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休宁县新岭脚金矿区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20-03-09 03:24束志文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灵山变质剪切

束志文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 地质队,安徽 黄山 245000)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地层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以璜茅—五城—屯溪断裂带为界,南东侧为青白口纪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属昌前岩组(Pt3ch)—井潭组(Pt3j)地层区;西部的新元古界木坑岩组(Pt3m)等为障公山复理石地体区,属于浅变质陆源碎屑泥砂质岩,构成本区基底构造层。矿区北侧分布有中生代(J-K)断陷盆地,发育河湖相灰黄色、紫红色钙质砂岩、泥岩韵律层。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沿沟谷分布。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内地层分布为:矿区北西侧边缘,出露新元古界木坑岩组(Pt3m),岩性为灰绿色-黄绿色变质含泥质粉砂岩为主的一套砂质沉积,砂质成分含量往往高达60%以上,常称之为“绿砂”。本组受构造影响明显,岩石变形强烈,片理发育;新元古界昌前岩组(Pt3ch)分布于矿区中部地段,呈北东向展布。岩石岩性为青灰色、灰绿色砂岩,条纹条带状粉砂岩碎屑岩系夹少量流纹质凝灰岩、流纹岩、英安岩。受区域构造及变质作用,该组地层变质变形强,Au 丰度值较高,为主要的矿源层之一,在后期构造叠加有利部位可形成较好的含金建造;井潭组(Qbj)主要分布于矿区东北角,呈北东向展布,由一套酸性~中酸性变质火山岩系组成。岩石组合为变质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和英安质凝灰岩等,夹数层粉砂质千枚岩、石英绢云千枚岩等。受璜茅-五城-屯溪剪切断裂和推覆构造作用影响,其岩性多蚀变为石英绢云千糜岩。矿区北侧和西侧边缘分布有中生代“红层盆地”,地层主要为洪琴组(J2h)河湖相沉积,与南东侧上覆地层木坑岩组(Pt3m)为逆冲推覆构造接触关系。第四系(Q4)沿韩家河及其支流沟谷零星分布,以现代河流沉积的沙、砾石为主,少量粘土,出露范围较小。

2.2 构造

矿区褶皱构造非常发育,被后期区域性断裂构造改造而难以识别,以次级揉皱特征为主。断裂构造是区内最主要的构造形态,主要有三类,包括韧性剪切断裂、逆冲推覆断裂以及一般性断裂。韧性剪切断裂最早发育在印支期,后在燕山期受构造运动影响发生活化该韧性剪切断裂主要发育在皖浙赣深大断裂带北西侧边缘,构成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的中段,该剪切带宽数百米-数千米,北东走向,在矿区内出露范围主要与井潭组和昌前岩组出露范围大致相同;逆冲推覆构造发生于燕山期早-中期,区内推覆构造十分发育,发育有4 个北东向主要推覆面,自下而上依次为:新元古木坑岩组(Pt3m)逆冲推覆于侏罗系洪琴组(J2h)之上;昌前岩组(Pt3ch)逆冲推覆于木坑岩组(Pt3m)之上;井潭组(Pt3j)逆冲推覆于昌前岩组(Pt3ch)之上;晋宁期灵山花岗岩体与昌前岩组(Pt3ch)和井潭组(Pt3j)之间均为推覆构造接触,并且发育有一系列的NW 向小规模的次级断裂。至后期区域应力发生改变,推覆体发生有小幅滑覆,形态上逆冲推覆体近地表处地层产状较陡,倾角约50º~75º,大多倾向北西,部分倾向南东;往下地层产状发生反转,倾向南东,而倾角较缓,约20º~25º,局部见波状反倾。

图1 矿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图2 金矿区地质剖面图

2.3 岩浆岩

矿区内的岩浆岩发育,主要为晋宁期灵山岩体,分布于矿区东南部、东北部,侵入于井潭组(Pt3j)及昌前岩组(Pt3ch)变质火山岩及变质碎屑岩中,围岩具硅化现象,根据岩性明显可分为花岗斑岩和钾长花岗岩两期侵入体。花岗斑岩侵入体分布于北区东南部及南区灵山岩体边缘一带,侵入于井潭组流纹斑岩和昌前岩组绢云千糜岩中,岩性为灰黄色细粒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侵入体分布于南区灵山岩体内部,涌动侵入于灵山岩体中,岩性为灰黄色-肉红色斑状钾长花岗岩。

2.4 脉岩

矿区内脉岩不发育,出露有少量中酸性岩脉(花岗闪长岩脉)和基性岩脉(如辉绿岩脉等),多沿灵山岩体与井潭组地层接触带或变质花岗岩内的构造薄弱带侵入。

2.5 矿化蚀变

区内主要围岩蚀变为绢云母化、硅化、钾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岩浆岩体蚀变主要为绢英岩化,区内绢英岩化蚀变区主要见于灵山岩体内莲花芯-白石岭山脊附近,大致呈不规则状-脉状出露。

3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1 矿床成因

矿区金矿体的形成系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之结果。昌前组、井潭组地层金丰度值较高,是金矿形成的初始物质条件;晋宁期岩体的侵入,为围岩中金的初步活化富集提供了热源和介质;而燕山期的隐伏岩体的侵入及其引起的绢英岩化蚀变为围岩中金元素的补充和进一步活化富集提供了条件;而岩体接触带或构造薄弱带则是含矿热液存储的重要构造部位;早期韧性剪切作用,使金初步活化富集,韧性剪切带经后期脆性剪切的改造,提高了岩石的渗透性,为成矿提供空间,其产生的张性裂隙更是为金提供沉淀的场所,形成脉型金矿。

3.2 找矿标志

区内含金矿化带在空间上分布明显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以及北东向断层控制。因此,寻找金矿主要集中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两侧。因此,区内的石英脉可作为直观的找矿标志。尤其以大型的、与围岩接触面清楚石英脉为代表。这类脉一般为岩浆热液侵入所形成。其次,绢英岩化蚀变代表着构造-岩浆活动,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然后应注意构造破碎带内具黄铁矿化、毒砂矿化以及细脉状硅化,并伴“顺层”脆性破碎现象,以及产状变化处是剪切带内石英脉型矿化带的主要蚀变和产出标志。最后,韧性强、泥状、富含黄铁矿的黑色碳质千糜岩是区域上的重要含金矿层,亦可作为矿区找矿标志。

4 结语

总之,本文就安徽省休宁县新岭脚金矿区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金矿资源的寻找和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灵山变质剪切
剪切变稀
灵山胜景
考虑剪切面积修正的土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及强度分析1)
TC4钛合金扩散焊接头剪切疲劳性能研究
荔枝红了到灵山
变质
灵山道中即景(外四首)
神秘的信
精密圆盘剪剪切单元结构分析与探究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