琴曲均是运用主调音乐创作手法创作的,极具“民族化”的旋律风格。这些作品以五声音阶为骨干,七声音阶和三音列旋律有机结合,旋律委婉质朴,节奏流畅多变,把江山壮美多娇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并推动了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逐步融合。

2. 通过钢琴曲把中国民间富有生命力和体现民族精神的传统音乐作品传播给世界音乐爱好者。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源远流长,是中国钢琴作品取之不尽的素材库房。著名钢琴作曲家汪立三与同他志同道合的钢琴作曲家一道,在钢琴曲创作中鼎力传播民族精神,或直接整理和修饰民间传统音乐原曲、或提炼和发展民间传统音乐题旋律片段,千锤百炼而成型的钢琴曲选题上贴近传统音乐,音乐结构上以西洋音乐结构为基础,编曲方式上运用中国色彩,丰富了原作品的思想内涵,饱满了原作品的人物形象,张扬了原作品的美好意境,也在当今世界范围文化交流中有效地传播了中国民族精神。钢琴曲《兰花花》取材自民歌,汪立三在创作中融合中国传统乐曲与西方作曲方法,在保留素材原型的情趣与地方风格特色的基础上注重节奏的变化,凸显和声的力量,力求韵味的细腻,并从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及音色等方面给予演奏者很大的空间表现,可谓用西方音乐讲述了一个东方故事,展示了故事所蕴含的东方情结。

3.借鉴西方古典作曲技法,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表现中国民俗文化的不朽魅力。影响汪立三早期创作的是古典乐派和早期浪漫派,作曲手法相对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汪立三的作曲技法日趋成熟。受西方印象派作曲技法的启发,汪立三大胆把和声和复调等西方古典作曲技法运用到自己的钢琴曲创作中,并巧妙地把我国民族作曲技法与西方古典作曲技法进行有效嫁接,进而形成了汪立三自己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汪立三的这种作曲技巧对于中国钢琴曲作品钢琴语言的民族化,对于丰富中国钢琴曲的作曲技巧,对于提升国内钢琴演员的表演技巧,对于改变国内音乐教学缺少教材的窘况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东山魁夷画意组曲》是汪立三借鉴欧洲古典作曲技法创作的钢琴曲。该钢琴曲大胆运用西方古典音乐常用的和声和复调等技法,将五声性旋律与欧洲和声体系融合,并使之与浓厚的民间、民族的色彩和个性揉织在一起,是使中国民族精神得以在世界传播的优秀钢琴曲作品。

结语

离开民族音乐的沃土,中国难以产生经典的、可传世的优秀钢琴作品;排斥西方钢琴曲作曲技法,中国钢琴曲创作势必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令人可喜的是,汪立三等钢琴曲作者在音乐,色彩、风格和技法上,尝试并成功地进行了中国民族音乐技法与西方音乐技法的有效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钢琴曲创作技巧和风格,为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贡献,必将激励更多的钢琴曲作者创作出更多一流的钢琴曲佳作。

猜你喜欢
钢琴曲作曲音乐创作
AI:像贝多芬一样去作曲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邀你来我家
作曲心语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George Gershwin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春的灵感(爵士钢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