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种植技术及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2020-03-18 01:16萍,薛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郁闭度间伐马尾松

石 萍,薛 峰

(1.天峨县林朵林场,广西 天峨 547300;2.天峨县高楼山林场,广西 天峨 547300)

林业生产中,以平衡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为主,因此林业种植中需要选择既具有经济效益又具有生态效益的树种。马尾松作为用材树种,具备经济效益,也能够起到改善环境质量、保持水土的作用,具备生态效益。因此林业生产中马尾松占据较大份额。马尾松种植技术对于林业生产整体效益起到直接影响,在林业生产中,推广马尾松种植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优化种植技术。为此,以马尾松种植技术要点展开具体分析。

马尾松属于乔木,具有速生特点,在合理栽培种植与造林手段下,成材率较高。基于马尾松喜光、喜温的生长习性,多种植于我国南方地区。在马尾松种植技术中,需要满足其生长习性,从而有利于提高马尾松生长质量,提升种植效益。以下就马尾松种植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1 马尾松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1.1 选地与整地

马尾松种植中,应合理选择种植地,以能够适应马尾松生长习性的种植地为主,在选地时,需要考虑土壤条件、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其中,土壤条件选择上,马尾松对于土壤条件的要求并不严格,喜微酸性土壤,在土壤环境上应具备较好的排水性能,且不可选择盐碱地进行马尾松种植。在地理环境选择上,由于马尾松属于阳性树种,生长过程喜光,因此需要选择光照充足的位置进行种植,马尾松不耐庇荫,所以种植地选择对马尾松优质生长有较大影响。气候条件的要求中,马尾松适宜于生长于年均气温13~22℃的环境中,年降水量应达到800~1000mm。整地应根据马尾松种植区域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类型地块,可进行块状整地或带状整地。在块状整地中,整地深度应大于20cm,带状整地中,整地深度应大于25cm。在整地过程中需要进行深耕,翻耕后需回填表土。一般于冬季进行整地,能够保持土壤环境适宜性,促进土壤风化、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1.2 苗木选择与移栽

马尾松栽培种植中,为提高马尾松生长质量,应选择良种苗木。以无病虫害、无机械性损伤、根系发达、树径通直的苗木为主,一般一年生苗木的选择中,应选择苗高超过20cm、地径超过3mm的良种苗木。为提高苗木成活率,在苗木移栽过程中应保持根系平整,避免根系破坏。移栽苗木在造林密度上需要提前规划设计,一般以株行距1.0×1.5或1.5×1.5为主,每亩地可移栽苗木250~450株。苗木移栽前还需要做好土壤基肥的施加,保持土壤养分环境以促进苗木生长。在基肥施加中,以复合肥、枯饼肥为主,每公顷可施加300kg复合肥与1100kg枯饼肥,均匀混肥肥料。移栽苗木一般选择春季进行,早春时期苗木根系活跃,在成活率上较高。

1.3 幼林抚育与间伐管理

马尾松幼林生长期进行抚育管理,需要根据造林时间采取不同抚育措施,在移栽造林当年可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抚育,但该阶段的抚育管理以除草为主,不进行松土。抚育管理需保持苗木直立生长,对非直立的苗木进行适当扶正。而在造林第二年与第三年,可以同时进行松土与除草工作。在马尾松幼林抚育中,中耕松土深度不可过深,一般不超过10cm,避免损伤马尾松根系。随着马尾松生长,在林分郁闭度上也逐渐提升,马尾松林分郁闭度达0.9时,需要进行间伐,一般间伐管理在造林10年左右进行,多采用下层抚育间伐措施,间伐强度为林分总株数的25%~35%。

1.4 成林抚育管理

马尾松成林抚育管理以整形修枝为主,能够促进马尾松生长,间伐管理有利于改善林分郁闭度,保持较高林分质量。整形修枝以造林后5~6年开始,应保持勤修、轻修。一般在马尾松造林10年后,应保持树冠高度为树高的三分之二,而马尾松造林15年后,应保持树冠高度为树高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这就需要合理修枝,保持马尾松树冠生长适宜性。在成林抚育中,抚育间伐在间伐强度上不同,10年生至20年生马尾松间伐强度可达林分积材20%~30%,间伐中应保持林分郁闭度不小于0.7。超过20年生的马尾松间伐强度可达林分积材的25%~30%,保持马尾松林分郁闭度为0.6~0.7既可。

2 马尾松种植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推广

马尾松作为经济树种,具有速生性,在用途上也较为广泛,所以林业生产中对于马尾松种植技术较为重视,为进一步推广马尾松种植技术,提高马尾松种植效益,还需要从马尾松种植管理中加以完善。一方面,以科学的管理措施进行马尾松种植管理能够提高马尾松的成活率与成材率。因此在马尾松种植技术推广中,需要从抚育管理、间伐管理、水肥管理等种植管理工作中进行完善,提高马尾松种植质量及生长质量。在种植管理中,还需要对马尾松的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预防病虫害侵袭,保障马尾松优质生长。另一方面,林业生产中对马尾松种植技术的推广需要对马尾松苗木移栽管理加以完善。合理移栽是提高马尾松栽培种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对移栽时间、气候条件、移栽方式进行完善。如在阴雨天进行移栽,移栽过程应保证齐苗,做好移栽前的土壤管理与移栽后的水肥管理等,提高移栽质量。

3 结语

马尾松种植技术在技术要点上,以良种苗木选择,选地、整地与移栽管理、抚育管理、间伐等为主,在种植造林过程中,改善苗木生长环境,科学管理苗木,皆有利于提升苗木成活率,保持马尾松生长优势。林业生产中,为进一步推广马尾松种植技术,还需要从马尾松种植管理中入手,提高马尾松种植过程个阶段的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马尾松种植效益,也提升林业生产效益。

猜你喜欢
郁闭度间伐马尾松
马尾松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梨园间伐改形技术探索与建议
森防工作中的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探究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马尾松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措施
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射干的生长效果分析
马尾松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
和龙林业局管理区域乔木林地郁闭度分布现状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