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窑的前世今生

2020-03-19 03:53
科学之友 2020年2期
关键词:瓷厂怀仁鹅毛

地域优势 得天独厚

在怀仁西部的洪涛山脉,由南而北分布着三条大河,它们自西向东汇入桑干河,分别是大峪河、小峪河、鹅毛河。历史上,三条河谷内均有陶瓷生产活动,而目前尚在生产的却只有大峪河谷内的吴家窑陶瓷厂。

怀仁地处大同煤田,煤炭储量丰富。大峪河谷内蕴藏有闻名陶瓷届的高品位高岭土——大同土,当地俗称砂石或黑矸。河谷内的碗窑村热窑湾有黄土,把黄土直接施于坯上,烧成即为釉,俗称黄土釉。出了大峪河,至清水河段又有优质黏土矿藏,当地称石庄土,这里有著名的石庄村,历史上因盛产瓦盆而闻名。

在三条河谷内,沿河岸山崖裸露的红色、紫色、土黄色岩石,都是制作陶瓷的原料。这些优质的陶土原料和丰富的煤炭燃料是陶瓷生产的必需物质资源,因此怀仁在陶瓷制作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历史悠久 遗迹众多

在鹅毛河下游鹅毛口村西北岸一个名叫瓜地沟的地方,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古石器制造场遗址,是1937年由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发现的。贾兰坡三次来鹅毛口古石器制造场遗址考察,写出了《山西怀仁鹅毛口古石器制造场遗址》的调查报告,于1973年发表在《考古学报》第二期。报告把石器制造场断代于新石器早期,距今约一万年。报告在文化遗物中提到:发现有三块细泥红陶片,最大一块约10平方厘米,陶质细腻,不含沙粒,表、里有刮抹的痕迹,颜色黄褐,与华北各地常见的仰韶文化的细泥红陶没有明显区别。

20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专家在鹅毛口张瓦沟发现了宋、辽、金、元、明、清六朝烧制陶瓷的遗址,把怀仁陶瓷活动上溯到宋代,下推到清代,并证明当时当地的陶瓷业很具规模。80年代,鹅毛口当地农民在南山坡耕地,犁出一个大陶罐,也可作为佐证。

另一遗址位于怀仁东部的河头乡下峪村,距桑干河东岸约7 000米,遗址西边台地上有大量生活用陶瓷器残片,多为盆、罐类,以素陶为主。下峪村南200米处的高坡上,陶片密密麻麻,多为三四厘米的灰陶残片。陶片上有多种组合的细纹,也有少许的附加堆纹,粗绳纹极少。考其年代,上限不晚于西周,下限应在汉代。遗憾的是当地未见陶瓷窑遗址,但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当时,这些陶器是不会由远方运来的。

据叶喆民著《中国陶瓷史》载:1977年考察该窑址(怀仁窑)时,曾采集到白釉、黑釉、酱釉、白地绘黑花、黑釉划花、白釉灰地剔划花、辽三彩、钧釉等瓷片,还有鸡腿瓶残片,多属辽金之物。可见,怀仁在辽金时代为陶瓷兴盛之地,陶瓷业发达,留有许多遗存。

此外,在怀仁老城周边村镇及城内街巷中还发现有大量遗迹、遗址,这些都印证了自新石器时期至明清时期,在怀仁这片土地上一直有陶瓷业长时间地存续,这里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陶瓷生产有过辉煌的历史。

世代传承 规模非凡

明末后,怀仁窑除吴家窑镇有陶瓷生产、亲和乡石庄村有红土瓦盆生产外,再无窑口存在。石庄村的红土瓦盆兴起于明末清初,一度成为怀仁的代名词。后来,由于瓦盆的使用价值逐渐为现代器物所取代,且缺乏艺术追求、不利于环境保护,瓦盆业逐渐失去了生命力。至此,能与现代陶瓷生产联系起来的近代陶瓷活动就只有吴家窑镇的吴家窑村和碗窑村了。

碗窑村原名张毛圪塔,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村民祖祖辈辈烧碗,因此得了“碗窑”之名。旧时碗窑村也有瓮窑,但制作的小件多、大件少,也就没叫出瓮窑村、缸窑村的村名来。其实,北边不远处的左云县马道头乡就做大瓮大缸,还真有点大件小器自觉分工的意味。

20世纪40年代,碗窑村尚有十余家陶瓷烧造大户,有大峪河西王氏、“五盛永”、河东字号“永成功”、周善堂的北柜、王生瑞祖上的南柜、王培如祖上的瓮窑、顾氏字号“天顺意”,等等,可谓星罗棋布,规模非凡。

陶瓷燒造大户们的后人大多承继先辈遗志从事陶瓷业。如“五盛永”王氏,有王文、王茂、王五虎等承袭祖业。他们的祖爷辈兄弟五人王子仕、王孝仕、王父仕、王心仕、王宽仕将“五盛永”发扬光大,曾在晋北陶瓷行业独大一方,盛极一时。

历史上,碗窑村的陶瓷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以现代人的角度看,可以说是“原生态”。他们研磨釉料采用“撞釉子”这种工艺,也叫“二人抬”,两个人在石槽中用木棍来回推拉一块重石,从而达到研磨釉料的目的。撞得差不多时,加上水搅匀,舀出沉淀,去除杂质,即可施用。这是一个泥水活儿,也是一项力气活儿、笨活儿,常由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担当,两个孩子挣一个大人的工钱,以贴补家用。

