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浪潮下大学生群体现代诗歌的接受

2020-03-23 07:11吴文杰余王嘉
文教资料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化心理现代诗歌新媒体

吴文杰 余王嘉

摘    要: 在新媒体浪潮下,作为社会文化生活一部分的现代诗,所起的社会功能正逐渐转变。大众文化心理基础发生一定变化,对当代汉语新诗发展产生影响。审察大学生群体对现代诗歌的接受情况,有助于探究此种转变和影响。

关键词: 现代诗歌    新媒体    大学生    文化心理    文学接受

在《〈文学,通俗文化,社会〉导言》中,洛文塔尔认为,作为基本象征和价值的载体,文学与历史难解难分,正是在这一共同的基础之上,文学分化出了两个强大的支流:作为创造性艺术的文学和作为大众化商品的文学。这种分化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愈发显著。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崛起并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了当代大众文化形态。在这一浪潮下,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呈现出多元化、电子化的新特征,同时部分进入娱乐化和产业化的轨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现代诗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社会效用,反映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其接受情况更可以被视为文化生态的一个侧面。新媒体浪潮对以文学为代表的“印刷文化”造成的影响势必使现代诗歌的生产和接受过程发生转变,诗歌具有的社会功能也将随之转变。

大学生群体受社会文化风向的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潮流的代表,其消费能力和审美取向也在影响大众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诗歌在大学生中怎样被阅读、怎样被接受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对“新媒体语境下诗歌如何被年轻人接受”这一问题的回答将为对诗歌在当今社会所扮演的角色,诗歌作为创造性艺术和大众化商品时存在的内部断裂,新媒体传播和大众文化与现代诗歌之间的互动关系等问题的探讨提供路径。

一、当代文化面貌侧写:新媒体、文化工业和现代诗

要对当代大学生现代诗歌接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首先应理解当今时代特征。笔者认为,新媒体经济的崛起和文化工业的扩张对当代文化面貌产生了关键影响,使现代诗歌接受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新媒体是一种新型信息传播和接收工具,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借助数字化优势引发整个社会生活的变革。新媒体以数字化、高互动性、创新性、普泛化及对多种媒介进行整合的强大能力,确立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新媒体浪潮下,信息被图像化、扁平化、碎片化。可以说,现代生活是一种以“读图”为重要信息接收方式的生活。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工具,凭借独特优势将消费逻辑进一步融入大众思维,从中创造价值,形成一种“新媒体经济”。正如鲍德里亚所指出的那样,消费作为一个“新的部落神话”,成为某种结构性意识形态。新媒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二十世纪提出的“文化工业”在新媒体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工业”概念强调文化产品生产的工业化及其带来的暴力对艺术独创性、反抗性的剥夺,即工具理性向极端非理性的转变。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作为文化工业的众多部门之一,虽保留了工业化的痕迹,但凭借技术升级将创意消费推至核心地位,促使文化工业向创意型产业和内容导向转型。它与消费主义文化形态合流,构筑当下文化工业的主要特征。相较早期互联网环境,新媒体时代下网络空间多元化、碎片化的特征更明显,人们发布信息的门槛更低,内容更丰富多元,就单个发布而言更短小,对创意要求更高。

在这种环境下,现代诗歌从生产到接受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十一世纪以来,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汉语新诗已经被“边缘化”,对诗歌的偏见和疏离、诗歌“读”与“写”的分离、创作群体出现的一些问题、写作资源的匮乏及对诗歌标准和写作有效性的争议暴露出诗歌陷入的矛盾和困境。但随着新媒体经济的兴起,现代诗歌似乎迎来新的“繁荣”:大量线上平台以诗歌为营销手段和卖点;以线上为中心向线下辐射,与读诗活动、诗歌节和文化座谈的新一轮兴盛相应和,新的诗歌出版方式和推广手段提高诗歌在大众视野中的关注度。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繁荣”和“边缘化”现象同时存在于当代文化生活中。表明在新媒体时代,在诗歌领域出现洛文塔尔提及的“分化”。诗歌成为消费的对象,一套生产、传播和接受的工业体系及相应的市场随之建立和发展起来,并融入人们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现象揭示了诗正以某种全新的姿态参与大众文化生活的生成,它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形象已然发生转变。这一现象折射出的是人们某种精神需求与心理状态,将对未来创作、阅读和传播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对诗歌的接受和理解正是上述大众文化心态和影响的缩影。

