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地区矿产资源勘探中物探异常特征分析

2020-03-09 03:24侯明利赵同寿孟盛向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硅质花岗窝子

侯明利,赵同寿,孟盛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理化学探矿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

1 南湖地区矿山地质概况

1.1 地层

异常区出露地层为石炭系梧桐窝子组,分布异常区北部,岩性主要为泥质硅质岩[1]。

泥质硅质岩(C2wmus):风化面呈灰黑色,新鲜面呈灰色,泥晶-微晶结,块状构造,矿物主要为硅质,次为泥质,见少量绢云母。硅质为石英,与泥质一起呈集合体状分布。

1.2 变质岩

异常区出露变质岩主要为变粒岩,分布异常区中、北部花岗闪长岩体与石炭系梧桐窝子组地层的外接触带。

变粒岩(C2wgnt):风化面呈灰黑色-灰褐色,新鲜面呈灰绿色,粒状变晶结构,碎裂块状构造。变粒岩中石英脉、斜长花岗岩脉、二长花岗岩脉发育,脉岩附近变粒岩弱褐铁矿化、绿帘石化。

1.3 侵入岩

矿山勘探区出露侵入岩主要为石炭纪花岗闪长岩,脉岩主要有闪长岩脉、二长花岗岩脉、石英脉等。

石炭纪花岗闪长岩:大面积分布在测区南部,呈条带状,岩体中残留变粒岩,呈透镜状、椭圆状。花岗闪长岩风化面、新鲜面均为灰白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闪长岩脉: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石炭系晶屑凝灰岩中,走向北东向,长约100m,宽1m~2m。

1.4 构造

异常区划分断层1 条(F1),位于西南部花岗闪长岩体中,走向125°,地形地貌为负地形直线小沟,两侧花岗闪长岩强片理化,断层性质不明[2-4]。

2 地质异常区的矿物的物性特征

通过收集区内已完成的南湖地区1:5 万综合物探工作取得的物性资料,对异常区一带主要矿物进行电性及磁性统计(表1),认识如下。

异常区北部出露为石炭系梧桐窝子组泥质硅质岩、变粒岩,南部大面积出露为花岗闪长岩,岩体中二长花岗岩脉发育。泥质硅质岩、变粒岩物性差异较小,极化率均值1.02%~1.12%,电阻率均值4645Ω•m~4856Ω•m,磁化率均值189×10-5~201×10-5SI,剩余磁化强度在20×10-3A/m左右,具有中高极化、高阻、弱磁的特征,野外泥质硅质岩、变粒岩强片理化,岩石较破碎,局部地段夹碳质,呈黑色粉末状,锰、钛含量相对较高,推断电阻率、极化率受影响。南部花岗闪长岩体极化率均值0.46%,电阻率均值2071Ω•m,磁化率均值53×10-5SI,剩余磁化强度在19×10-3A/m,具有低极化、低阻、弱磁的特征。二长花岗岩极化率均值1.12%,电阻率均值2993Ω•m,磁化率均值160×10-5SI,剩余磁化强度在29×10-3A/m,具有中高极化、中低阻、高磁的特征,极化率与地层相当,明显高于花岗闪长岩,电阻率明显低于地层,略高于花岗闪长岩,剩余磁化强度略高于地层,明显高于花岗闪长岩[5]。

表1 异常区主要地质矿物的物性参数统计一览表

3 矿产资源勘查中的物探异常特征

3.1 磁异常特征

HY-5 综合异常地磁场具有明显的磁异常分界,△T 值整体变化较大,一般在-400nT~800nT 之间,磁异常总体分布特征与区内地层、侵入岩套合较好,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北部的石炭系泥质硅质岩、变粒岩,表现为平稳的正磁异常,磁场值△T 一般在0nT~200nT 之间,由北至南磁异常值逐级减小,向南靠近岩体地层逐渐变薄。中部、南部的花岗闪长岩,表现为负磁异常,磁场值△T 一般在-50nT~150nT 之间,整体呈北东—南西向。东南、西南部为正磁异常区,磁场值△T 一般在0nT~700nT 之间,地表多见二长花岗岩脉侵入于花岗闪长岩体中,结合物性特征,推断深部可能大面积侵入二长花岗岩。工区北部地层与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内圈定三条褐铁矿化蚀变带,岩性为变粒岩,蚀变带附近均有二长花岗岩脉侵入,规模较小,长5m~20m,宽约1m,区内二长花岗岩脉多绿帘石化、弱褐铁矿化、绢云母化,铜含量高于其他岩性,推断高磁异常(二长花岗岩)附近是寻找铜矿的有利地段[6-8]。

图1 HY-5 综合异常区综合剖析图

3.2 激电异常特征

1:1 万激电测量成果显示,工作区北部石炭系梧桐窝子组泥质硅质岩、变粒岩呈高极化低阻异常特征,高极化异常呈条带状,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呈北东-南西向(图1),极化率幅值在2%~13%之间,电阻率值在0Ω·m~200Ω·m 之间。南部大面积出露的花岗闪长岩,表现为高阻低极化异常特征,极化率幅值在1%~2.3%之间,电阻率幅值在150Ω·m~800Ω·m之间。工作区中北部圈定一条甚低阻异常带,长约1.5km,宽100m~300m,走向60°,电阻小于50Ω·m,极化率幅值在6%~13%之间,岩性为变粒岩,岩石强片理化,较为破碎,局部弱绿帘石化、绢云母化、泥化,极化率高值点处,往往见少量碳质,呈黑色,粉末状,高极化异常,低阻异常带位于地层与岩体的外接触带内,异常带南侧为花岗闪长岩,推断该异常是寻找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4 结语

本次工作所得物探异常客观反映了工作区内侵入岩体、地层单元、构造的分布规律及相互接触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地质矿物的物性分布特征。本次工作所得物探异常与已知地质体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1)工区南部为侵入岩体,北部为地层,接触部位有一定的碳质夹层,本次物探工作成果表明,三种有明显物性差异的地质体可以显示出不同的物探异常。

侵入岩体:高阻、跳跃磁异常、低极化,理想条件下可形成高阻、中磁、低极化异常。

梧桐窝子组地层:中阻、平静磁异常、中极化。

梧桐窝子组含碳地层:低阻、平静磁异常、高极化。

以上物性组合特征表明,工区具有一定的物探工作的物性前提。

(2)激电异常基本圈定了侵入岩体、梧桐窝子组地层以含碳地层的大致分布范围。

(3)工区地层的磁性变化较小,地表磁异常也变化平稳,侵入岩发育的地区,磁异常有明显的跳动现象。

(4)电磁法的电性特征比较明显,南部岩体主要表现为高阻异常,北部梧桐窝子组地层可引起一定的中阻异常,梧桐窝子引起的中高阻异常整体上要比岩体引起的差一个数量级,易于分辨,说明电磁法在该区划分地层有一定的优势作用。

猜你喜欢
硅质花岗窝子
黔北地区合山组硅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安山玢岩-花岗斑岩混合矿石的磨矿产品粒度特性研究
万众一心战疫情
旺苍地区灯影组层状硅质岩类孔洞充填特征
写给不想打窝子的钓友
打窝切忌打过量
湖北峡东地区奥陶系南津关组灰岩中硅质岩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准苏吉花斑岩型钼铜矿床岩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
金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