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0-03-08 12:52吴保琴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吴保琴

【摘要】  小学语文在小学课程中是一门基础学科,生活中每一处都有语文的体现,所以可以很好地幫助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现在的学生压力越来越多大,平时休息的时间也用来上课外班,很多学生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上初中的难题,压力会更大,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对高年级的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118-01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在小学过渡到初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的是小升初的考试和越来越多的难题,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将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压力大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所以学生需要有一个全面的素质,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而且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更多家庭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父母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生休息的时间都在被各种课外班所占用,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玩耍,释放压力,这让小学生的压力更多。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初中学校的选择和升学考试的问题。这就告诉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留在童年阶段,所以,教师应该在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人与人之间交流和道德品质培养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教学中过于重视成绩

在学校和家长的关注下,教师对学生的成绩抓得很紧,从而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忽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对课文的阅读、背诵,以及语句的掌握,同时小学教学模式又是传统的灌输式模式,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语文课堂的枯燥,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会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用强硬的手段对学生发号施令,这不但对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提高教学效率不会有很好的效果,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出现青春期现象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逐渐步入青春期,这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意识都会增强。他们会因为心里还不够成熟,从而在人际交往和师生关系中都处于疑惑和急躁的状态,对学习产生影响。在步入青春期的阶段,他们的心理想法逐渐增强,并且出现叛逆心理或者早熟的现象,耽误学习,影响成绩,也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学环境

在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多注重学生的情绪、人际交往和认知能力等,并在这些问题上进行研究。比如,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的时候,体现出语文温柔大方的内涵。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告诉他们解决办法,从而对自己增加信心,而不是视而不见或者是去敷衍。如果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他们会对语文学习更加感兴趣,并且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和主动思考。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广泛的教材内容,不光是语言方面的训练,也会有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心理教育,教师应该在书本中多发现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课本为依据,将心理健康教育带入进去。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在这个时期需要怎样去正确的面对自己和他人。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心灵保护,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展示最真实的自己,敢于表达。

(二)将语文教材充分利用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不再像低年级一样,只是简单的认字和古诗,而是有更多的有关自然和情感的课文,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加丰富,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在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材作为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用到的知识载体,小学语文课文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塑造是可以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人物都是有值得一提的事迹,对于学生来说这些人物都是榜样,在学生心理会逐渐加深对人物的印象,从而帮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用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增加自信心,还要让他们理解书本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所以说课文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开国大典和每一年阅兵的视频,让学生体会新中国成立的不容易,感受伟大祖国的飞速发展,对学生爱国精神有着促进的作用。毛泽东主席等人物给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虽然不能和他们一样去对抗敌人,但是可以将中华文化进行传播,抓住时机,结合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多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小学高年级学生不光会对生活和学习出现疑惑,这些疑惑还会成为心中的困惑。高年级的学生需要面临的是选择初中学校和考试成绩的问题,这会让成绩不好或者是家长期望很高的学生出现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变得不耐烦。在这个时候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缓解这种情绪,用愉快的气氛带动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可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情绪。在开展语文活动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活动策划。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该》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用表演的形式将课文表达出来,这种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展现个性和缓解心中的不安,找到准确的时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如小女孩在最后一刻依旧点燃蜡烛,这就可以告诉学生:要坚持不懈、勇敢向前,哪怕结局不尽人意,但是曾经努力过。这对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和紧张的心理有很好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压力会逐渐变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利用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找准正确的时机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和疏导心理,让学生可以正确的看待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 参  考  文  献 ]

[1]石蕊.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华少年,2018(30):7-7.

[2]郑丽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8(6):64-64.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