二、对大学生群体现代诗歌接受情况的观察和反思

在新的传播环境和文化语境下,可以对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现代诗歌的态度进行如下描写:总体看,他们尊重现代诗歌,对其有一定的兴趣,但并不很熟悉,喜爱程度不高,在阅读过程中已自然接受新媒体的影响并对其前景较为乐观。笔者认为,这一现象正是新媒体经济下现代诗歌处境的写照。

新媒体浪潮下,网络成为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现代读者接触诗歌的主要手段之一。当代大学生(出生于2000年左右)对从纸媒到网媒再到图媒这一线性转变具有相当深刻的体验,这种转变必然对其文学接受动机、接受方式和审美预期造成重大影响,简单来说,文艺接受发生从“静观”到“惊奇”的转移。与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加速,“文化工业”在当代获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是分不开的。在新媒体作用下,诗歌被碎片化、速食化、扁平化处理,通过多渠道、多媒介被大规模传播。此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对文本的有意摘取和阐释实现对审美预期的引导和强化。在众多“技术专家”的操纵下,一种所谓“媚俗艺术人”被制造出来,他们不自觉地将享乐主义的、戏拟的态度带入艺术情境中,媚俗的艺术依凭审美上的幼稚病而愈发繁荣,和通俗文化产品共同占据了现代精神生活的半壁江山①。具体来说,各网络平台以“文艺”之名将诗歌作品转化为消费品,使之成为媚俗的。为迎合读者预期以获取更多的点击量,新媒体往往采取主动分析用户偏好,量身定制推出爆款的策略。在经受了大量同质化诗歌作品的“轰炸”之后,读者们的审美取向又在无意识中得到了强化,从而形成一种循环。这种循环造就的单一向度的诗歌审美情调很容易被文化工业的“虚假话语”左右,导致主动探索诗歌的动力被削弱,正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的那樣,当代大学生群体阅读现代诗歌动力不足。是消费文化与新媒体浪潮共同作用的结果。读者和网络公众平台的互动作为当今最常见的诗歌接受模式之一,揭示了诗歌在当下的文化消费属性。诗歌的严肃性被解构,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紧张被消解。尽管人们大多同意诗歌是审美理想的重要载体,但实际上正越来越习惯以消费的态度看待和接受诗歌。当代社会常常会出现类似梨花体热度飙升的现象,不仅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更是网络和消费主义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大众文化心理的直接体现。这一心理带来的影响已初见端倪。

一,这一心理使部分经典作品被重新解读。按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品被视为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产物,拥有开放的诠释空间。在现代诗歌接受中,这种共同创造成为常见的接受模式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重读的过程中,经典既有可能被赋予新的美学价值,又有可能被窄化和扭曲,而后一种情形在大众文化领域经常发生。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原是其决定自杀前的遗笔,却因词句朴实、意象优美被许多读者认为是一首期盼美好未来的清新之作,即使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大学生也常常会产生这种误解。在不了解诗人风格和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情况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戴上了荒诞的王冠,诗歌中流露出的批判意识和否定性被抹杀,转而让位于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不得不说是一种令人无奈的误读。

二,在当代诗歌圈越来越强调写作的私人属性和语言实验的时候,很多读者的诗歌审美期待却在消费心态的影响下朝相反方向强化,很可能加深“读”与“写”之间的隔阂。诗歌创作在不断开拓新领域的同时,很多读者却固守着某种单一形式的文化认知。当涉及最喜爱或熟悉的诗人这一问题时,“李白、杜甫”或“海子、徐志摩、顾城”成为最常见的答案。从中可以见出两个问题,一是当今社会古典诗词的接受度仍比现代诗歌要高,受众更广;二是当代大学生对于当今中国现代诗坛并不熟悉,总体审美水平和对诗歌的认识水平与当代诗歌的发展存在脱节。究其原因,古典诗词形式整饬,用韵严整,意境的塑造和意象的选用较有规律,相比现代诗歌反而更容易被记忆和理解。且古代诗词经过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筛选,整体上含金量很高,在这一点上年轻的汉语现代诗存在天然劣势,良莠不齐的现代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读者对现代诗的欣赏程度。这一脱节同样体现在诗歌熟悉度和阅读量的问题上。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读者接触现代诗较少,对现代诗这一文体并不熟悉。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几种:一是没时间,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二是现代诗歌抽象、晦涩、难懂;三是现代诗歌对学习生活帮助较小;四是现代诗歌缺乏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诗歌在当今社会的尴尬处境。在当代诗歌阅读中确实出现了创作者和读者的断裂。由于国内基础教育在审美方面存在普遍缺失,当代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图像和片段式信息吸引,而不是未经包装的纯文本。这可以从大量文化类公众号以词句摘抄而非完整的原文为卖点这一现象见出。

