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研究

2020-03-13 23:02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业务部门业财高质量

王 搏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国有企业相关重要会议中,多次提到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财务角度看,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是建立在要生产要素、生产力、全要素效率的提高之上,而非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简言之就是要提高资源效率和效益。要实现这一切,业财融合的作用颇为重要。业财融合是指企业的财务与业务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业务互通等方式发挥协作效应,共同促进企业达成价值最大化的过程。该过程要求财务及业务部门互通、互助,最大程度的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与效益,支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意义

(一)升级国企管会能力水平。传统的会计及财管工作聚焦于记账、基础财务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管理模式粗放,分析基础片面,难以形成客观有效的支撑作用。而业财融合的思想,就是让财务不再简单的是“记账先生”,而是附加了管理身份的“大管家”,他们能够与业务部门实时进行数据共享,建立良好沟通与互助机制,为了共同的目标并肩奋斗。这样局面有利于国有企业高层更好的进行战略决策、实施,更加有效的提高企业内部资源的调配及使用效率,不断地夯实企业实力,提高企业价值。

(二)增强风险管理规避及承担能力。目前,国有企业依然具有体量大、盘踞于支柱产业等特点,其对于稳定国家经济良好运转、保证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维持地方民生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现存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较为循规保守,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使得国有企业在遭遇巨大环境波动时,加大了起无力承担而“殒命”的概率。引入业财融合的崭新管理机制,能够消除业务、财务信息不对称的弊端,通过加强交流合作减少业财部门间的摩擦,提高协作实际效果。这一系列的行动将大大提升国有企业的风险识别与规避能力,最终也将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抗风险能力。

(三)提高国有企业财管及决策的精准性。国有企业的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预算分配、记账、报表及分析,工作主要是被动的、滞后的。推行业财融合的机制后,财务的记账会计职能逐渐转变为管理会计职能,工作的主阵地也将移步至企业整体运行的各个环节,财务预测、总结与分析不在后置,而是会前置,会贯穿整个生产经营之中。通过与业务部门的互相配合,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企业研发、产品、市场等多方面信息,并第一时间形成支撑材料供企业高层、业务部门开展经营决策使用,使企业的“大脑”清晰的分析形势,权衡利弊,做出更加精准的决策部署。

(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国有企业由于其诞生的特殊性,不仅肩负维护民生保障的公益性,还肩负着支撑经济的商业性,为了更好的保护民生,国企必须不断探索高效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之路。业财融合的出现,为国有企业这一紧迫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就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欲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以节流提效益、以提质促发展,业财融合机制能够通过与业务部门的协作,共享业务与财务数据,融企业各专业线条的知识,合企业整体资源高效调配使用,持续推进经营活动与重大项目的实施落地,推动国有企业向高质量发展拓步前行。

二、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主要问题

(一)业财融合“貌合神离”。现阶段,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财务与业务线条的部门之间基本处于“没关联”,甚至“水火不容”的局面,这种状态遏制了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纵观现有研究及资料,虽有少数国企尝试业财融合,但由于国企内部门间相对独立的权责划分、不同考核指标的专注等,都会使得部门间的目标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诸如业务部门重收入数据,财务部们重核算规范和收益性。故在管理、决策与合作中面临许多实际问题,难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协作,甚至是和平共处。因此,也形成了财务与业务部门“各扫门前雪”、“不越雷池半步”或“水火不相容”的复杂局面。

(二)人力资本良莠不齐。国有企业作为时代的必然产物,因其公益性的一面,早期的很多国有企业实行过接班制的政策,导致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中存在很大比例的接班人员。这些员工并非科班毕业或受过专业培训,就参加财务、业务等专业领域的工作,对财务、业务专业知识储备严重不足,自身综合能力无法满足业财融合发展需要。另外,通过人才招聘引进的人才,大部分仅具备本专业知识,且工作后对于学习综合知识的意愿不强烈。以上两方面体现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本的良莠不齐,也说名国有企业具备业财融合能力的综合能力人极度匮乏。

(三)弱化的管会监督机制。现存的国有企业财务制度大部分关注预算及时分解、核算及报表的规范性与准确性,立足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机制鲜有关注。实际表现为,首先财务部自产生至今,本职工作即为“算账”,加之国企内部的权责关系,故只扫门前雪;其次,财务人员观念的循规蹈矩及保守性,也决定了财务部门很难做出大胆的开拓性尝试;最后,良莠不齐的人力情况,即使存在监督机制,监督的效果有待考证,监督的作用也将被大大削弱。

(四)业财数据口径的异质性。前面提到财务部们关注的是核算规范、经营收益,而业务部门重点关注的是收入级别。因此,为他们服务的信息系统统计的数据口径就会有很大差别。此外,业务部门及财务部们由于系统供应商的不同,数据编码、类别名称等等也会存在很大差别。以上两点造成了财务与业务数据的信息不对称和错配,再加上财务部门在绝大部分业务活动上无法做到前置数据审核,不能真正了解业务情况,这存在财务审核风险,也极其不利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合理化建议

(一)提高综合性人才培养力度。首先,国有企业想要获得业财融合所需的综合人才,需要成立包含财务和业务领域的专家人才共同组成培训团队,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员工进行业财融合的专业性知识培训;其次,经过多期培训的财务与业务人员要定期开展职位轮换交流,使得财务与业务各线条人员能够真实了解多线条工作,提升人员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后,国有企业的财会工作者要有居安思危的紧迫感,积极利用闲暇时间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知识含量,永远保持学习与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记账先生”向“业财融合”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搭建信息对称桥梁。国有企业想要实现业财融合,首先,要在国有企业内形成重视信息使用的氛围,推动企业信息化及自身数据库的建立与使用;其次,必须通过搭建专业的共享数据系统平台,实现数据口径的统一、共享数据的及时性,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破除部门间信息孤岛的局面,通过建立集中化、集成化的数据资源平台,形成国有企业自身综合性的数据资源系统,为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提供形成良性互动、互助的交流与分享平台。统一交流数据口径,加强互动合作频率,真正实现业财融合,共同发展进行。最后,要做好信息化管理与安全防护工作,及时完善系统漏洞,不断升级和完善系统版本,规范系统使用权限,确保企业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三)统一行动目标。要实现国企的高质量发展,业财融合是必须实施的重大工程。欲实现业财融合,将财务工作贯穿和渗透至上述业务活动链之中是基础,财务部门以业务前端反馈数据为抓手,进行系统专业的财务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至相关业务部门,业务部门结合客观实际进行针对性的决策与部署。然而,让不同性质的部门朝同一方向努力的唯一理由就是目标一致,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建立高度统一的财务与业务目标,统一部门间的行动思路与管理思想,加强部门间合作交流,建立协作绩效考核机制,使得财务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促进业财融合。

(四)配套科学的奖惩机制。实施综合考核机制,体现各部门在业财融合工作中的实际效果。通过建立与业财融合挂钩的奖惩考核机制,针对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实行大力度的奖励或惩处,最大程度的督促和激励各部门积极配合开展业财融合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业财融合工作,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应以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充分利用信息化浪潮的助力,深入实施业财融合工作,更加高效的调动和利用自身资源,真正做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促进国有企业和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业务部门业财高质量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电力企业构建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研究
在当前形势下“业财融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