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3-09 03:24斌,刘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废物环境监测重金属

杨 斌,刘 静

(安徽省铜陵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安徽 铜陵 244000)

所谓重金属主要指密度大于4g/cm3的金属,具有一定的毒性,不能通过自然界代谢,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环境污染监测活动中存在着较为突出二次污染问题,这是由于监测分析过程中使用的试剂、方法等原因造成的,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不能及时有效的回收处理,这对环境保护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因素。

1 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现状

1.1 重金属排放量增加

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工业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监测任务越来越难以执行,相关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比较严重的是重金属污染问题,重金属主要来自工业生产的废弃物排放,这是目前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但是却有很多企业缺乏对重金属污染的正确认识,而且对污染问题重视不够,使得环境监测部门对企业的监测分析越来越多,这无疑增加了实验使用的试剂数量,增加了环境监测试验所产生的废物总量。如果不加适当处理,重金属污染将不可避免地愈发严重。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污染而言,主要由采矿、排放、废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超标产品等人为因素造成,增加了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污染,从调查情况来看,这些污染会在四个星期内迅速蔓延,沿着水流或空气的流动,污染也会以从点到面的形式扩散,由于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因区域而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金属污染的浓度和强度在区域内会不断上升,重金属污染的传播速率由于污染物各不相同,治理方式和难度也各不相同[1]。

1.2 化学污染较为严重

在实验室中,可以获得污染物样品的监测数据,从监测数据来看,环境监测执行过程中,重金属残留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问题,一旦重金属排入环境中,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环境监测分析过程主要是一种化学反应,试剂的相互作用会产生更多的重金属污染物,例如铬、汞等。重金属往往具有稳定性,因此难以在自然环境中自行消解,会以重金属离子形式持久存在,从而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出现重金属污染问题,可能对水、土壤等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危及人及水体中的生命,需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并采取措施缓解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表1 为水质中重金属排放限量I 级标准表。

表1 水质中重金属排放限量I 级标准表(单位mg/L)

1.3 重金属污染的存在

在我国,从事监测和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工作,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对受污染场址的取样数据和试验报告进行分析后发现,受到重金属污染地区通常是企业排放的含重金属污水不经处理就外排,致使周围的土壤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而这些污染物很难通过周围环境中的动植物消解而作用在环境中。因此,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的增加,监测人员必须对采集的土壤、水样品进行分析,来确定具体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以便制定更好的方案来防止和控制重金属污染,并改善环境。

2 环境监测中治理重金属污染问题分析

环境监测中治理重金属污染面临诸多问题。

第一,企业分布更广,且位置模糊,目前需要处理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企业比较分散,环境监测部门对这些企业的重金属污染进行集中监测有一定困难,是一项重大挑战。重金属污染会对土壤和水产生重大损害,而查明土壤和水的污染使监测部门的工作更为困难,监测和防止企业中的重金属污染,需要对企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这样才能方便环境监测及管理部门对企业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全方位监测和管理。

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存在不平衡,有些大中型工业企业对相关项目的重金属污染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从环境评估的角度来看,各个项目中的重金属污染控制所涉及到的工作有环境监测、重金属污染风险控制和风险平衡分析。目前关于环境影响的报告中,许多企业都没有注意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环境监测计划和相关的管理措施也未能及时制定。

第三,开展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难度大,目前很多企业的项目建设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而且范围比较广,在处理项目建设所产生的重金属废弃物时,使用的手段与处理其他普通污染物几乎没有区别。就企业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环境污染风险而言,在监测方案的关键要素中并没有特别指出,也就是无法及时发现和控制,无法及时探测到环境保护的需求,目前只能接收控制设施的运行状况信息,还不能完全解决环境问题。

3 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应对策略

3.1 有效解决环境监测的主要矛盾

为了更好地控制二次环境污染和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量,必须避免大量使用化学试剂。如果仅限于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就很难不使用化学试剂,这也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一项主要矛盾。为此需积极改进和优化环境监测方法,为了缓解污染排放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改进对重金属废物的集中管理,消除企业随意过度排放的不良行为,并建立适当的管理制度,以控制重金属的排放量和排放活动,起到规范排放重金属污染物的作用。同时,需要为回收和处置重金属废物购置适当的设备,提高实验室处置这些污染物的能力,记录日常分析中产生的废物,加强部门监管,实现对重金属废物的严格管理[2]。进行一些区域性的环境测试,即针对一个区域的环境进行长期环境试验,可以查明该区域的环境污染类型并了解其程度,根据这些结果分析环境污染的来源。区域化环境测试可为该区域的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制定系统的、可行的、基于调查数据的治理方案。

3.2 改进环境监测管理系统

在实验室处理重金属废物的过程中,关键是减少和量化重金属废物,并具体说明监测过程中严格回收废物的环境监测和管理系统的有关要求,这是控制重金属污染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完善环境监测管理系统,需要明确界定监测职能,并强调重金属废物的再循环和处置,以及加强对环境监测进程的管理。只有确保完全回收环境监测的废弃物,环境监测才能更加安全。应重视建立绿色实验室,考虑到环境监测主要是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因此通过建设绿色实验室有助于消除环境监测的二次污染来源,建立生态实验室的目的是通过生态、高效的监测,达到控制重金属污染的最基本要求。有关环境管理部门应增加对控制重金属污染的投资,为各级环境监测机构提供充足的财政支助,建立绿色实验室,改进环境监测。

为有效改进控制重金属污染的环境监测管理系统,有关机构应制定具体的方案,根据当地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处理重金属污染问题,并加强工作人员对处理金属污染问题的关注。环境监测机构需要调整现有的管理系统,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规范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态度,有效地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积极性,将监测分析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废弃物收集并进行集中处理。

3.3 提高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控制的效率

为了确保环境的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并注重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加强金属污染源处理效率的预防性措施[3]。例如,在处理重金属污染方面,有关工作人员应改进受污染地区重金属废物的收集和储存情况,并在重金属污染源产生处设置回收设备,尽快收集重金属废物。重点关注废物收集和储存过程,做好数据的收集工作,准确标记和记录。环境监测部门应不断丰富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使工作人员能够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上,同时在环境监测管理方面建立严格的监测制度,提高监测重金属污染的效率,并在后续阶段有效协助处理重金属污染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在工业链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工业废物排放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在一些国家正在增加。负责当地环境保护的地方主管部门必须对工业企业实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并对危险工业废弃物制定一系列的排放要求,以确保从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物,能够得到妥善处置,同时确保符合国家质量保证标准和安全性。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科学试验,以便有效地促进在后续阶段控制重金属污染,改善和优化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结构。

3.4 确保重金属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机构主要工作之一是监测环境状况,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化学试剂的使用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甚至可能在分析过程中造成一定数量的重污染物。改善环境监测服务质量需要通过调整重金属污染监测模式和使用不会对监测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试剂[4],降低化学试剂对金属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同时,在环境监测中使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并根据环境监测过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监测和管理方案,这些都能减少检测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4 结束语

研究表明,受监测的重金属废物排放量还在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环境保护监管部门需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优化环境监测方法,放弃传统的高污染环境监测方法,积极促进重金属的回收利用和处置,改进有关的监测和管理系统,并发展绿色实验室,从而有效提高环境监测的总体质量。

猜你喜欢
废物环境监测重金属
沉淀/吸附法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肩负起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的重任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鱼头中重金属含量真的很高?
吃蘑菇不会重金属中毒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废物处置劳务收入确认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