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秘专业发展困境的成因与走出困境的对策

2020-03-22 02:29舒青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4期
关键词:文秘职业中职

[摘           要]  针对中职文秘专业被人贬为“伪专业”、处境困窘的现状,剖析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佐证问题的根由并非源自专业本身而是另有病灶;基于文秘专业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需求和巨大发展潜力的“真专业”以及对当前困境可以破解的认识,提出走出困境的若干对策,以期助力文秘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关    键   词]  文秘专业;困境;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4-0001-03

中职文秘专业起强走弱,一度辉煌而陡然萎缩,“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眼见其不受人才市场待见,毕业生出路不畅,不少人断言文秘专业是一个“伪专业”——市场不需要文秘专业,文秘专业培养不出市场所需人才。一时兴旺发达、大受追捧的热门专业,很快便门前冷落、处境困窘,似乎也印证了对其“伪专业”的指责。

笔者曾从专业的本质属性出发,根据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即劳动市场需要和学校教育可能性,论证文秘专业实质上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需求和良好发展前景的“真专业”,以澄清人们对文秘专业存在和发展的错误认识。[1]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文秘专业的当前困境?文秘专业还有起死回生的余地吗?“伪专业”返璞归真的路在何方?

一、造成文秘专业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造成文秘专业发展困境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偏差。

(一)指导思想错误

一些学校开办文秘专业,并非践行服务宗旨,主要出于以下原因:(1)争抢生源;(2)误以为文秘专业无需大量设施设备,可以节省办学成本;(3)误以为文秘专业无需充足的专业教师,可以解决基础课教师分流问题;(4)认为文秘专业主要招收女生,便于管理,较好就业——不管是否对口。在这些想法的引导下,学校既不做人才需求调研,也不顾专业设置条件,更不考虑自身办学定位和地方专业布局,抱着能招多少学生就办多大规模,能把学生教成什么樣就办成什么样,能办多久就办多久的打算,因其热门,一哄而上,还美其名曰“社会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办什么专业”。开办之后,对包括师资、课程、设施、资源在内的专业建设既无长远规划也无实质改善。在这种办学思想的指导下,焉能有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建设?焉能培养高质量学生?焉能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

(二)目标定位失当

长期以来,中职文秘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被无限拔高,与高职甚至本科几乎没有区别,同样将培养参谋助手和管理策划的秘书与行政助理作为主要任务。在这种错误的目标定位引导下,课程与教学实践偏爱秘书理论、组织管理、方案策划等。如,办会模块突出会议策划,接待工作突出外事接待和接待方案策划,连技能竞赛项目也设置为会议方案策划,明显偏离了就业实际;相反,对中职生将要从事的工作、需要直接运用的知识和技能却普遍忽视或者轻视甚至故意冷落,如办公室的技术性、事务性、操作性的工作就很少训练。总之,中职文秘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远离人才需求实际、职业工作实际。

(三)培养模式落后

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远离工作世界,理论与实践分离,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文秘职业教育则问题更加突出。(1)在教学内容上,远离工作实际,主要指向学科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反而没有纳入教学范畴。与加工制造类和其他服务类专业相比,文秘专业连简单的技能训练都微乎其微。课程设置与典型工作任务相分离,教学内容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较少涉及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学生很难接触到职业工作的真实情境,很难理解所学理论和技能与将来职业的关系,以至于毕业时基本不能完成所学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2)在培养方式上,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自主学习与探索的空间和条件,创新精神无从培养。

(四)教学资源匮缺

不少学校文秘专业不具备基本办学条件:(1)缺少专业教师。在中职所有专业中,文秘专业的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双师型”教师占比明显偏低。笔者在参与地方专业评估工作中发现,有的学校连一个文秘专业教师都没有,全部由未经任何专业培训的基础课教师充当。(2)缺乏实践性教学条件。教学靠的是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条件稍好的学校也只有电脑和投影仪,很少学校有文秘专业实训场地和设备,更不用说真实的工作情境和工学结合的教学环境了。(3)缺乏课程教学资源。在其他专业热火朝天地开展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情况下,文秘专业却岿然不动,因循如故,“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五)专业布局散乱

文秘专业教学资源不但匮乏,而且分散。随着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日益扩大,加上普遍取消统一录取的做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很难落到实处。在此背景下,给一哄而上开办文秘专业打开了方便之门。一些地方曾有将近50%的学校开设文秘专业。在生源减少的情况下,笔者发现,有的学校文秘专业一个年级实际在校学习人数不到10人。资源分散导致文秘专业难以形成规模、发挥效益、打造特色、创建品牌,以致最终难以培养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正是基于上述种种现象,有人将文秘专业称为“伪专业”。但是,上述现象均是背离文秘职业教育本质和规律的,只能说明有的学校将其办成了“伪专业”,并非专业本身的问题。

二、走出文秘专业建设困境的对策

文秘专业作为一个具有广泛社会需求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要解决长期积累的问题,走出当前的困境,必须经过艰苦努力,大力改革创新。

(一)端正指导思想,转变办学观念

观念更新是改革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文秘专业要想办出成效,首先必须确立正确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念。(1)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摒绝争抢生源的想法。(2)专业设置不盲从,既要经过市场调研,适应社会需求,又要符合学校核心能力,利于形成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要有长远规划,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不断提高培养质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从職业工作实际出发,按文秘职业教育规律办事,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摒绝文秘专业不需要技能训练的错误认识,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摒绝文秘专业不需要实训设施的错误认识,积极创建情境化实训条件;摒绝文秘教育不需要专业教师的错误认识,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4)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兴趣,为学生的潜能发展提供多样的选择性,实施有效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为所有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

