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视域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探析*

2020-03-08 22:30
甘肃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产教校企

王 琴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0)

1 概述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先行者,“双高计划”的提出,旨在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标杆,让高职教育发展方向清晰,任务明确[1]。“双高计划”的实施,目的是建设一类具有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是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骨干校、优质校)建设之后,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部署。“双高计划”背景下,其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向复合型人才、创新型劳动者转变,这就需要以产教融合为前提、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健全协同培养机制,打造协同培养平台等,建立由企业、社会和院校共同参与的动态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质量,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将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形成高职教育与产业融合共同发展的运行模式,创新育人机制,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2]

2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育人时代内涵

2.1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

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明确了“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教育、产业统筹融合,引企入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培养同频共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企业”育人新模式,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成立职教园,产业园,促进骨干教师师资队伍、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实现专业设置对接企业需求、课程标准衔接产业标准、育人对应创收,毕业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融入终身学习,实训基地、生产车间及社会服务浑然一体[3-5]。

2.2 产教融合引起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变革

随着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传统企业规模、数量减少,新兴产业的层出不群,因此从业者不仅要有开拓的视野、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具有开拓进取、高尚的职业情操以及创造创新等职业素质。要实现这些,必须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参与,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企业真实的场景,能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进而提高自身的双创能力。

2.3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源泉

产教融合是企业立足之本。企业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企业将岗位的职业标准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强化校企联动和协作,着力构建“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和实践教学资源→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就业基地→校企共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校企共同实施毕业生质量调查”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可以把学生看成企业的‘准员工’,员工的招聘和培训前置到高职院校中,节约了员工培养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将科研创新成果落地,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3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育人机制创建

3.1 “校政行企”四位一体共建协调约束机制

职业院校根据当地政府、行业部门和企业的委托,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岗位所需,实施单独招生,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于进一步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校地合作,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立足地方,积极服务地方、产业和行业需求,开展政校行企全面深度合作,联合培养服务地方、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6]。以区域产业定位为目标,立足产业的长远发展,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依托高等学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以市场为导向,与骨干企业密切联合,开展由企业参与的各项组织的创新活动。

3.2 “产教学”融合培养创新机制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答强调指出:“产教协同,产是支撑、教是核心;校企合作,校是龙头、企是基础。要处理好这个关系,把学校建在产业基地,建在开发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需求链上。”将人才质量,社会参与建立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作为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目标。不断地将行业、市场、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引入,共同参与人才质量评价,人才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通过高职院校成立,从而使人才质量培养科学评价体系逐渐形成。

3.3 “双主体”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当前,诸多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很大程度上存在落实不到位情形,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碎片化”等现象,校企双方在实践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实习评价体系,忽略应有对接和互动,以致学生参与实习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实习任务甚至以“放羊”形式应付实践,从而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职业能力无法有效的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求高等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实践教学对学生全方位能力培养意义重大,所以校企双方要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组织模式,校企双方共建合作平台、教学标准共同制定、师资队伍共建、实践教学共管、切实推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立足开放竞争谋发展,以政策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应营造开放、竞争的环境氛围,强化教学管理,促进院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无缝对接,宽领域,多途径深化产教融合。高职院校要与企业优势互补,实现双方的共赢,相关高职院校之间也要建立交流互通机制,共同商定方案,从而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例如参与跨院校选课、学分互认等优惠政策,同时加大技能人才表彰力度,支持优秀的企业建立各类人才奖励制度,加大业务考核,从而激励人才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社会,人才的创新性发展进一步的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产教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