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0-03-25 04:07李银雁
课外语文·上 2020年3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古诗词高中

【摘要】古诗词的教学过程落到实处是与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相契合的。以古诗词教学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研究对象,通过以吟诵感知,品味语言为主线,立足语言建构与运用;以思辨阅读,想象联想为导向,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以学会鉴赏,培养创造力为核心,开展审美鉴赏与创作;以体悟经典,传承文化为落脚点,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教学策略,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7-0083-02

【本文著录格式】李银雁.古诗词教学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0,19(07):83-84.

本文研究的古诗词是指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优秀诗词,是圣贤智慧的结晶。高中古诗词的教学过程,落到实处其实就是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审美鉴赏力、创造力、文化理解传承能力等诸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过程相契合。对于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的策略研究,笔者作了以下几点实践与思考,提出来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以吟诵感知,品味语言为主线,立足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即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在古诗词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吟诵品读,可以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大意和韵律美、语言美。

(一)读出古诗词的音韵美

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使古诗词富有了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吟诵并不是泛指单纯的朗读,而是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诗文。古诗词诵读的节奏,一般为四言“二二”式,五言“二二一”式,七言“二二二一”式或“二二三”式或“二二一二”式。但教师在指导学生划分节奏时应让学生联系诗句表达意义的需要,不能生搬硬套。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词句的节奏就是根据句意表达的需要来划分的。古诗词的韵脚不仅能带来朗读的音律美,而且还关系到它的内容情感表达,如李商隐《锦瑟》韵脚的字都带“n”韵,有感情吟诵时,就很容易产生和营造一种哀怨迷惘深沉的情绪和虚幻朦胧的氛围。吟诵时,轻重缓急、扬抑顿挫、高扬低回……通过反复吟诵,可以读出古诗词的音韵美,读出古诗词的情感体验。

(二)读出古诗词的语言美

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的吟诵以探究诗词语言的妙处和独特情感。正所谓“三分诗靠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足难以入其境,得其趣,领其味。多诵读优秀古诗词,思考诗人独具匠心地运用特殊的动词、形容詞、副词等的用意,以及所描绘出的独特画面、表达的特殊情感、达到的表达效果等。如引导学生吟诵品味《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穿”“拍”“卷”三个动词的传神精妙。再如带领学生一起吟诵品味《雨霖铃》(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和“更与何人说”,让学生思考:词中连用两个程度副词“更”,有什么特殊用意或表达效果?所以带领学生吟诵品味古诗词语言的过程,也是增加语言的积累建构、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

二、以思辨阅读,想象联想为导向,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即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古诗词短小精悍,但方寸之间,却蕴藏着诗人的情感与心志。因此,古诗词的鉴赏需要充分发挥思辨能力和想象力。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思辨性阅读的锻炼、想象与联想的启发,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一)以思辨性阅读锻炼学生的古诗词思维

思辨性阅读是指由教师主体策划的以具有思辨性的文本为学习资源的,旨在培育学习主体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提升的学习活动。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勤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一起解决问题。如笔者在《虞美人》(李煜)教学中,就有学生提出疑问:“春花”“秋月”是多么美好的景色啊,词人为什么会发出“何时了”,希望它们快点结束的感叹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间开始讨论,我也就顺势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词人是在何种心绪下创作这首词的?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往事”“故国”“应犹在”展开思维碰撞,最后读懂了词人的创作意图和表达的情感。

(二)以联想与想象启发学生的古诗词思维

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是提高古诗词鉴赏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词中的形象、场景、画面等展开联想与想象。如在教学《雨霖铃》(柳永)中,引导学生根据“寒蝉”“长亭”“兰舟”“暮霭”“酒”“杨柳”“残月”等一系列“伤别离”的自然意象,对词人与恋人难舍难分“伤别离”的情感进行联想和想象。而人物形象方面,如在学习《氓》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诗人对女主人公的遭遇的叙写,展开联系与想象,以此得出诗人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在诗词中,诗人运用凝练的字词勾勒场景、画面。启发学生对古诗词中的场景、画面进行联系与想象,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自己仿佛置身于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中,以此来理解诗人对“雄姿英发”的青年英雄周瑜的敬仰之情。

三、以学会鉴赏,培养创造力为核心,开展审美鉴赏与创作

审美鉴赏与创造,即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古诗词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的品位和创作美的能力。而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获得,需要经过教师的方法指导和对学生的长期训练。

(一)指导学生学会鉴赏,提高审美能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古诗词的美。而古诗词的美非常宽泛,有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等。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精选的古典名篇佳作,让学生掌握鉴赏品评的方法和技巧,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在韵律美方面,如在教学李清照《声声慢》时,可以与学生一起吟诵品评词人在创造上综合运用叠字、双声字、双声叠韵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到黄昏,点点滴滴”,整首詞的基调急促、凄厉,读来铿锵入耳、旋律优美,堪称古今之绝唱。在语言美方面,很多优秀古诗词用字精妙,妙趣横生,给人无限的遐想和美的享受。宋祁《玉楼春》中一个“闹”字,就把春风来袭,杏花朵朵,争奇斗艳,花间似乎还有蜂蝶翻飞的景象表现出来了。在意境美方面,如《望月怀远》(张九龄)中诗人不仅直接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还通过描绘彻夜难眠的情境进一步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情意绵绵,意境优美秀丽,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感人。

(二)鼓励学生微创作,培养创造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吟诵品评,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诗是无形的画”,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古诗词的意象和人物形象进行构想,把想象转化为文字。如在教学《山居秋暝》时,可以鼓励学生在找出“新雨”“明月”“松”“清泉”“竹子”“莲”“渔舟”等意象后,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它们连结起来,扩写成一个意境优美的画面。而在《氓》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对女主人公的性格和形象进行概括和描写,甚至可以与《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对比,写出她们的异同。除了从上述的角度鼓励学生进行微写作,还有其他角度,例如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领悟、对意境的赞美、对诗人词人的看法、对诗词的表达技巧的赏析等,可以鼓励他们进行微写作。当学生一旦将上述的赏析与理解转化成了文字,教师最好能组织将其进行小组交流、展示等。教师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造与表达能力。

四、以体悟经典,传承文化为落脚点,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即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有效开展古诗词教学,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优秀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宝贵文化财富。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要探析和体悟言辞背后诗人或词人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境界,深入了解与传承前贤的人文精神。如杜甫在“三吏”“三别”“兵车行”等诗歌中,用儒家关注现实的眼光和忧国忧民的热心肠,揭示了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社会现状。这种强烈的关注现实的精神和爱国情怀,是我们在鉴赏中必须理解和传承的。而从《离骚》和《望海潮》等诗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对个体的重要性,以生而报国为人生信条的爱国精神和积极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追求是需要学生在品悟的过程中内化为自身品格的。学生要不断主动接受古诗词的洗礼和熏陶,形成文化自信的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理解和传承能力。

五、结语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核心素养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共生关系。所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四个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虽然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各有侧重,但四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笔者对基于古诗词教学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仍在继续,此阶段先小结成文,希望能让更多的同行从古诗词的教学实践来关注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丁郁洁.利用古诗词教学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张玉新.整合:思辨性阅读的有效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7(8).

[4]赵甜甜.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研究[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5]黄厚江.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共生关系[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7(11).

作者简介:李银雁,女,1982年生,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本科学历,高中语文高级教师,主研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古诗词高中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