在碗窑村,称老一代在轮盘上塑造器皿坯件的师傅为捏黑货的,因为这些坯件是要挂黑釉的。知名姓的老师傅有顾存英、顾存贵、王杰、王斌、王五虎等。要想学成个捏黑货的轮盘大师傅也不容易,须得拜师学艺。大师傅带徒弟是要经过挑选的,看你是否端正健壮,是否聪明伶俐,是否吃苦耐劳,当然也看你是否沾亲带故。原始轮盘是以手摇惯性为动力的,放上泥以后要尽快拉坯成型。拉小碗,摇一次轮盘可以做两个,一天能做五六百个。1958年,电动机轮开始逐步取代手摇轮盘,但直到70年代,还有老师傅用手工轮盘做一些特殊产品。

建厂设所 扩大影响

进入20世纪50年代,怀仁陶瓷业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河西陶瓷大户大场院、李奇窑、西场院、五福常窑、永成功窑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公私合营,成立了国营怀仁县碗厂。1954年,河东成立了吴家窑碗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并入县碗厂,后来成为如今的吴家窑陶瓷厂。那些年,瓷厂开始安装球磨、机轮,用柴油机、蒸汽机为动力带动球磨、机轮、石碾进行生产,效率大为提高。特别是当年厂领导高瞻远瞩,派出大量识字的青年去河北宣化陶瓷厂学习,有王茂、顾明、张通、魏忠义等,他们把选料、制模、成型、烧成等陶瓷工艺都学了回来。后来,这批才俊各领一方,成了吴家窑陶瓷厂的顶梁柱。

1959年,吴家窑陶瓷厂从小峪煤矿拉线输入电力,这在大峪沟内属第一家,开怀仁手工业用电之先河。70年代初,吴家窑陶瓷厂大力开拓新产品,厂里开发生产的黑釉描金盖杯、向日葵大菜盒、鱼纹小菜盒、酱油壶等产品,以其独到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土釉风格名重一时,广销国内外。出口瓷换回的日野汽车,从瓷厂下金沙滩,狂奔在大峪沟的山路上。那是吴家窑陶瓷厂最辉煌的时期。

相较吴家窑陶瓷厂,雁北瓷厂在怀仁人的印象中是有些洋气的,四根顶天立地的大烟囱是怀仁现代工业化的象征,也是怀仁的地标式建筑。曾经的黑烟滚滚却是欣欣向荣的时代特色。

1958年,山西省轻工厅决定在雁同地区建两个大厂,一个是糖厂,建在大同平旺,一个是瓷厂,尚需勘址。瓷厂筹备处人员看中了怀仁这块风水宝地,厂址就设在了县城西关。建厂规划国家投资150万元,年产150万件产品,厂名定为大同瓷厂。1970年大同瓷厂划归雁北地区,1975年改名为雁北瓷厂,1985年划归怀仁县管理。

怀仁县陶瓷厂的前身是县砖瓦厂的陶瓷车间,该车间于1976年成立,有两个成型车间,主要是拉碗(制坯),共有职工五六十人。陶瓷生产初期,廠里派石存山、师唯平、周再德、王转如等去河北宣化学习陶瓷工艺。1977年,县砖厂搬迁,县陶瓷厂成立。1978年,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县陶瓷厂开始生产马赛克砖,技术员马润贵设计样品包装盒,深受客户欢迎。1996年,改产陶瓷卫生洁具。

1974年,怀仁县城关镇陶瓷厂由街道居民创办,主要生产碗、杯。1981年和吴家窑陶瓷厂合办,开始生产建筑用琉璃制品。1993年后,陶瓷酒瓶成为其主打产品。

除了建厂,怀仁还于1975年设立了雁北地区陶瓷研究所。研究所的成立,一来是基于大形势的需要,当时雁北地区各县(朔县、右玉、平鲁、怀仁)陶瓷厂纷纷上马,需要大量技术支持;二来是雁北瓷厂有很多技术人员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纷纷外调,雁北地区为留住这些技术人员,设立了研究所,使他们有了用武之地。

研究所的前身是雁北瓷厂的试制组,聚集了不少陶瓷方面的技术、艺术人才,生产的陶瓷酒具、茶具、嫦娥台灯、长颈鹿台灯、玉柱杯等在20世纪70年代是难得一求的产品,也是当时人们礼尚往来的上好礼物。王汉忠创作的玉柱杯为人民大会堂山西厅选用,雁翠瓷获国家轻工部三等奖,赵彦忠、李石志被聘为《陶瓷艺术》编委,廖文尧、陈福冬、李石志等人的陶艺作品赴日本崎玉县参加展览,并高价售出,为山西争了光。

打造品牌 焕发新生

时至今日,怀仁已发展成为有50余家企业、120多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超过42亿件产品的日用瓷生产基地。在艺术瓷方面有釉下茶色彩、铁锈花釉、窑变釉、釉中彩、堆彩釉、刻瓷、瓷塑等,这些产品在全国和省级陶艺展赛中屡获金、银、铜奖,并由此培育出了省级陶瓷艺术大师李石志、李增平、马有、麻渊等。

近年来,李石志在传承、发展前人技艺的基础上注册了“怀仁窑”商标,使怀仁陶瓷艺术迎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未来,怀仁窑将会如何发展、取得何种成绩,仍需要时间的检验。

广义的怀仁窑,应该是一个陶瓷产业时间跨度更长、活动范围更广、产品种类更繁杂,包含众多窑场的集合体。它如龙腾九霄,端倪莫测,但罗列也好,搜寻也罢,追根溯源,我们还是能凭借其前世今生扣准它的历史脉搏。

猜你喜欢
瓷厂怀仁鹅毛
第十一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的通知
唤醒藏在烟囱里的记忆
怀仁窑:瓷光釉韵中的名贵与幽艳
圈套
再见初雪
大雪飘飘赛鹅毛
剪鹅毛
别老拿十大瓷厂倒闭说事儿
徐家星作品欣赏
人生如“鹅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