(二)区分类型层次,调整培养目标

姜大源指出:“理清教育层次中的教育类型与教育类型中的教育层次,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属不同教育类型,在培养目标、课程内涵上存在明显差异,“模糊不同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混淆不同教育类型的课程内涵,将会导致处于发展中的职业教育的衰落。”另一方面,中职、高职不但教育功能存在层次性差异,集中体现为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不同,而且教育内容也存在层次性要求,集中体现为工作过程的深广度不同。“模糊不同教育层次的教育功能,混淆不同教育层次的教育内容,将会制约处于改革中的职业教育的创新。”总之,“只有清醒地把握自己的类型定位,使职业教育在系统特征上成为无法替代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才能够生存”;“只有清醒地把握自己的层次定位,使职业教育在系统结构上形成无法取代的教育层次,职业教育才能够发展。”[2]必须正视中职文秘教育定位的混乱、模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严格区分、界定其类型与层次,在培养目标、课程内涵、教育功能和教育内容上体现中职文秘教育的独特性。中职文秘专业就培养目标而言,应定位为从事基层文秘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其中包括文员、办事员、前台接待人员、办公设备操作员等工作岗位;就教育内容而言,应明确为主要是实践性、事务性、程序性、操作性、技术性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行有效的中职文秘教育;只有这样,中职文秘教育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潜力。

(三)整合优化资源,打造特色品牌

1.整合资源,集约办学

针对当前中职文秘专业办学分散,既无规模更无质量和效益的现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发挥引导、调控、监管职能,对专业设置予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淘汰一批指导思想错误、办学规模过小、教学条件太差、师资不整、质量低劣的学校文秘专业,扶持有规模、有条件、有师资、有质量的学校办出特色,创建品牌。学校也应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努力使其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核心能力,倘若所办文秘专业实力不够且短期内难以改观者,应自动退出,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到其他专业上。

2.优化资源,铸造品牌

文秘专业必须加强办学条件建设。不但应有先进的公共教学设施,如多媒体专业教室,还应像制造类专业和其他服务类专业一样,有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场地和设施,具有进行会务、接待、礼仪、办公室事务、办公自动化训练和综合实训的条件。为促进文秘专业建设,需出台专业设置标准,对专业建设所需软硬件作出明确规定——除硬件设施外,教材、课件、音像资料、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建设也应纳入建设范围。

(四)围绕专业发展,建设教师队伍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是以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为前提的。与其他专业相比,文秘专业师资的整体基础较差,专业化发展任务更艰巨。因此,促进文秘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文秘职业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成为推进文秘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治本之策。(1)建立科学的文秘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规范文秘专业教师的培养和选拔。(2)建立完善的文秘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提高文秘职业教育教师的入职标准。(3)建立文秘职业教育教师在职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五)坚持整体建构,创新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循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范式,它以教育理念为基础,培养目标为导向,教育内容为依托,教育方式为具体实现形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则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为主要内容,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合一为主要教育方式。[3]随着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必然要求不断审视并创新已有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出发,予以整体建构,其中,确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思想基础,构建体现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课程体系是核心所在,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是推进重点,从制度层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是治本之策,从政策法律层面促进行业、企业参与是条件保障。[4]下文所阐述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实质上属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考虑到行文的相对均衡和内容的相对独立,将其单独列出。

(六)坚持工作导向,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解构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体系,重构以工作为导向、体现职教特色、反映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课程体系。中职文秘专业课程长期沿袭学科体系。内容上,与职业工作岗位严重脱节;结构上,一门“秘书基础”包罗万象,后续的“秘书实务”和其他课程则是“秘书基础”的分解、重复和训练,由总到分,演绎推导,难易不分,叠床架屋。这种课程结构同时也暴露了课程实施上教师主导、理实分离的痼疾。学科体系很难满足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从根本上制约了有效职业学习的实现。因此,坚持工作导向改革文秘专业课程,不但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要使课程在内容上对接职业工作岗位,结构上基于工作过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实施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文秘专业才能去伪存真、返璞归真,在未来的职业教育中占据本来应有的地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才。(1)课程目标应以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文秘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本质上是帮助人们获得技术技能型职业的能力和资格,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基础。(2)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专业入门课宜将“秘书基础”调整为以职业认知为主旨和主线的具有引导性质的“文秘职业认知”;在此基础上开设与典型工作任务相对应的课程,如“文书制作与处理”“办公室事务处理”等;根据岗位设置情况、职业成长规律和培养目标定位,不必设置高难度的学科系统化知识课程;“文字录入与排版技术”“秘书礼仪”等单纯技能教学可以融入“文书制作与处理”“办公室事务处理”“会议组织与服务”等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与训练中。(3)课程开发过程应学习和借鉴最新课程开发技术。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研制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欧盟Asia-Ling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技术,业已十分成熟;国内也有不少成功经验和研发成果,如项目课程模式。

(七)坚持行动导向,创新教学策略

以工作过程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建立后,如果教学策略不进行相应变革,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改革成效必然大打折扣。文秘专业重点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策略。“行动导向”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由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所构成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或策略。姜大源指出:“行动导向的学习是教育学的一种新范式。所谓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5]必须纠正行动导向只适合农工商类专业、不适合文秘专业的错误认识,文秘专业同样应该积极探索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因为在本质上文秘与其他专业教育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行动(工作)而学习,通过行动(工作)来学习,学习的内容是行动(工作)。遵循行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在教学组织方式上,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完成一系列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坚持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业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上,以任务为单元,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推进、分步训练和完整演练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注重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角色扮演等情境化方法。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情境化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舒青根.论文秘专业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需求和良好发展前景的“真专业”[J].就业与保障(上),2020(5).

[2]姜大源.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3][4]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文秘职业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做好办公室文秘综合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税务机关文秘工作的探讨
论当代企业文秘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提升电力企业办公室文秘工作水平的途径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我爱的职业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