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2020-03-13 20:32巫远峰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身教人格教育

巫远峰

(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梅州 514526)

人格魅力对一个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有时,它几乎能够左右一个人的成败。要想弄懂人格魅力,首先应当知晓人格为何物。何谓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什么是人格魅力呢?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人格魅力都不可忽视,因为它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对于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者——教师来讲,则更为重要,因为他所面对的是学生。所以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话就是真理,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是智慧的象征,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耳濡目染,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师生关系融洽,亲和力强,学生爱戴,教育效果好[1]。

1 以博大无私的爱去影响学生的情感

无私爱心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前提。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爱一个好生并不难,难的是爱那些学困生,行为偏差生。而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教师良好的人格力量、人格作用,用我们真诚地爱心去发现差异,承认差异,从而发展差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到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其影响,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尊重一个人。”这些前辈都明白地告诫我们,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无论这个学生是聪明的,还是愚钝的;是好看的,还是丑的;是优秀的,还是顽劣的。因为学生的心灵是极为敏感的,教师的任何一点亲疏远近,他们都能察觉到。所以教师绝不能有不文明的言谈举止,更不能偏爱、歧视。

2 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去陶冶学生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这就需要教师“德高为范”[2]。拥有高尚品德的教师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学生的尊敬。教师良好的德行是实施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因为教育始终强调先育人后教书。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为学生树立很好的榜样。众多学生总会以教师的价值观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尺度。一个淡泊名利的教师心中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仰望的姿态以及对此抱以情有独钟的圣洁全身心付注于教育事业中去,把关爱学生作为自己最神圣的职责,这样的教师最难能可贵。

3 以人格上的平等去和学生交流

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师道有尊严,教师“庄严自恃,内外若一”的人格魅力也会影响着班集体正确舆论和良好纪律的形成。但教师不可只一味强调师道尊严,而忽视学生也有他们的人格和自尊。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中职学生都有自己的并且他认为正确的意识观点和行为准则,不会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他都能一一接受、句句照办的。即使当时不会“轻举妄动”,事后,他也会对你的言行有所评价,有所挑剔,有所选择。如果教师一贯以气压人,他就会对你有所抵触,甚至在心里将你在他所能接纳的教师名录里淘汰出去,拒你于心门之外。由于学生思想不成熟,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犯错误的学生。有的一错再错,屡教不改,有的偏偏在教师强调某个问题之后“闯红灯”,有的恰恰在最不应该出问题的时候出“漏子”。这时,教师就得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与学生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切不可以气压人。

4 以优雅的行为去潜化学生的习惯

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然后指导他的行动。我们教师的所作所为,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疏忽小节,不仅损害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削弱了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力。成长中的学生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有行为上、思想或学习上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及时处理和解决,他们又正处于一个好动好模仿的时期。优雅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气质美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内在美的外化。教师应在这方面努力严格要求和完善自己,因为“身教甚于言传”,而学生又有“向师性”和“模仿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品德高尚,再辅以身教,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会因此而受到约束,不良行为习惯就会得到修正。许多学生在坐、立、行、课前准备、卫生习惯等方面做得很差,许多教师也是天天强调,但就是不见效果,究其原因是有些教师自己在这些方面就不太注意,常有粉笔头乱扔,随地吐痰,写字潦草,上课两手叉腰,手机呼机随叫随接,甚至言语不检点等不良习惯,对学生不仅没有形成正面的积极影响,反而造成负面的消极影响。其实,教师优雅的行为之美也是其美好心灵的外化。一个着装大方优雅、平易亲和、豁达大度、昂扬乐观、言谈风趣、表情丰富、举止得体的教师往往给学生“美”的感受,使不少学生产生“偶像感”,不自觉地接受教师的行为习惯,而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见,教师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只有每一页都精彩,翻阅的人才会得益匪浅。

5 以渊博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教师的爱心、道德品质和行为美无疑会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当你的“道”不够“精”不够“深”的时候,不能以一桶水来浇灌无数朵花时候,学生势必会对你产生怀疑,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当今是一个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教师应该接受新的知识,消除旧的不好的思想,跟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灵活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做到课堂知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解释各种知识,同时可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给学生补充各类知识的空白处。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敬重感,虚心地听从教导。当学生在高明的舵手——教师的引导下遨游知识的海洋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浩瀚无比、缤纷绚丽,定会激起他们刻苦奋进、杨帆前行的豪情壮志。每个班主任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友情、爱情事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这种影响对学生的将来是深刻而长久的。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定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中形成一个瑰丽的光环。当在学生身上看到这个光环发光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会真正感受到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身教人格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浅谈在教育中身教大于言传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言传不如身教——漫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角色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身教重言传 最美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