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高职西域诗歌欣赏课程的思考

2020-03-13 20:32韩文慧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西域新疆人文

徐 鸿 韩文慧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生产服务与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高职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片面地追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市场功利,却忽视了“高素质”的人文素养要求。而提高“高素质”就必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增设人文素养课程。笔者以开设人文素质课程西域诗歌欣赏的依据、背景、职教特色、课堂改革、多媒体运用、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进行全方位的设计思考,力争开发出具有职教特色的人文素质课程。

1 课程开设的依据背景

1.1 课程开设的依据

1.1.1 国家呼唤素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增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及教材。”作为地处新疆的高职院校,开发以“西域”,即今天的新疆为地域,各时代各民族诗歌为载体的文化特色课程,全中国没有相同的课程,符合国家推进职业教育素质课程的呼唤。

1.1.2 服务新疆稳定发展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作为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的学校,“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是必须摆在第一位的。教师不仅仅在于“授业”,更需要“传道”。这“道”就是“五观教育、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政治方向。西域诗歌欣赏政治导向是: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课程开设的背景

2.1 企业的倾诉

职业教育的核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调研中,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都不是技术技能方面的问题,而是素质教育的缺失。例如:不思进取、眼高手低、对企业不忠等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对人才也是优胜劣汰,不养懒人闲人。很多学生不适应企业的“苛刻”,频繁跳槽,半年的离职率高达50%以上。

2.2 学校重视不够

许多高职院校“拼命”地抓硬件设施、规模扩张、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就业率等考核指标。随着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指标再次攀升。例如:“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行业名师、省级重点专业、服务社会影响力等等。许多学校无暇顾及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还有些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降到了10%以下,“高素质”如何实现呢?

2.3 部分生源素质基础差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生入门成绩低,对职业教育不认可,充满自卑、失落、苦闷、压抑等心理情绪,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不强,对学习失去信心,行为散漫随意,随波逐流又有个性,对教师的管教有逆反心理。在“青春躁动期”反而更容易接受国外的腐朽的价值观念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再加上青春年少,辨别能力差,更容易迷失人生方向。综上所述,学生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在学校积极应对解决,进入社会更加麻烦,也就没有完成“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使命。问题的解决还得回到“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素质教育上来。

3 课程的价值意义与原则

3.1 课程价值意义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尤其历代名篇名作,不仅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音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列为人文素养的必备佳品。西域诗歌欣赏课程以西域为地域空间,选取历代各民族大家名篇,师生穿越时空,共同走进西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徜徉于各民族各时代团结奋进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时代,明确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通过学习古诗词,让学生入情入境,陶冶其情操,升华其情感,丰富其心灵,净化其灵魂。吸取各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多元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得到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3.2 课程开设原则

西域的诗歌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呢?根据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实用、够用”的原则,采取以西域为地理空间,以从古至今的时间顺序,选取各个时代各民族的名家大家的诗作,诗歌主要反映新疆的风土人情、各民族的交流交往、爱国爱疆维护统一的主旋律。选取60首各个时代典型经典的代表作,以“蒙太奇”的方式展示出来,切忌面面俱到。

4 课程实施操作要领

4.1 课程设计

西域诗歌欣赏开设为公选课,两个班,每班50人,从全校1万多学生中挑选出100名诗词爱好者,从源头上解决了兴趣问题。该选修课共计30学时,15周结课,每次2学时赏析2首诗词。前两次课教师重在讲解示范上课的模式要求,即:学生自愿与抓阄相结合分小组,每组最多5人,也可“单挑”。学生自主选择讲解的方式,但必须使用多媒体技术,如PPT、Flah、微课、抖音等,最大限度利用声光电技术刺激学生感官,增加学生收视率。要求学生背诵经典的诗词30首,随着课程推进,在学生查阅资料时,会在胸中发酵。课程结束后,根据学生的表现推荐组建“西域诗社”,可登录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网站学习,后续跟上。

4.2 教师引导主题

西域诗歌众多,学生讲解精彩纷呈,但教师要有导向性,归纳出一些主题思想,让学生的思想有引导性。例如:①描写以德服人边疆安定团结的:汉武帝《西极天马歌》曰:“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唐太宗《执契静三边》中“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还有唐代常建《塞下曲四首》之一云:“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这些都是中央王朝以德服人,民族友好和睦的写照。②描写建功立业维护边疆稳定的:唐代高适《送裴别将之安西》诗云:“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风尘经跨涉,摇落怨暌携。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西。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都是慰勉对方趁年少无所畏惧,建功立业。明代陈诚《过川谣》曰:“万里迢迢去乡国,寸心切切思君亲。君亲恩重何由补,丈夫壮节当勤苦。苏武边庭十九年,烨烨芳名垂万古。”这都是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豪情壮志。③描写民族团结凝聚力向心力的:清代施补华有一首《马上闲吟》反映“阿拉依库头人来谒,仍求内附”,诗写道:“椎冰凿雪谒官人,圣代重逢日月新。万里一心依北极,乾隆皇帝子孙民。”诗歌生动地描绘了阿拉依库人重新回归祖国的真实情况。唐代的边塞诗人岑参《赵将军歌》曰:“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这是描写各民族在一起娱乐嬉戏的欢乐场面。④还有林则徐、左宗棠、契丹族诗人耶律楚材等建设保卫新疆,描写新疆风光美的。教师都要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向“我们各民族人民共同建设大美新疆”。

猜你喜欢
西域新疆人文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