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理念在高职院校化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08 02:00唐成黎陈泥程
广州化工 2020年17期
关键词:化工理念生产

唐成黎, 陈泥程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重庆 401220)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各种污染越来越严重,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的雾霾事件等[1]。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健康状况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国家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工厂和企业开始考虑怎样在环境和生产之间寻求平衡,清洁生产的理念应运而生。清洁生产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产品成本,在保证生产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免去后期环境治理的费用,人们生活的环境也可以得到了保障。目前,清洁生产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最佳方式[2]。

1 清洁生产理念的重要性分析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缩写CP)是一种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减少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各类污染物,降低环境污染,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3]。同时,清洁生产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想,侧重从一个整体预防的角度进行探讨。其对于不同环节分别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对生产过程而言,其有利于淘汰有毒原材料,通过采用新能源或节约原材料,降低废弃物的产生及其危害;对于产品而言,清洁生产可以减少产品处置的全过程中的不力影响;对于服务而言,清洁生产意味着环境理念纳入到产品服务过程中,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对产品设计、生产及服务的要求。清洁生产对促进工业和环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去经济的发展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粗放,能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而清洁生产把环境和经济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倡精细生产,注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清洁生产在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推动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督促员工自我提升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中侧重围绕清洁生产理念在高职院校化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2 清洁生产理念在高职院校化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阐述清洁生产理念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下文侧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家偶尔考核三个方面探讨了基于清洁生产理念的高职院校化工课程教学策略优化建议。具体如下:

2.1 合理地安排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活动

清洁生产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选择该课程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类专业知识。教师在安排课程时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4]。保证理论学习的同时适当多安排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如下:

(1)化工课程中理论模块的教学。在化工课程教学中,必须及时地渗透清洁生产的理念。课堂讲解内容包括: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涵,清洁生产在中西方国家发展的状况,相关法规政策的推行,清洁生产审核的标准、方法以及程序,清洁生产的实际应用。教师要多关注相关政府部门颁布的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补充新知识。例如:科学发展观要求摈弃资源—产品—废弃的传统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模式,推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使用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重庆市化工行业在地方政策的支持下主要推进天然气化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天然气—合成氨—尿素—胺类衍生物等四大化工产业链,该产业链中以清洁能源天然气为原料,从源头消减了污染,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此外,还要关注与清洁生产相关的技术创新,及时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带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开发的我国首台千吨级循环床煤气化装置可将当地粉煤转化为清洁高效的原料气(制气成本下降30%~50%),消除了传统煤气炉的废气废水污染,每年可减排含酚废水近10万吨,为企业节约成本近5000万元(占企业生产成本的15%),显着提升了合成氨及氮肥行业的环保水平,体现了通过先进工艺和设备推动清洁生产。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实践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外实习的机会,督促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并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掌握一些化工企业的生产状况和排污情况,找出会产生污染的环节,尝试性结合情节生产理念探索清洁生产方案。参与实践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并适应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2.2 注重合理地选择课程教学方法,提升清洁生产理念融入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应服务于教学目标,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因此,在化工课程教学中,教师结合清洁生产理念和化工课程教学的双重需求,灵活地选用合适的课程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正确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化工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进一些化工领域的清洁生产成功案例,借助多媒体教学予以展示。如哈尔滨煤化工有限公司改进了原有加压气化工艺过程,较原有技术源头减少新鲜水200吨/天;通过降低汽氧比,减少气化剂中蒸汽的投入量提高水分解率,降低了造气车间气化炉运行中酚水产生量。每年节水317万吨,回收酚18.5 t/天,回收氨26.9 t/天,减排COD达11000吨/年,通过产品回收和节省新鲜水和排污费,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5634.2万元。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掌握理解理论知识;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清洁生产的流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清洁生产的审核方法和审核程序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操作环节直观的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这一部分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失时机的给予引导,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例如,在讲解污染物产生的原因时,教师可列举一些因管理不到位出现的污染事件,教育学生认真对待工作,严于律己,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探索和思考。例如,在讲授清洁生产的审核思路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目标要求,采取启发式教学,在不容易理解的地方设置几个其关键性的问题:哪个生产环节容易产生污染?有哪些方式可以减少污染?污染产生之后有哪些方法可以消除污染?通过这些提问,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动手验证,寻找可替代的清洁产品或者改进生产工艺,最终写成具有现实意义的准提报告,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而讲授审核程序时,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相似案例启发学生思路,引发问题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发现案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方案。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3 科学地改进化工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重要方式。通过测评,学生可以查漏补缺,教师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在将清洁生产理念引入到化工课程中后,在考核时应对考核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进。具体而言:第一,将平时学习情况和参与实践的情况纳入考核范围;第二,关注学生清洁生产理念以及相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全面地反馈学生真实的掌握情况;第三,合理地划分课程中各版块成绩的比重,突出实践环节,即学生应用能力方面的比重。此外,也可以借助具体大项目或者课题研究来评价学生化工课程学习的情况以及对清洁生产理念的掌握情况,提升学生化工课程学习实效性,督促学生了解掌握最新的清洁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其中,实践成绩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化工该课程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二是,关注学生制定的清洁生产方案和生产审核报告。课程学习种种得分应通过由教师和学习小组共同评价决定。

3 结 语

在国家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化工产业日趋朝向绿色化、生态化的趋势发展。清洁生产理念作为基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要指导理念,对高校化工类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将该理念合理地应用到化工课程教学中,对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调整,有助于培养和树立学生的绿色生态保护意识,培育符合当代绿色化工发展需求的现代化工人才。

猜你喜欢
化工理念生产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