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教学:基于“智能诊断”的视角

2020-03-04 07:32孙世宏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孙世宏

摘  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精准把握学生的学情数据,需要教师进行数学知识分析、数学知识操作、数学知识诊断。基于“智能化”的精准化教学,需要教师精准构建“目标树”,精准构建“设计图”,精准构建“反馈表”。通过精准化教学,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精准化教学;智能诊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得到广泛的引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互联网+”技术为教师实施精准化教学提供了有益的支撑。基于“智能诊断”的视角,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借助“互联网+”技术,精准把握学生的学情数据,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现实发展区”以及“可能发展区”,让教学切入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实施精准化教学。精准化教学,不仅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

■一、什么是“智能诊断”

所谓“智能诊断”,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大数据分析”理论,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具体学情。借助于电脑,将对每一个学生的学情调查情况以量化的结果形式纳入计算机,然后进行大数据分析,分析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占有百分之几;分析学生的认知倾向性,哪些方法容易出错,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占有百分之几;分析学生的认知难点,即学生不容易掌握什么,等等。大数据分析,让教师的数学教学更具精准性。

1. 數学知识分析

毫无疑问,数学知识是积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媒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知识进行分析。传统的知识分析,往往就是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尽管具有侧重,但却容易有所遗漏。数学知识分析,就是将数学知识点分成若干个相应的子知识点。这里的子知识点,不是传统的知识分解,而是通向一个新知识所需要的若干个旧知。数学知识分析,也就是将构成新知的若干旧知进行测试,从而把握学生构建新知的困惑、障碍。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推导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为“长方形的面积知识”,所需要的方法是“剪拼法”,所需要的数学思想是“转化思想”,所容易产生的负迁移是“根据平行四边形推拉成长方形,学生易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斜边”,等等。对于数学知识的大数据、精准化分析,能让数学教学更具科学性、适切性、原创性。

2. 数学知识操作

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题目,对学生进行前测。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笔者引入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中的两个不规则图形(见图1):

一方面,唤起学生的图形面积转化思想,激活学生的平移、旋转、剪切等常见的图形面积转化方法;另一方面,唤醒学生用数方格测量图形面积的方法意识。在数学操作中,我们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86.5%的学生都具有图形面积的转化意识。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既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也运用了数方格方法。转化,让学生感受到清晰、方便、快捷;数方格,体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严谨,体现了学生的验证意识。在测试中,我们发现,学生之所以纷纷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是由学生的求简意向所决定的。教学中,我们还出示了一些同底等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让学生从直觉上判断哪一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结果发现,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长方形的面积大,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相等。显然,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相关知识,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的直觉比较粗糙,完全没有根据。

3. 数学知识诊断

当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操作之后,教师就可以借助计算机、互联网对相关的知识点、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有深度的数学分析。包括将学生的操作、前测的情况绘制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将学生的错误类型、错误详解、解决问题的路径等通过雷达图展示出来。通过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果状态分析,能让数学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从而有助于教师拿捏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数学教学的盲点、学生数学学习的痛点,等等。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学生群体作动态的大数据分析,而且还可以对学生个体做深入的分析。通过对学生群体和相关个体的知识诊断分析,教师可以改进教学流程,从而让数学教学有的放矢。

■二、基于“智能诊断”的精准化教学

传统的对学生具体的学情分析,往往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法”,这种调查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性,却也容易遗漏、遗忘部分典型的学情。而借助互联网、计算机、云技术等“大数据”进行学情分析,则能将所有的特例囊括其中。基于“智能诊断”的数学教学,消除了对学生具体的学情分析的不一致情况,消除了学生学情反馈不及时、不精准等问题,消除了对学生具体的学情分析、评价不一致的情形。基于“智能诊断”的精准化教学,不仅注重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更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

1. 分解教学,精准构建“目标树”

在对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大数据、智能化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对相关的知识教学进行分解,精准构建“目标树”。精准构建目标树,关键是把握“教什么”以及“学生在哪里”的问题。其一是本体性知识的问题,其二是主体性学生的问题。仍以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笔者在对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操作、计算探究,理解图形转化后的面积不变;通过操作、计算探究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其教学的重难点就是“把握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是“魂”,学情分析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能让我们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更为精准。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进行教材的比较研究,努力寻找教学的新的生长点。只有基于实证的数据分析,才能有效地助推教师破除经验的干扰,展开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

2. 层层深入,精准构建“设计图”

构建“目标树”是精准化教学的第一步。在理解学生、构建教学“目标树”的基础上,教师有必要精准构建教学设计图。只有精准构建“设计图”,才能提高教学的效能。精准构建“设计图”,从根本上说,就是回答“怎样教”的问题。以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我们采用“猜测—验证”式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基于各自的已有认知进行学习猜测。学生的猜测之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斜边,其猜想根据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推拉成长方形。在推拉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长也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也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斜边。学生的猜测之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猜想的根据就是学生运用剪拼的策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对于学生的这两种猜测,笔者让学生用最可靠的方法进行验证。于是,学生借助方格图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平行四边形推拉成长方形的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而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法”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认知逐步从模糊走向了精准。

3. 多元评价,精准构建“反馈表”

基于“智能诊断”的精准化教学,要求评价积极跟进。只有评价的积极跟进,才能有效地构建“反馈表”。根据“反馈表”,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教学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说,“反馈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应该说,“反馈表”能为教师的精准化教学提供技术支持。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笔者出示了“课堂反馈习题”,对學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对学生的检测进行具体分析、数据分析,从而为学生提供补习路径,形成“错题集”,精准定位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如学优生、学困生等)分类提供反馈,从而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单独考查学生一两个知识点,也可以将几部分知识内容合并起来进行综合考核。在考核过程中,要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让检测反馈获得大数据的支持,这里的大数据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数据,也包括教师的教学数据。通过大数据,让某些数学问题获得师生的重视。同时,通过大数据,教师可以相应地出示一些变式训练题,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为学生的后期学习添砖加瓦,为教师的后续教学抛砖引玉。

实践发现,在“互联网+”时代运用大数据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学情分析,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反馈,能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能。基于“智能诊断”的教学,需要教师的人工辅助、判别。精准化教学,旨在将科学的方法放置在教师和学生的手中,从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效数据,便于教学的精准施策!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