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试点研究
——以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

2020-03-13 20:32邹立琴张少华陈方军谢志权陈宇清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邹立琴 张少华 陈方军 谢志权 陈宇清 杜 娟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1+X证书制度源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1”是“学历证书”,是基础,凸显教育功能;“X”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在“1”的基础上,通过补充、强化、拓展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某一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技能,凸显职业教育,彰显类型教育特色,侧重于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方案》的指导下,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在护理专业开展了首批1+X证书(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试点,现就试点开展的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1 试点背景

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度统计显示[1],2017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4 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 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近4 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急需高素质的照护人员,但据统计,老年护理员“一高三低、一长两短”的职业现状。即老年护理员年龄偏大,大多为40~50就业困难人员,存在“学历低、社会地位低、福利待遇低”的现象[2]。培养高素质老年照护专门人才是社会的需要,也是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学校在早期办学中意识到了培养老年照护专门人才的重要性,于2013年始开始在护理专业开设老年护理方向班试点,累计培养的老年护理方向人才约200人。据统计,10人(5%)进入了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公司等老年照护相关岗位;但上述岗位的社会认可度和薪水待遇均不高,对后期的招生带来了一定的困境。《方案》中1+X证书制度的提出是解决这一困境的行之有效的路径。因此,为完善老年照护人才的培训和培训制度,构建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学校于2019年6月果断申请并进行1+X证书制度的首批试点,即在护理专业开展老年照护师的培训。

2 试点实施

学校引入证书时充分考虑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自身办学条件的要求,如教学设施、实训条件、师资力量等能否满足证书培训的需要。以老龄化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国家方针政策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质量为目的,进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方案》[3]也指出,在院校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为了让学历教育更好对接科技发展新趋势、对接生产服务一线关键岗位、对接就业市场需求,弥补学历教育在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等的不足。

2.1 抓好入口关

项目负责人在护理专业的所有班级进行宣传和解释,重点讲述我国的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才的需求状况,养老机构现有老年照护人才“三高一低”的现状等,解读国家的1+X证书制度改革政策,让护生充分了解1+X证书制度和老年照护师的就业前景,在充分考虑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在不同层次的护理班学生开展试点。主要包括“三二”分段高职护理班、普通高职护理班和现代学徒制护理班共计380人,其中男生26人,占8.67%。

2.2 严把证书培训关

根据培训评价组织提出的融入方案,结合学校不同层次的护理班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出具体操作性强的培训和融入方案,具体如下:“三二”分段高职护理班和现代学徒制学生已经完成了护理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融入的重点在于老年照护素质、职业道德和技能的强化,重点在于老年照护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于普通高职护理班护生,老年照护相关的两门课程老年护理和急救护理本学期均未开始,故需要补修,基础护理技术和外科护理相关项目提前修。

“1+X”证书制度有效落地“育训结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院校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在试点期间,学校与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密切对接,开展专业教师培训,引进校外养老机构一线老年照护专家和校内教师受训后开展学生考证培训。在每个项目开始前均进行集体备课,采取让每位教师短期内分别掌握2至3个典型工作任务操作流程,理清每个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老年照护安全风险,校内外专家共同探讨操作流程和风险应对,统一制订具体详尽的项目操作培训方案。

3 实施过程中的困惑

3.1 证书内容与培养方案内容的重合度问题

“X”证书是“1”的补充和拓展,“X”证书的开发应充分调研职业院校当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避免“X”与“1”重复和重合。老年照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内容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重复性知识。教材中有一些知识点过于陈旧,跟现行的指南相冲突,如老年人噎食的处理。因此,在证书的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无法确定到底是按照证书内容还是指南进行。教材编写未经过严格的审查,有很多错别字现象,这很大程度上让学习者迷茫,学习积极性有下降的趋势。

3.2 师资培育滞后于证书制度实施

“1+X”证书制度要有效落地“育训结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院校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从实践上看,受训教师是否具备迅速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非常重要。如老年照护技能证书培训过程中,护理专业教师虽然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是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培训是纯理论的培训,没有在岗位真实场景中进行技能实训,其侧重点不一,存在师资培训不到位,证书内容和定位模糊等。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困难更甚,由于缺乏医学知识,院校教师存在知识结构重塑的困难。因此,许多试点院校普遍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现象。

3.3 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缺乏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制订,实践中,对X证书的融入,一是以证书内容替换部分已有课程内容或实训内容,二是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叠加。很少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角度重新设计,可能存在知识体系构建的问题。“1+X”老年照护证书的总体融入方案是由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进行研究设计,《融入方案》中指出,护理专业的学生,80%的证书内容可以免修,分别融入基础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急救护理和老年护理中,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教育部要求在2020年1月份前完成400万老年照护师证书的考证要求,在培训过程中,无法及时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知识体系构建存在较大局限。

3.4 1+X证书制度下增加的教学运行成本如何处置

在试点进行中,培训设施建设、教师培训、培训课程、培训教学等方面增加开支,试点完成后,学生考证报名费用支出和学习时间付出等,在客观上增加了教学运行费用。

4 1+X制度试点工作的几点建议

4.1 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1+X证书制度是指导职业教育活动的基础性制度,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4]。学习者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利于加强对未来工作岗位、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能力要求的清晰认识;同时,对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对应的岗位工作任务有准确认知,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进行个人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设计和发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有利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工作胜任力有更清晰了解,准确定位,让求职者配置最适合的工作岗位,达到实现人与职业、与岗位的最优配置[5]。因此,要实现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落地,必须从顶层设计上做好总体规划,做好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对接,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系统研究,对本专业职业面向、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进行全面梳理、科学定位,重构“1”与“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同时,以资历框架建设为抓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设计职业技能内容标准化体系,以职业院校为主体,将职业技能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6]。职业院校在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的同时,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2]。

4.2 校企协同加强课证融通

“课”是指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及教学。“证”是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先进技术、临床案例、课程资源和企业文化的职业标准。它不仅表明持证者具备技术应有的能力,而且表明持证者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7]。职业院校应加强与培训评价组织的协同合作,未来一个职业技能领域,将有多家培训评价组织提供,一个培训评价组织可提供多张“X”证书。因此,培训评价组织应提供:“X”证书培训站点的设站标准,相关的教材和学习资源,培训装备和场地要求,培训师要求,学习成果转换等方面的要求。职业院校有选择性地选取“X”证书,并对应相关专业确定对接“X”证书。对接时,可借鉴“核心课程+方向课程”的构建方法。即在完成学历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对特定技能的学习要求,可以跨专业选择证书,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8]。职业院校也可改造原有专业课程配置,如优选出与证书相对应的相近课程,使之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项目教学的方法实施教学,对学历教育内容进行重构,对课程设置进行系统梳理,减少重复教学的内容,并把实践教学中单项技能的训练内容整合到X的教学中,提升课程设置的效益。为学生考取“X”证书储备基础知识和技能,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

4.3 加强德技双磬教师团队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需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等高层次职教教师队伍。职业院校要聚焦教育部重点关注领域内的“X”证书,与培训评价组织紧密合作,对应初级、中级、高级三级培训师的资质要求,丰富职业教育专业的“双师”标准内涵。组织教师参加“X”证书的相关技术技能培训,使“X”证书培训内容具体落实到教师的师资培训中并形成常态,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让教师真正到企业中去,到临床真实岗位中完成技能培训,提升教师实施高含金量证书的培训教学能力[9]。

总之,1+X证书制度设计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职业院校可选择性地引入多个“X”证书,加强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做好具体规划,打造一支“德技双磬”教师团队,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对构建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