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整体·开放

2020-03-12 12:38陈玉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简单开放整体

陈玉华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少一些虚浮的“花哨”,多一些实在的“简单”;少一些无关紧要的“零碎”,多一些沟通新旧的整体把握;少一些拘囿在自留地的“封闭”,多一些建立在“延伸点”上的“开放”,以此打造理想的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数学;有效;简单;整体;开放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系列论文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430).

何为有效?眼花缭乱且美轮美奂的课件?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气氛?我看未必.有效的课堂应该体现在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上,即学生大面积地被锻造了、提升了、淬炼了;学生们肯学、想学、学会;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如此,方谈得上真正的有效.窃以为,真正有效的课堂不是在课件的花哨、零碎和繁华上下功夫.相反,数学教学应该由“花哨”变为“简单”,由“零碎”变为“整体”,由“封闭”变为“开放”.

一、形式上应该由“花哨”变为“简单”

时下,一些小学数学课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成了牟利工具,成了教师个人的亮化工程.[1]课件之繁多、容量之大、形式之“花哨”,都是为了听课人或评委,唯独没有把学生的真实学情真正放在心上.这种形式上的作秀换来的只是课堂表面的繁华和学生应付下的虚假的热闹,自然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更谈不上学生们真实的收获和扎扎实实的提高.

例如,一教师执教三年级“年月日”,新课伊始,先猜谜语:“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日历).”接着利用多媒体出示国庆节、教师节、六一儿童节、元旦等具体日期,之后播放动画片2018年全年的日历,所有大月的日历,所有小月的日历,接着出现大小月背诵歌诀,再之后出示2012年到2018年二月份的日历……短短一节课,堆积了三十多张多媒体图片,好一派眼花缭乱,却完全没有学生们潜心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细究“年月日”的学习,教师应该抓住大小月的规律进行扎实训练,完全没有必要在“国庆节、教师节、六一儿童节”等地方浪费时间.正所谓“简单”才能高效,抓住一个知识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才是有效教学的应有之义.在这个意义上说,小学数学课堂由“花哨”变为“简单”,由“胖”变“瘦”,应该成为当下应对浮躁臃肿之课堂的有力回应.

二、内容上应该由“零碎”变为“整体”

小数课堂中,什么数感了、什么符號意识了、什么空间概念了、什么推理能力了……能否一一兼顾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之间关系”.这意味着,任何碎小的知识都应当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之中,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不顾整体把握,就是得不偿失了.

比如,“多边形的面积”(五上)这一单元的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割补转化”,其本质是将未知转化成已知,而这需要师生前后统一、整体把握.如通过“割(分)—拼”的方法把长方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进行计算,通过“合(拼)—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后进行计算(沿中位线剪拼转化),通过“合(拼)—分”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进行计算(沿中位线剪拼转化),还可以通过“割或补”的方式把组合图形转化为多个基本图形(如平移、倍比等).

可以发现,这样的整体设计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转化思想上,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未知的多边形转化为已知的三角形),至此,从三角形到平行四边形再到多边形的环环相扣中,学生们经历了两重思维,即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最终从更高的层面上对图形的认识有了新的结构性把握与跨越性提升.引领学生们沉浸在这样的“整体”场域中,其思维是整体且有序的,学习轨迹是由“碎”到“整”的,自然,学习效果也就是事半功倍的.

三、思维上应该由“封闭”变为“开放”

毋庸置疑,数学知识之间有很多的“延伸点”和“拓展点”.抓住这样的“点”,必将给学生腾出施展思维拳脚的更大舞台和空间.[2]的确,拘囿在封闭的一方小天地中,怎能让学习变得有趣、有效呢?如何由“封闭”变为“开放”,在于教师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发散性的、拓展性的练习题目,以此打破学生们的惯性思维,洞开学生们的多重视域,当然,也成就多彩、高效、厚重的学习新时空.

比如,在“分数(百分数)的应用”复习中可以设计以下开放性练习:请你用上14,补上条件,画出线段图,并列式计算.永昌县第二小学六三班举行跳绳比赛,王华跳了60次,张强跳了多少次?有的说,张强是王华所跳次数的14;有的说,张强所跳次数是王华的14;有的说,王华所跳次数比张强多14;有的说,张强所跳次数比王华多14;有的说,张强所跳次数比王华少14;有的说,王华所跳次数比张强少14.

这样的练习题型融分数应用题的各种倍数关系为一体,其间的开放程度可见一斑.如果教师进一步引领学生们对上述六种情况进行分类,并总结出每一种类型解题思路的基本规律,那么,浸润其中的学生们受惠了,课堂被增值了,教师欣慰了,而这不正是有效课堂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当然,打造有效课堂的因子不仅仅是这几点.比如,由“一支粉笔”变为“多媒体”,由“传统思维”变为“创客思维”,由“以教为中心”变为“以学为中心”……不论什么样的变化,都应把学生放在首位,都应实现“以生为本”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祁洪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开课[J].教师月刊,2015(4):42.

[2]张齐华.既然殊途,自不同归[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6(3):34-35.

猜你喜欢
简单开放整体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敲开幸福的语文课堂
简单、扎实、清晰
追求“简单”的绝对回报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