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书法用笔的“提按”

2020-03-11 11:53陈伟彬
老年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笔锋纸面运笔

陈伟彬

书法艺术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如执笔、运腕、用笔、用墨、间架、章法等,这些表现手法最终是通过笔墨在宣纸上完成的。因此,熟练掌握笔墨技巧,是达到书法作品翰逸神飞的重要条件之一。康有为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笔法是构成书法形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会熟练使用笔法是每位学书者的必修课。

提按,是笔法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笔法之一。清人刘熙载说:“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点画本身的活力,是在运笔过程中靠提按来体现的,书写的过程,就是提按转换的过程。笔锋在纸上运行时,一直是提与按快速交替的过程,再加上轻重、徐疾的丰富变化,写出来的线条才具有律动感、生命力,富有神采及情调,是影响线条形质构成的重要因素。提与按是一对相对动作,是毛笔控制中两种力的交错变化,它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提法是在书写时,渐渐将笔提起。提的关键是笔锋下压中的上升,而不是放松不按,提笔使得线条明净、飞逸,流露出轻盈优雅的动态美;按法是把笔往纸面按下去,按的关键是笔和纸面的抵抗下行,而不是一味下压,按笔则体现出一种深沉、凝重、厚实、庄严的静态美。

在运笔的过程中,通过按笔可以达到“重若崩云”的效果,提笔又使线条“轻如蝉翼”。因此,运笔中提按的交叉应用,使作品线条的粗细变化呈现一种韵律感和时隐时现的变化感,从而表现出作品独特的美感。如颜真卿的代表作《祭侄文稿》以圆笔中锋为主,运笔疾涩,厚重处如黄钟大吕;细劲处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真不愧是“天下第二行书”。

初学者在提按笔时,往往会出现“飘”“堕”的毛病。“飘”是指提笔时放松不按,笔锋对纸面没有什么压力,笔画不能沉劲入纸。有的人在学褚遂良的书法时,为了强调线条的细,运笔提笔放松不按,丝毫没有力度感。其实,褚遂良的线条虽细,但非常有力度感,若只是轻描淡写,力度感自然出不来。“堕”是指使用蛮力一味下压。许多人写《张迁碑》,把毛笔按到笔根狠命地拖。虽然要想达到厚重的艺术效果,毛笔确实要按下七八分,甚至九分,但绝不能按死,按下后仍须灵活转笔。在书写技法上,如将毛笔完全按倒,则线条非死即燥。所以,按下八九分时毛笔仍要灵活转动,在逆锋涩进中有微妙的律动,而且这律动间的动作过渡要自然,一不小心成为机械的抖索便不自然了。这两种问题的出现表明,书写者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提按在实际运用中的关键。

运笔提按的关键是对毛笔所拥有的弹力进行有意识地使用,能感受到这种弹力的存在,并且把握它、控制它,真正做到笔的主人。书写时要“全身力到”,注重笔锋的运动形式,使人体所具有的力量通过臂、腕、指、笔传到线条上。具体来说,就是在书写时要注重逆势,增加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使笔锋紧紧咬住纸面,提笔时不要放松不按,按笔时不要一味下压。目的是使笔锋对纸造成“杀伤力”,这样笔锋才能入纸,线条才有力度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家于提按两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之病。”从黄庭坚《黄州寒食卷》《松风阁》等作品中可看到,他的线条无不利用笔意的弹性取逆势,用笔到处擒纵,笔笔凝练灵动,如舟人执篙,逆水而行。

提与按是一对矛盾体,要想处理好并非易事。有人写字一味地按,有人则只善提。只善按者线条厚拙少灵动,只善提者线条近于浮滑。我们在写字时,起收笔处往往按笔,行笔中用提笔,所以线条容易出现“中怯”的现象。何时当按,何时当提,提按的频率、速度是随书写时具体情况而定的。我们往往在发笔处将笔下按,使笔一开始便偃卧纸上,这是对提按之法缺少领悟之故。明董其昌说:“作字须提得笔起,稍知书法者,皆知之。然往往手欲提,而转折顿挫辄自偃者,无擒纵故也。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有擒纵,方有节制,有生杀,用笔乃醒;醒则骨节通灵,自无僵卧纸上之病。所谓落笔先提得起者,总不外凌空起步,意在笔先,一到着纸,便如兔起鹘落,令人不可思议。笔机到则笔势动、笔锋出,随倒随起,自无僵卧之病矣。用笔之法,太轻则浮,太重则踬。恰到好处直当得意。”我们只有在书写过程中反复练习,用心体验,才能悟出其中的真谛。所以,提要按着提,按要提着按,这样才会使提笔写成的笔画细而不弱,按着写出的笔画粗而不肿。

《雁塔圣教序》拓片(局部)唐·褚遂良

猜你喜欢
笔锋纸面运笔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一个动作写出笔锋
旋转&跳跃
悬浮字
名家笔锋
字钉运笔
跳出纸面
郭文昊作品
浅谈水墨画中的“笔、墨”
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