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

2020-03-08 02:00陈维珍徐苏丽
广州化工 2020年17期
关键词:化学智慧疫情

陈维珍,余 亮,徐苏丽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安徽 黄山 245000)

在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迅速扩散全国各地后,为了应对疫情,全国范围“大隔离”,多省市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教育系统随即也进入了“非常时期”[1]。由于疫情不能在短期内得到全面控制,教育部先后多次发布延迟开学的通知。教育部鼓开展线上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2]。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群体是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人群,针对疫情,高校开学时间必然晚于中小学。因此开展线上课程尤为重要。笔者就以疫情期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以超星学习通APP为平台的该课程的智慧课堂构建和应用。

1 药物化学课程性质及疫情期学情分析

1.1 药物化学课程性质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常用化学药物的发现、发明和发展过程为主线,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理化特性、合成路线、构效关系以及研发新药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化学药物的理化性质、鉴别方法、质量控制、保存管理、生产工艺以及合理用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新药发展趋势。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繁杂,以有机化学、药理学知识作为基础,对于高职学生往往化学基础差,内在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有畏难情绪,本课程涉及很多化学结构以及理化性质。课程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不大,另一方面有机化学知识尚未融会贯通,学习该课程非常吃力,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不足。

1.2 疫情期间学情分析

在疫情期,由于寒假延长,多数学生往往作息不规律,自由散漫,自觉性不高。在疫情影响下高风险区学生还可能存在焦虑,恐慌的心理。低分险区解封后某些学生可能存在长期隔离后需要放纵身心的心理状态。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锐减。高职学生本身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缺乏专研精神,不爱思考,在学习上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出现烦躁甚至厌学情绪。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不愿意集体讨论和深入学习,少有学生能感受攻克一个个学习难题后的成就感。高职学生在自觉性、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上都处于较大的劣势,主动学习的驱动力不足性。不会按专业和课程性质主动选择和安排课内外的学习内容,充沛自己的知识。在他们的观念中,课需要老师填鸭式地上,课上也不能百分百投入去听。上课走神,玩手机的也比较多。作业需要老师布置了才完成,题目错了需要老师讲解才能改正。老师布置的任务甚至有学生会敷衍拖到最后老师催才完成。高职学生主观上对学习的需求已被他们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所湮灭。

鉴于药物化学课程的性质以及疫情期学生在家的状态,若按照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讲解,板书,多媒体演示进行直播,这门课程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师不能全面掌握。手机是现代大众的交流与娱乐工具。高职学生也不例外,都是手机不离手。手机端可以成为教学手段的便捷性,把手机变成学生的学习工具,不仅可以让老师的教学实现不受空间、时间限制,让学生更加自由地开展个性化学习,也可以解决高职学生课堂低头族多、师生互动不积极等教学问题。所以,利用超星学习通APP平台和信息技术,进行《药物化学》智慧课堂试点,建设新型《药物化学》教学模式,在疫情期线上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药物化学智慧课堂简介

依托黄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图文信息中心提供的网络信息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云+端”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该平台可实现搜索、收藏、下载、上传、共享各类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平台中收藏、上传的资源都可以在智慧课堂上直接使用[4],药物化学教学团队亦可以自己创建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资源,并上传至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药物化学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融合了网络教学平台和手机APP,创造出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药物化学智慧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模式转变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3 药物化学智慧课堂的设计与应用

药物化学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基于移动APP平台,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从而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思,以思提创。教学P评价方式采用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更加重视整个学习的参与过程,使课程评分将效果与参与过程联系起来,更加公平公正,也使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变强[5]。

3.1 课前阶段——以学情分析为基础

传统课堂的课前阶段,教师只是单纯按照授课计划备课,学生课前预习,师生在课前无从知晓学生的状况。而智慧课堂的课前阶段完全不同于传统课堂,智慧课堂的课前阶段重点突出学情分析,以学情分析为前提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实现以学定教。对预习结果可利用平台进行测评。例如:《药物化学》课程青霉素一节教师利用智能教学平台,查看与分析学生的预习测评成绩以及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与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推送如:抗生素概述、青霉素的发现、青霉素的结构、理化性质、药用特点这些以文字、音频、PPT、动画等多种形式的预习资料,并推送针对预习资料的检测作业。学生在预习后进行线上检测。教师通过移动APP平台收集学生自学的进度,包含已下载和已观看数据。上传资料时给予不同资料一定的分经验值,学生查看完该资源后获得相应经验分值。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测评的完成情况及问题讨论与解决的情况,获得学情分析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灵活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3.2 课中阶段——以师生互动为关键

智慧课堂实施的关键是互动教学,可利用论坛或智慧教学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不仅包括语言交流讨论,还包括如随机点名、投票等多种形式,深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例如《药物化学》课程教师通过平台汇总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共同觉得疑难的问题,可与学生在课上共同交流与讨论。教师布置新的学习探究任务与完成要求以及任务完成之后的随堂测验题目,通过智能教学平台推送给每位学生。学生课堂上在线完成并提交教师推送的随堂检测题,完成情况会自动反馈到教师端。学生端也会实时接收到教师的评价与反馈。教师点评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与随堂测验的完成情况,然后针对薄弱环节与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进行精讲,并设置多样化的互动环节解决学生在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

3.3 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

智慧课堂的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特点,课后仍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统计关注,评价方式也并非传统的非单一成绩评价,智慧课堂能做到实时反馈,弥补了传统课堂的教学在课后关注度的不足。例如《药物化学》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上课时的学习情况,对发布的作业进行个体化布置,有区别地推送学习资源,以此达到个性化辅导,真正实现因人施教和个性化课后补缺补差。课后学生完成作业并提交。教师在批改不同学生作业时可录制微课并在智慧平台让学生观看,学生可发表自己的感想与体会,与教师、学生之间均可交流讨论。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完成情况,结合教师推送的个性化辅导资源,进行反思,实现自我改进与提升。学生在智慧学习平台的即时反馈到教师的下次备课,便于教师自我总结与反思并加以改进。

4 药物化学智慧课堂教学效果与分析

药物化学智慧课堂教学初期,一些学生仍有对疫情过度恐慌的情绪,还有“寒假就是寒假,还没开学呢”的心理,表现出对学习的排斥的情绪。之后课题组对全体同学进行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并将线上课程的过程参与度与考核评分这样的考核体系结合情况进行说明。并将疫情管控的命令转换为主动参与的自觉行为。待疫情慢慢控制后多数学生战胜了疫情的恐惧心理,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线上教学活动感到无所适从。这可能和个人学习习惯、对移动APP学习材料的运用不熟练,无法按时提交或很难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课题组及时调整了学习材料的难度和每天学习量,帮助学生更从容地适应线上学习。

课题组教师在整个线上教学实践中始终保持密切联系,遇到问题共同出谋划策,使得教学能够顺利完成。经统计表明,随后学生每次作业优秀率在85% 以上。平均为82.6%。

5 结 语

本研究是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寒假期间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在移动APP平台的帮助下将药物化学智慧课堂运用于手机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原本迫于疫情控制的需要而展开,但是教学效果却出人意料,该教学模式获得了师生双方的一致认可。该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疫情期的尝试与探索是一次成功的典范,可为今后进一步扩大应用和推广提供借鉴和指导。

猜你喜欢
化学智慧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