尽管大学生群体在现代诗歌接受中出现了去经典化、去中心化的倾向,但不宜简单断定现代诗歌已经在大学生中间失去了生命力,不宜对当代文化工业下艺术呈现出的面貌持彻底悲观的态度,对新媒体浪潮下被重塑的文艺接受方式和审美理想仍应保持审慎并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诚然,媚俗现象普遍存在于当代生活,通俗文化产品获得更高的认可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审美艺术或艺术审美性的退场。当代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更加多元和大众化,新媒体参与的文化工业在制造大量通俗文化产品和追求媚俗的同时关注创意和内容生成,这决定了文化工业对单一机械复制的超越。法兰克福学派的警告固然不可忽视,但对消费语境中的文化艺术美学价值的发掘同样重要,大众审美的多元化和文化分层走向融合的趋势表明,诗的通俗化和媚俗化不必然意味着审美价值的失落。就像舒斯特曼为通俗艺术所做的辩护所表明的那样,通俗艺术并不必然具有反理性的特征,且可以具有形式上的复杂性和内容上的精妙。因此,通俗的或消费化的文本并不必然要求对审美价值的放弃或拒绝提供智力上的参与和审美享受;对媚俗的接受和利用则为艺术(尤其是审美艺术)向大众的推广提供了有价值的途径。无论是对致力于高雅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还是对高雅艺术的受众而言,并无证据证明他们会必然地因为参与生产或接触工业环境制造出的文化产品而堕落。尽管通俗艺术容易将关注点引导至享乐的、媚俗的方向,但这不意味着它天然地与真、道德、美等重大命题绝缘。

从实际情况看,当代大学生群体对现代诗歌仍抱有相当的审美期待和丰富的个人见解,这对向社会大众推广现代诗歌的审美阅读和再创造有着积极意义。大量涌现的诗歌创作尝试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现代诗歌对当代读者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随着大众文化进一步向多元化发展,无论是经典阅读还是浅阅读,审美阅读还是机械阅读,都不会是大学生文化生活中的唯一选择,当今天的大学生走进社会,其审美倾向和审美能力对媒体传播环境和文化潮流产生的影响将是复杂多面的。同时,诗歌存在缺少时代印记、引导和教育缺失的问题,不仅真正读诗的人较少,优秀的诗歌创作者也不多。这一点是值得所有创作者和读者思考的。诗歌者如何与高度发达的新媒体及消费大潮相处,如何利用其优势而回避其消极影响,亦成为当代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三、大学生群体现代诗歌接受和审美教育的对策

面对当代社会复杂多面的文化环境,尽管多元的文化接受和审美取向值得鼓励,但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对作为创造性艺术的诗歌的学习和欣赏仍是塑造其人文精神、提高审美鉴赏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审美教育和推广现代诗歌的努力在当代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当代大学生群体在诗歌接受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但并非不可解。针对出现的问题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有利于在诗歌接受乃至审美理想的培养方面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欣赏水平。

由于当下一些高校内部诗歌活动少且缺乏深度,应通过校园社团活动的方式对诗歌阅读进行推广,同时鼓励参加层出不穷的新兴书店活动及与当地文化部门联合举办的活动,这种大型活动有趣,受众广,关注高,是推广诗歌阅读的好途径,可以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后续的活动举办中,通过沙龙等深度交流方式营造诗歌阅读的浓厚氛围。

