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 内审不只是风景

2020-03-23 06:14
中国内部审计 2020年3期
关键词:化作斗争预警

本刊特约评论员

2020年的春天来得较早,步履却异乎寻常的蹒跚。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武汉、湖北,波及全国,

甚至国外也发现了病例。人们由恐惧、恐慌到理性,经历了大起大落;病毒的最早发现者、上报人和最早的微信群传播者,成为人们痛定思痛的仰望者。我国这一次抗“疫”斗争规模之大、行动之快、效率之高,震惊全世界。突发的新冠疫情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给社会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痛。人们心底呼唤的是:能否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高效的病毒发现、确认、内部预警和报送、公开、防治的疫病防控机制,把损失降到更低?

内部审计的风险防控使命与之高度相似。内部审计早已不是“花瓶”,而是单位治理的时代“风景”。内部审计是否也应从中引发更深层次的专业思考和更高更远的职业憧憬?

风险的早发现。如果在检查、评价单位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过程中,能够直接发现风险源当然是最理想的。然而,更常见的是,在面对某些看似寻常却可能产生重大危害的早期征兆时,内部审计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职业敏感,就像这次抗“疫”斗争,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大夫的职业敏感令人钦佩。相对职业敏感,还有更可贵的责任担当,在重大或重要风险预警与个人得失间是否犹豫、是否勇敢,是否能讲出真话、及时上报,是否能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做出必要的预警。当然,早发现更需要早预警,内部审计应当在总审计师管理机制或内部审计的管理机制中,在内部审计与单位主要负责人、党组织之间,在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机关之间,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

风险源的早控制。内部审计发现的风险源,依据紧迫程度,应适当分级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可以立即整改的,内部审计应当及时建议立即整改,不宜为了单纯追求审计的考核业绩而犹豫;需要写入审计报告的,内部审计应当明确整改意见,不当“马后炮”的旁观者,而是与审计对象各司其职、直面风险。相对这次疫情斗争的严酷事实,从紧迫性的角度说,内部审计往往可以更从容,但关键是,这种从容不能是职业的麻木,不能是职业的不作为或慢作为。早一天、晚一天,平常看来可能无足轻重,然而重大风险来临,后果则可能比任何想象都严重。早控制就是建立健全科学而有效的重大風险预警、建议、整改运行机制。

风险趋势的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审计实践中,大数据审计使内部审计的范围大大拓宽、深度显著增加、效率明显提高。进一步提升大数据审计应用的质量水平,特别是强化风险趋势的大数据分析,内部审计尚有巨大潜力,可以大有作为。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大数据也成了“网红”。大数据分析既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正确引导舆论、普及科学知识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审计报告、审计宣传中往往习惯了专业数据的铺陈式列举,不仅非专业人士不易理解,就是审计对象、单位领导也未必真正全部理解,因为报告人可能也未必真正搞清楚需要全面深刻分析才能得出的最具价值的结论。利用大数据分析讲好内部审计故事,应当是一个好方法。

当然,单位的风险防控与疫情的风险防控毕竟不可相提并论。单位风险的复杂性在于,内部审计每天工作在大大小小的风险环境中,与风险共存是常态。内部审计需要客观、理性、科学地认识风险,需要大力支持审计对象勇于承担供给侧改革风险的行为,需要支持勇于承担技术创新风险的探索者,需要在必要的风险承担与不可逾越的风险边界之间作出职业的、专业的价值判断和合理选择。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终究,可以稍稍放慢疾行的脚步,感受共度时艰的新春;终究,可以稍微梳理一下大脑,做些细细的品味和思考。内部审计的风险防控使命与这个春天找到了共通语言。希望鼠年没有来得及说完的拜年话,化作春风,化作春雨,化作内部审计的不用扬鞭自奋蹄!

猜你喜欢
化作斗争预警
惊蛰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来,我们聊聊四月天
金融系统中的早期预警信号及其统计物理性质
在斗争中走向胜利
领导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艾滋病之役
假如送我一秒钟
我不选择
卷烟工业企业产品质量预警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