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

2020-03-11 21:19韩智凡卢国华李文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4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教育教学现状

韩智凡 卢国华 李文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现有课程改革成果和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工程教育模式的发展,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方向给出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教学现状;工程教育

1引言

建筑施工技术是讲授施工技术一般规律的课程,内容包括了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和工艺原理,与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连接紧密。本课程综合了大量专业基础知识并具有较高的实践性,长期以来一直是“教”与“学”的难点。

2教学改革现状与行业发展需求

建筑施工技术如何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国内的同仁们已展开了多种的探索和课程改革研究。严小丽[1]通过借鉴加拿大外语教学“浸入式”教学法概念,构建“浸入式”教学环境,以帮助学生缩短认知进程,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倪国栋、鄢晓非等[2]通过教材内容与工程前沿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六结合”策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宁宝宽、白泉[3]等将生产实习有机结合到理论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开展教学,解决课时不足、施工实习流于形式的现状,以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袁杰、赵倩怡[4]等研究虚拟现实技术(VR)及其理论与教学结合的路径和模型,将VR应用于施工教学,以丰富当前的教学方式,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避免施工实习中的危险,保障学生的安全,给学生带来全新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课程授课教师们不断地探究新方法、新模式以克服课时不足、实习基地缺少、教学与实践脱节等教学现状。通过改革和探索,本课程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很难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名参与施工过程工程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即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依然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地成就,全球300米以上高楼接近70%由“中国建造”, 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已是世界第一,近年来世界级的桥梁更是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我国建筑业的体量巨大,但工业化、智能化程度低,如何提供生产效率和生产力,加快智能化的步伐是现今的发展方向。国家对于建筑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需求,教育部已经由相关的政策指引,2017年6月全面启动、系统部署新工科建设,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建筑业的升级转型的智能建造专业位列其中。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程在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占重要地位,也需要更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以适应新的形势,助力行业发展。

3 工程教育模式的发展

上世纪末美国工程与认证委员会(ABET)对工程教育專业认证制度展开了全面且系统地审视和改革,以解决工程教育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1995年10月颁布新的认证标准EC2000,进过2年的试点和3年的过渡期,2001年新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强调以成果为导向,采用目标管理的方式,由注重输入性要素评估转向注重输出性结果评估,并且注重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5]。此后,各国也开始了工程教育和认证评估的改革。《华盛顿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学位互认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促进工程学位互认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流动。《华盛顿协议》很大程度上借鉴了ABET以成果为导向的思想与认证方法,其成员国大多采用成果为导向的认证标准,以教学成果作为认证目标以促进专业持续改进。我国2013年成为《华盛顿协议》成为预备成员,2016年6月正式成为该组织会员,以此为推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契机,进入OBE工程教育时代。OBE的全称为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以结果为导向。该模式以学生学习结果为导向,以此使学生获得预期能力。

4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学生从业后无论在建设项目任何一个参建方单位工作,都将直接运用该课程知识体系到实际工作中。本课程应以学生中心,学生培养成果导向展开课程改革。

掌握目前学生就业需求和区域性的人才需求。分析授课学生毕业后的从业岗位和单位以及所在公司或项目的地域分布,完全了解学生的就业走向。同时调查走访毕业生企业和相关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和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校土建类学生基本都从事建筑业企业及相关单位工作,90%以上毕业生就业选择广东省,从事的工作岗位基本上与建设项目施工有关,就业企业合同充足、对资质升级需求强烈,人工成本压力高,部分企业有智能化升级的需求。

根据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确定课程培养结果,该课程目标和产出结果应使学生在从业时具备使用施工技术解决相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难以完成课程目标达到产出结果,需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传统的教学内容由土方工程、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等章节组成,过注重理论知识的建构忽略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重构势在必行,应把教学内容是实际施工案例结合在一起,通过讲解实际施工案例以达到各个施工工序的讲授与学习。

教学内容变革的同时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进。施工实例教学注重技能的培养,仅仅才采用讲授和图片视频展示已不合适,如何将课程有机的与施工实训实验室结合在一起时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重要部分。施工实训实验室不能只是参观和展示,应用课程教学联系在一起。除了加入实验实训室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施工模拟的软件辅助教学,补充教学,利用可视化的技术促进学生理解,也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更广的施工情形。作为一门实践课程,授课教师能力的提升、对课程的设计、对学生的引导也是重要一环,教师如何使用好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是课程实现预期成果的关键。

5 结语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强调具体技术的实际应用,在人才培养中起关键作用,综合性强,教与学两方面都有相当的难度。传统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一直是一个难以突出的问题,难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严小丽.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浸入式”教学环境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04):72-74.

[2] 倪国栋,鄢晓非,宁德春.工程管理专业建筑施工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01):54-58.

[3] 宁宝宽,白泉,黄志强.基于生产实习的土木工程施工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03):118-120.

[4] 袁杰,赵倩怡,童华炜,宋金良.基于VR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3):99-101+129.

[5]余天佐,刘少雪.从外部评估转向自我改进——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EC2000的变革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6):28-34.

基金项目:广东理工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建筑施工技术》”(JPKC2018001)

作者简介:韩智凡,男,讲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结构工程、风工程。

作者简介:韩智凡,出生年月:1989.12,性别:男,民族:汉,山东省潍坊市,

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结构工程,风工程

(广东理工学院 建设学院  广东  肇庆  526000)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教育教学现状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早期发展
基于工程思维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金属材料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初探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