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

2020-03-04 11:04李学菊
文理导航 2020年8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实践高中数学

李学菊

【摘 要】问题教学法是教师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为了推进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将结合高中数学有关内容,探讨问题教学法的实践方式,以期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方法;实践

从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来看,问題教学法十分适用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它不着眼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始终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也有助于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单调的问题。因此,本文具体谈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以将有效的教学感悟传递给其他教学工作者。

一、构建数学问题场景,引导学生展开问题研究

在高中教学阶段,数学知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初中数学。如果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没有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将无法对数学知识展开有效的学习,促使学生倍感学习压力。根据高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等特点,问题教学法可以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之中,它能够将数学知识点融入进问题当中,以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构建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场景,从而增强学生的带入感,这样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参与到数学问题的研究,最终熟练掌握数学知识。

以《指数函数》教学为例,这是基本初等函数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学生需要深刻把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以及性质,并会利用指数函数图象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为了在《指数函数》中应用好问题教学法,教师需要从指数函数的相关内容出发,从教学内容中设计与指数函数有关的问题场景,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问题研究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指数函数的研究。但是,在构建数学问题场景时,教师还需要重视场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学会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内容,以提升问题场景的探索价值。比如说,可以加入一些指数函数图象绘制的动态模拟视频,从而根据生动形象的指数函数图象来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特殊点以及单调性等知识;然后,顺势提出相关的课程研究问题,如根据指数函数的表达式y=ax(a>0且a≠1),带入具体的数值并用电脑软件画出相关的函数图象,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当底数变化时函数图象有什么样的变化,从而逐渐引导学生走入具体的问题场景,从问题场景中挖掘有价值的学习信息。

二、借助合作学习活动,提升问题教学的活力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是,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想法,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逐渐失去研究问题的动力,学习思维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而问题教学法给予了学生表达学习想法的机会,让学生的想法得到重视和肯定,有利于鼓励学生参与问题的研究,进而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但是,学生个人能力有限,有些学生的想法是正确的、值得其他同学借鉴,而有些学生的想法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仍然需要他人给予改进的意见。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有效的课堂互动和交流方式,引导学生之间展开互相的探讨,才能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在组织课堂互动和交流时,教师可以借助有趣的合作学习活动,给予学生研究问题、表达想法的机会,这样才能发挥出问题教学的效用。

以《直线的方程》教学为例,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第一,问题情境的导入和场景的构建: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生活现象,讲解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等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可以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第二,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工作,从学生对直线的认知程度出发,进一步揭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第三,基本了解课程所要学习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利用课程时间,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让学生们深入而细致地对直线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以增强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如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直线综合问题,鼓励学生们以合作学习方式展开课题的研究,以“求直线2x+11y+16=0关于点P(0,1)对称的直线方程”这个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增加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所学的知识,促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联想能力走出知识的条条框框,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进行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互相交换自己的学习想法,从而真正了解问题、解决问题。

三、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有价值的课后探究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载体,让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检验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不能仅限于课堂之内,应该将问题教学继续延伸到学生的课后学习当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促使学生的大脑思维得到有效的开发。因为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问题。那么在课后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而将问题教学的效用一直延续到课后复习之中,使得学生可以对知识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究,进而透过问题的研究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以《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教学为例,在讲完初等函数等内容时,依据各个初等函数的特点以及以前所学的函数概念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函数的课后例题,引导学生展开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函数模型,并根据函数模型还原实际的问题。如下面这道例题:

在矩形ABCD中,已知AB=a,BC=b(b

学生通过研究问题中的量,确定变量之间的主、被动关系,从而利用x、y分别表示问题中的变量,进而建立相关的函数模型解析式。引导学生展开课后的问题研究,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函数概念知识的巩固,又可以锻炼学生构建函数模型的能力,从而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让学生更好地打牢数学基础,为后期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此外,在课后学习中,教师仍然需要督促学生做好相关的学习笔记,将自己学习的步骤记录下来,并学会总结和归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强化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基于学生的学习角度,充分给予学生探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可以完全发挥自己的智慧,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进而通过学生自身努力来解决问题,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但是,在应用问题教学法展开课程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问题场景的构建,并利用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展开问题的探究,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门娟.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探讨[J].好家长,2016,13(27):568

[2]武维.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5,37(20):784

[3]李宏丹.对问题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感悟[J].考试周刊,2016,15(71):48

[4]刘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6,32(32):122

[5]胡浩.数学课堂育人的教学实践和感悟[J].中国数学教育,2018,21(32):156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宏路中学,福建 福州 350301)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实践高中数学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