在诗歌受新兴媒介和文化产品冲击的环境下,应当认识到诗歌阅读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推动。当下大学生诗歌阅读中的矛盾是,新兴文化空间与新媒体阅读的发展使大众阅读兴趣日益浓厚(无论是媚俗意义上的还是品味经典意义上的),书店书架上诗歌书籍良莠不齐,种类不全,相比其他文学体裁,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且对大学生而言,带有更强感官刺激性的网络文学或电视、电影、游戏等娱乐工具更具吸引力。可以通过采取课堂教学多样化、网络视听节目和阅读活动的宣传推廣等手段,塑造诗歌在大学生读者心目中高雅却亲民、提供有别于感官刺激的审美愉悦的形象。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科技日趋发达,阅读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可以尝试与新技术结合,采取更新颖的手段来阅读诗歌、进行诗歌审美教育。从诗歌作品本身到诗人,到诗歌产生背景皆可结合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例如开发以诗人为主角的传记影视作品,以现代诗阅读为主体的综艺节目等项目;在学校教育层面,可以尝试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方式,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相结合,因势利导,搭建高互动性的对话空间。

针对部分大学生读者缺乏对诗歌的了解,对诗歌不感兴趣,难以产生共鸣,当代诗歌的创作和读者接受间存在断裂,读者对诗歌缺少分辨力和鉴赏力等问题,笔者呼吁“读”和“写”两个层面的群体都应对诗歌保持尊重。诗歌创作者需明确,诗歌的个性化和私人化并不代表无规范和情感泛滥,亦不等同于无诗意的分行记录;读者要放下诗歌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偏见,提高鉴赏力和对诗歌的分辨能力。这个工作应从小进行,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实现,大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阶段。可以借助新的传播方式推广优秀诗歌作品,让更多人接触到优秀的诗歌作品以提高读者的审美力与鉴赏力。从事诗歌创者需端正创作心态,对社会有更深刻的观察和理解,不必一味追求险怪,避免作品“孤芳自赏”;应对作品进行反复推敲,增强表达的准确度与美感。在追求诗歌艺术不断拓展的追求中避免矫揉造作及口水式的废话诗,对大学生中的创作者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认同和尊重,并予以适当的指导。同时,宜进一步支持对国外优秀诗歌作品的译介,这要求翻译者具备较高的诗歌素养而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社会在培养更多优秀的翻译人才时,需要着重强调翻译者的文学素养和诗歌素养,加强对于翻译诗歌的质量把关,做到在传递内容的同时兼具信达雅。

四、结语

在新媒体大潮下,当代大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接受情况充满矛盾。由于当下的现代诗歌呈现出两个向度(媚俗的、消费化的、符合大众预期的,更具实验性、探索性和私人属性的)之间的矛盾,“读”和“写”之间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在现代生活中,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消费主义的影响,将一些人人的生活分割成碎片,可以言志的诗似乎不再为这些人景仰,对诗的接受度和鉴赏力变得较低;但大众又非常需要诗,诗性的表达成为现代人精神的一个出口。从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看,这种冲突在此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注意力被新媒体时代无处不在的信息源分散,新媒体平台借助自身优势,以诗为新的文化消费品,重新塑造了接受者的审美。在这种影响下,大学生的诗歌接受动机,或多或少地从审美愉悦退化为媚俗、完成学业等低层次目标;另外,大学生表现出对现代诗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期望,并具有较高的参与愿望,经典阅读和审美阅读在这一代人中间并未走向没落,而是以一种新的方式继续生长。

基于對这种情况的考量,笔者认为不必对大学生现代诗歌接受情况持悲观态度。无论如何,现代人是需要诗的。尽管存在偏见、误读和来自其他媒介的干扰,当代读者仍对诗抱有一定的兴趣。我们应当认识到,诗歌在大学生中的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无疑是不利于提高对诗的认可度的。笔者团队希望未来诗歌推广过程中现有的种种弊病能得到有效解决,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以往的诗歌创作者和读者应端正心态,以严肃而不失包容的态度对待诗歌、新媒体和消费化趋势,从外部环境中发掘有利于诗歌生存的土壤,充分发挥出诗歌的内在魅力,赋予诗歌这个时代的独特印记。

注释:

①马泰·卡林内斯库,卡林内斯库,Calinescu, et al.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55-283.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第4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赫伯特·马尔库塞,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马泰·卡林内斯库,卡林内斯库,Calinescu,etal.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荣跃明.文化产业:形态演变、产业基础和时代特征[J].社会科学,2005(9):176-186.

[6]R.舒斯特曼,罗筠筠.通俗艺术对美学的挑战[J].国外社会科学,1992(9):38-42.

[7]R.威尔逊,周宪.商业社会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J].国外社会科学,1990(8):31-36.

猜你喜欢
文化心理现代诗歌新媒体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当代汉语亲属称谓词缀化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现代诗歌教学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