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对个性化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0-03-24 03:07张晶晶梁艳蚁锐娟万贻丹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受访者导图个性化

张晶晶 梁艳 蚁锐娟 万贻丹

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也是遍及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负担的特点[1]。脑卒中是我国首位、全球第二位致死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有研究显示,约23%的脑血管意外患者会再次发生脑卒中[3]。健康教育是脑卒中二级预防中最重要可靠的方法[4],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健康教育方式对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脑卒中患者对个性化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真实体验研究较少报道。本研究通过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患者对个性化思维导图的真实体验,为制定个性化思维导图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神经介入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3)理解能力正确,可正确表达;(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意识障碍的患者;(2)调查过程中情绪失控、不能配合的患者;(3)大面积脑梗死及病情严重的患者。样本量以一次次调查、转录、分析后信息达到饱和、不再呈现新的信息为止,最终纳入患者为10例,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遵循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原理、通过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了解脑卒中患者对个性化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真实体验。本研究中的个性化思维导图由研究者查阅患者病史资料、绘制出适合患者情况的思维导图(如图1),在访谈过程中再由患者自己绘制出个性化思维导图(如图2)。访谈提纲设计的过程如下:前期查阅脑卒中及思维导图的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半结构访谈大纲,经咨询脑卒中的临床医疗专家及护理专家后最终制定了访谈提纲。内容包括:(1)您认为脑卒中思维导图怎么样?(2)您从脑卒中思维导图中了解到关于您和您的病情新的情况吗?是什么?(3)您拿到这张脑卒中思维导图后会做什么?(4)您会和别人分享脑卒中思维导图吗?(5)您对脑卒中思维导图的相关建议。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二)资料收集

访谈地点选择便于交流、安静、私密的空间,保证访谈过程不被干扰。正式访谈前,研究者向受访者介绍访谈的目的、方法、访谈内容及所需时间,经受访者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访谈遵循自愿、保密、不伤害原则,进行现场录音并辅以笔录,访谈中注意观察受访者的非语言信息,每例访谈时间为30~45 min。访谈结束后24 h内转录,并遵循一字不漏、双人核对的原则。以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不再呈现新主题,即资料饱和时,停止全部访谈[5]。

(三)资料分析

采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七步分析法[6]进行整理:(1)仔细阅读访谈资料;(2)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3)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4)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5)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6)辨别出相似的观点;(7)返回参与者处求证。通过对资料的反复分类、对比、归纳、推演,逐步提炼本研究的主题。

图1 研究者绘制的思维导图

图2 患者绘制的个性化思维导图

结 果

一、主题1:个性化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掌握

受访者认为个性化思维导图帮助他们展示了关于脑卒中的知识,如何进行二次预防及紧急救助方式,这些知识虽然以前有过了解,但不是很清晰。受访者P1表示“这张思维导图做得非常专业,让我能从纸上了解到脑卒中的知识,也让我很信任你们”;受访者P3表示“这个一目了然,非常清晰,容易理解和记忆,让我全面地了解了脑卒中疾病的知识 ”;受访者P5认为“这个比传统的健康教育小册更加清晰,更让人明白”;受访者P10认为“思维导图将我心中的观点、想法具体化,原来关于脑卒中的知识碎片化地知道一些,但不全面,现在更加系统、全面”。

二、主题2:个性化思维导图有助于促进健康行为

个性化思维导图在帮助受访者更深入地了解脑卒中的知识后,其表示思维导图可以促进他们更多地采取健康行为。

受访者P2表示“我知道糖尿病、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后,当我把它们写在纸上的时候我知道我应该去控制我的血压、血糖”;受访者P4表示“以前听过相关脑卒中的宣教,但是听过就忘了。现在通过回答这些问题,看到纸上书写的内容,让我有机会去思考应该怎么去改变我的生活,从而更好地控制我的疾病”;受访者P10表示“我会将这个思维导图带回家,放在显眼的位置,提醒自己采取健康的行为,避免下次生病住院”。

三、主题3:个性化思维导图可以成为传播健康知识的工具

几乎所有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传播脑卒中的知识,思维导图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对身边的朋友传播健康教育的知识。受访者P3表示“我会跟我的棋友们聊健康的问题,他们也有高血压、糖尿病,我会用这个图告诉他们要注意什么”;受访者P4表示“我很喜欢跟小区的朋友们聊天,子女都上班了,白白就聊聊小孩、聊聊家常。以后我会跟她们聊聊健康方面的,尤其是脑卒中的一些知识”;受访者P9认为“写下关于我对疾病的看法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感觉在参与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我也愿意跟我的家人进行这项有意思的游戏”。

讨 论

一、个性化思维导图提高了受访者对疾病认知的清晰度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发散思维具体化的方法,采用文字和图像将大脑中的想法画出来,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的关联建立起一种可视化的语义网络,使人的隐性思维显性化、可视化[7-8]。思维导图可以锻炼右脑的形象记忆,促使大脑右半球优势得到提高,从而改善患者的记忆,提高对疾病的掌握[9]。个性化思维导图是根据每个脑卒中患者的情况制作,其优势在于可以清晰地反映一个问题的多个层面,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脑卒中疾病进行全面地表达,让患者可以清晰地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注意自己与脑卒中的关系,从哪些方面进行二次预防,以及脑卒中的紧急处理方法。

二、培养受访者对自己健康的责任感,促使他们采取健康的行为,参与到自我疾病的管理当中

本研究采用了绘画和写作两种形式来探索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受访者在参与脑卒中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中,对脑卒中疾病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研究表明[10],在书写过程中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创造一个反思、探索内心深处的想法、感受,这种活动有助于患者自我理解,在反思过程中帮助他们发展与疾病相关的目标。几乎所有受访者都选择把思维导图带回家,意味着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来思考疾病的管理目标,促进患者的内在动力去采取健康的行为,参与自我疾病的管理当中。

三、提供了一种患者与家属、亲友沟通的方式,便于广泛地传播脑卒中知识

几乎所有患者表示愿意将个性化思维导图带回家,这说明思维导图可以成为患者与家属、亲友沟通的媒介。患者在分享他们的导图、他们对疾病的认识的同时,倾听者在看着思维导图及倾听的过程中,也会思考自己与脑卒中疾病的关系、自己对脑卒中的了解,在心中绘制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脑卒中思维导图。由此可见,个性化思维导图可以成为一种传播健康知识的工具。

猜你喜欢
受访者导图个性化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