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0-03-09 03:24祥,熊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采矿工程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海 祥,熊 睿

(江铜集团东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抚州 331812)

对于采矿企业发展而言,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建设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系统,始终是确保采矿工程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条件。结合当前安全管理情况来看,多数采矿企业已经深刻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如管理人员主张立足于全局发展角度,对采矿现场生产涉及到的安全管理要点问题进行准确贯彻与落实。通过不断打破原有的安全管理方式,促进采矿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转型与升级发展,从根本上推动采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结合现场反馈情况来看,因生产现场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导致部分安全管理作业无法得到精准贯彻与落实,容易加剧现场生产作业的风险程度。

1 采矿工程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目标分析

采矿工程生产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围绕安全标准化管理要求,对于现场生产作业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以及施工工序涉及到的安全管理要点问题进行准确贯彻与落实。其中,在安全控制目标设置方面应该始终坚持将落实人为机械事故以及死亡重伤控制到零的目标标准,减少不利因素对现场生产作业造成的干扰影响,为采矿工程生产现场作业安全提供良好保障[1]。

正式管理期间,现场生产作业人员应该深化个人的安全施工意识,并严格恪守自身的安全操作行为,努力将现场安全事故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当中。与此同时,生产作业人员在安全目标确立方面还应该针对文明安全施工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确保现场施工作业活动得以满足文明标准化管理目标。除此之外,生产作业人员应该明确把握采矿生产工艺规程,如图1 所示,准确无误地将各项工艺流程内容落实到位,避免出现风险问题。

图1 采矿生产工艺规程

2 采矿工程不安全技术因素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从客观角度上来看,采矿工程现场生产作业活动基本上可以视为一项集成风险性与系统性于一体的工程活动。在正式开展生产作业活动的过程中,现场作业人员应该严格按照采矿工程生产规范要求以及采矿安全生产要求,从多个方面针对采矿工程面临的不安全技术因素问题进行动态把握与合理规避[2]。结合以往的现场生产经验来看,采矿工程不安全技术因素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动态把握与分析:

一是管理因素。部分采矿企业对于现场管理工作缺乏高度重视,或者部分安全管理内容无法得到精准贯彻与落实,导致在日常生产作业期间容易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出现管理不当问题以及安全风险问题。再加上部分管理人员并未清晰地意识到自身责任的重要性,在安全文化宣传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存在不到位问题,会进一步加剧采矿工程不安全生产程度。

二是技术因素。科学合理的采矿生产技术,基本上可以视为确保采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的根本保障。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采矿企业在生产技术的应用方面存在滞后性问题。如并未主动结合当前采矿生产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合理操作,而是仍旧使用传统生产技术进行生产作业,容易出现技术落实效率不高以及安全生产问题[3]。

三是环境因素。采矿工程现场环境因素较为复杂,如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多变,容易对作业人员采矿作业造成干扰影响。虽然从客观角度上来看,环境因素属于采矿工程生产作业不可规避的重要因素,但是从实际角度上来看,生产作业人员可以主动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加强对采矿工程施工区域环境情况的动态监测与安全管理。如生产作业人员可以利用GPS 技术或者信息化技术等实现对采矿施工区域地质环境以及水文环境的监测管理。

3 采矿工程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及建议分析

3.1 全方位加强对生产作业人员的培训管理,落实采矿安全管理内容

现场作业人员的资质能力以及安全意识表现往往会对采矿安全管理作业内容的落实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鉴于现场作业人员资质能力的重要性,建议采矿企业在正式开展作业活动之前,应该对参与采矿生产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事先培训管理,尤其要加强对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4]。其中,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可以从岗位描述以及现场描述等形式将安全培训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脑海中。与此同时,坚持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管理方式,让井下安全工作人员深入生产现场,对现场实际生产环境进行明确掌握。

并按照生产规范要求,对安全管理工作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可利用模块化以及系统化的培训管理方式,加强对采矿工作人员资质能力的考核力度。并将实际考核结果与年终奖挂钩,调动每一位作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安全管理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培训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生产安全规范要求,增强生产人员的应急能力以及安全隐患排查能力,确保采矿安全管理工作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

3.2 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风险问题的排查能力

为确保采矿风险问题得以全面消除,建议采矿企业应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并利用多措并举方法,强化对采矿作业过程的风险预控管理,尽可能地从源头上杜绝危险源。其中,为进一步加强对风险问题的排查能力,管理人员应该立足于采矿生产现场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在正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以该矿各类危险因素以及监管薄弱环节作为重点管控,通过不断加强对生产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力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5]。

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应该将隐患治理工作视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开展内容,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如管理人员可以按照三级隐患排查整改机制要求,将现场排查出的隐患分为ABC 三级,强化对生产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除此之外,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班前排查力度,对于重要场所以及重要岗位,必须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内容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如此一来,采矿生产现场安全隐患问题基本上可以得到有效消除,利于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3.3 积极运用新兴技术内容,加强对现场生产环境的管控力度

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来看,以信息化、数据化为首的新兴技术已经全面作用于煤矿生产作业体系当中。在现场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以及数据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实现对现场生产作业的全周期监督管理。以采矿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为例,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采矿安全管理系统,加强对生产现场的动态管理。在系统应用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煤矿生产作业内容及任务安排对采矿工艺规程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

如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现场环境资源,如地质环境情况以及水文条件情况等,对现场生产作业期间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管理,及时排查隐患问题。除此之外,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GPS 技术的定位功能与识别功能,对采矿区域的水文环境情况以及地质环境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反馈情况,对当前采矿作业活动面临的风险问题进行精准识别,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减少不安全问题出现。如此一来,采矿工程生产作业基本上可以得到有效保障[6]。

4 结论

总而言之,为全方位提高采矿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建议管理人员应该承担起自身的主体责任,深刻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当前采矿生产作业实际情况,对内部环境以及人员资质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并根据实际反馈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可以定期开展安全文化教育活动,深化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资质能力,减少隐患问题出现。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应该立足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对采矿生产作业的全周期管理。

猜你喜欢
采矿工程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长安金矿长安矿段露天转地下一期采矿工程安全设施通过现场验收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分析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