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

2020-03-08 12:52李志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心理学高中

李志虎

【摘要】  同其他阶段的管理相比,高中阶段的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系数,班主任在平时的管理中除了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思考外,更应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变化,将心理学知识科学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所以,本文简要介绍了高中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详细探讨了心理学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高中 班主任管理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193-01

學生学习的一个基本环境组织就是班级,而班级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管理单位。只有在每个班级中具体落实教学计划与教学管理,方可切实提高全校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所以,每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就是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负责人,身上肩负着多项任务,包括整个班级学习水平、纪律管理、学生发展等。对每位班主任来说,如何将学生的心理发展结合起来,展开有效的班级管理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一、高中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

不断发展的经济与日益发达的网络,让学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相应的也面临着更多的诱惑。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尚未成年,缺乏较强的自控能力与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崇拜英雄人物,认为社会上“混混”非常有义气,于是染上了不良习气,包括抽烟喝酒等,同时迷上网络游戏,认为行动上的暴力就是所谓的英勇,很多走上歧途。在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一些学生的心理发生了改变,表现在责任心缺乏,无法正视自己,进而产生诸多心理问题。

(二)不良的家庭教育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均为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溺爱,为他们创设了安逸舒适的环境,进而导致其产生许多缺点,包括意志薄弱、心理脆弱、懒惰等,同时也缺乏较强的思想观念,做事急于求成。另外,部分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较差,就一定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于是常逼迫他们学生,将其心理感受忽视,只知责怪,让学生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增加了其叛逆性。还有一些父母对孩子放任不管,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很少关心。因此,在外物的诱惑面前,这些学生极易做出一些不当选择,此时若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与指正,就会产生诸多问题,影响班主任正常工作的开展。

(三)学生特殊时期的性格特征

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就是16-18岁,而这个阶段的学生玩心较重,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未有较大兴趣,缺乏钻研精神与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学习效率不高。在网络时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让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对网络游戏、追星、吃喝玩乐的兴趣更大,对学习却不用心。对每一位教师与学生家长来说,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身心平衡发展,形成健康人格。

二、心理学应用于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势

心理学被广泛的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科进行心理学的管理,它的优势有很多:

1.首先,对于一些班级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更好的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去开展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这样既完成了我们管理工作又能够促进学生和谐关系的发展。

2.其次是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主要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我们用心理学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所需,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3.最后是我们应用心理学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让学生积极的进行学习,对班级的相关管理方案,也可以进行主动的建言献策,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管理更加民主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心理学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正确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减少情绪障碍

很多高中生都处在青春叛逆期,未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经常会受一件小事的影响而全面否定自己。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很有必要采取合理情绪疗法。曾有这样一个案例:高一学生小兰本来很有希望升入重点高中,却因为考试失利进入了普通中学。在这巨大的心理落差中,她开始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认为“生活再也不会向我敞开一扇大门了”“为什么上天单单对我不公平”。此时,班主任需引导该学生将内心评价改变,停止用消极的词语对自己进行评价,让其明白人无完人,看到自己好的一面。做对了事情就要表扬自己,树立自信心,合理定位自己。

2.学会运用“分糖原则”

一些教师与家长脑海中仍然还有传统认知的存在,即认为“严师出高徒”,他们认为学生年龄小,自律意识不强,只有严厉管教、批评,方可让其遵守纪律、努力学习,而这种想法已背离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新时期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学会赞美学生。不论是优秀学生还是落后学生均不希望一直被批评,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赞美和激励所起到的作用远比批评要大,这已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认可。但怎样对这一手段予以合理使用,真诚地赞美和奖励学生,在心理学上有一定原则。学生在学校里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善于观察,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即使是非常小的闪光点,也要给予赞美或适当的奖励,利用心理学上的“分糖原则”让学生尝到“甜头”,但又不会觉得腻。

班级管理中可以应用的心理学手段有很多,需要职业高中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利用,借助心理学手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为平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9年度《利 信息技术优化中学数学教学情境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019]PLG702)的阶段性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张冲.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的发展特点和关系的个案研究——以一所面向农村的职业高中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17(12):83-90.

[2]王佑奇.浅谈教育心理学对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启示[J].新课程(下),2017(10):210.

猜你喜欢
班主任管理心理学高中
“没有用”的心理学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结合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
跟踪导练(二)5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