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意识下水工环地质勘察中新方法的应用研究

2020-03-09 03:24翟世斌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水工含水层勘查

翟世斌

(湖南中核建设工程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基础调查工作,在考虑工程的外部影响环境下,主要针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基本信息以及地层的渗水率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得到的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工程所在地的环境,并将该结果作为工程的前期准备,以该过程作为下阶段工程的开展的理论数据基础[1]。以环境保护意识作为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理论基础,能够保证后续工程的环保性,促进环境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实际进行水工环地质勘查时,应结合勘查对象的地理环境,选择合理的方法展开勘查过程,以勘查地下水的水层条件作为勘查指标,调整地下水的水位变化过程,结合原有的历史资料,对后续展开的工程提供一定的技术数值参考。国外在研究水工环地质勘查起步较早,在现代精密机械的支持下,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已经初步实现了安全环保的目标[2]。国内在研究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起步较晚,在我国机械制造业不断地发展下,水工环地质勘查水平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环境保护意识下水工环地质勘查中新方法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1 环境保护意识下水工环地质勘察中新方法的应用研究

1.1 分析地下水流流向

在分析地下水流速及流向时,在滑坡处设定一个定位基准,在水流较为缓慢的位置,以坡处产生的裂痕作为勘探点,以裂痕小的位置作为起点,沿着大裂痕的裂缝作为勘查方向,不断取样裂缝中的土体后,计算裂缝处的内间隙数值,计算公式就可表示为。

其中,D1表示取土器的外径,D2表示取土器的内径数值,虑裂缝处岩体的电阻数值,将计算得到的内间隙数值与岩体的电阻数值相互对应,对应处理完毕后,根据岩体的物理特征将上述整理得到的数值作为岩性特征。根据实地的勘查结果,使用上述得到的数值绘制一个地质图像,将数值相同的位置相互连接De表示土体的裂隙暴露长度。在内间隙数值的控制下,综合考后,得到不同层级地质层[3]。当实际的地质层出现断离带时,使用电测探法判定断离带中碎石的厚度和范围,并将该区域作为特殊水流区,采用地震勘测法测量该水流区的获取精准的电阻数据,当电阻数值在5Ω 左右时,那么此时该水流区的大致水流方向为东。在确定水层的水流流向后,确定含水层的地理位置。

1.2 确定地层含水位置

以上述分析得到的特殊水流区作为处理对象,在该区域内下设一个套管,计算该套管柱自重在管子危险断面处产生最大拉应力数值,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q表示套管的质量,L表示区域内的管道长度,ρ表示管道的密度,表示区域内岩体的密度。以该应力数值作为钻探设备的荷载力数值,选用如下表所示的钻探设备进行处理,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1 使用的钻探设备参数

使用上表所示参数的钻探设备,在使用钻探设备增加荷载力的过程中,采用耐磨性较强的钻头进行工作,实际钻进时应保持钻压数值的平稳,控制钻机的速度为稳定增加状态[4]。在碎石厚度小的区域内,采用低转速小泵量处理。根据钻探管道内接触到地下水从而形成的水位作为标准,测量得到的数值即为含水层上水层的位置。确定得到含水层上水层的位置后,分析含水层的渗透过程,最终完成水工环工作中新方法的应用过程。

1.3 完成应用过程

以上述处理分析作为基础,在上述使用的钻探设备处放置一个传感器,将该传感器放置在上水层位置的2cm 处,以传感器得到的数值作为处理对象,将传感器连接上位机后,设定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周期为6h 后,不断采集含水层的信号数据后,采用遥感技术模拟自然水在地层的渗透过程,联合地层内的物理参数,分析控制区域的分表率数值,以数值大小在0.3 区间内的为合理变化范围,探析区间对应区域内的反射波,并将该反射波作为新方法的标准焦距,确定实际的应用勘查点[5]。以GPS 技术提供的观测数值作为校正数据,分解校正数据与实际数据间的基线向量,搭建一个内含数据的三维坐标系,切换含水层内水分动态和静态的变化,分析得到自然水在含水层中的变化过程,综合考虑外部环境自然水的运动过程,最终完成水工环地质勘查中新方法的应用。综合上述处理,最终完成环境保护意识下水工环地质勘查中新方法的应用研究。

2 应用验证

2.1 准备阶段

随机选定一处位置作为勘查对象,以该区域内的临近工点的勘查资料作为理论支撑,设定勘查点,设定的勘查点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1 设定的勘查点位置

在如上图所示的勘查点位置下,首先分析该勘查点的岩石性质,根据该位置的岩石构成,采用岩样取芯的方法测量该地已有物探的参数,参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 获取岩样的电性参数

在上表所示的电性参数的控制下,根据地层内的岩石构成,划分为不同的地质层后,准备WDJD-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作为实验器材,使用的激电以如下图所示:

图2 准备的WDJD-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

在上图所示的直流激电仪下,以直流激电仪的测量的水位数值作为标准对比数值,使用文献[4]中的应用方法、传统应用方法以及文中设计的应用方法进行实验,对比三种应用方法得到的地下水位置数值的误差大小。

2.2 结果及分析

基于上述准备阶段,以上图1 对应得到的测试点位置作为处理对象,使用上图2 中的直流激电仪测量对应的测试点,以激电仪的移动时间和光的传播速度作为计算对象,根据三种应用方法计算得到的位移数值作为地下水的位置数值,以测量得到的数值作为标准数值,计算三种应用方法产生的数值误差,最终三种应用方法得到的位移误差数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 三种应用方法得到的地下水位置数值误差

根据上表中的各项数值可知,在三种应用方法的控制下,不同的测试点产生了不同的数值误差,由上表中的数值,文献[4]中得到的测试点的地下水位置误差在0.4%~0.5%之间,误差数值最大。传统应用方法得到的地下水位置误差在0.2%~0.3%之间,误差数值较小,而文中设计的应用方法的误差数值在0.05%~0.09%之间,与两种现有的应用方法相比,文中设计的应用方法精确度更强,适合在实际水工环的勘查中应用。

3 结束语

在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深的当下,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成为了环保意识的践行工具,研究水工地质勘查中新方法的应用,能够改善传统应用方法中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水工含水层勘查
水工建筑渗漏成因与措施探析
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方法初探
基于多变量的太灰含水层突水风险性分类判别研究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煤层顶板承压含水层涌水模式与疏放水钻孔优化设计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天下水工看淮安
基于地层及水化学特征分析采煤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