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安全视野下的生物安全

2020-03-25 04:37包仕国
学理论·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物安全国家安全

包仕国

摘 要:当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维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生物安全内涵特征、生物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通过生物安全建设的思考,树立以“人的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构建生物安全的法规体系、应急管理网络、军民一体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观;国家安全;生物安全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12-0013-02

2020年,在举国欢度春节之时,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悄然来临并逐渐蔓延全球。新冠疫情的发生不仅给各国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威胁,而且给国家安全乃至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严峻的挑战。生物安全问题随之浮出水面,日益成为民众和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生物安全的提出及内涵特征

生物安全在全世界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非典和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从专家到普通百姓都认识到生物安全领域面临的严峻形势。生物安全与生物安全教育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生物安全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提出了,1985年联合国成立了生物安全特设工作小组,并在1992年推进了包括《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在内的多项重要文件的签署[1]2。我国政府于2005年核准《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并成为缔约方。2020年2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2]。

关于生物安全的内涵,学者们见仁见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界定。如美国学者认为,生物安全是一种以安全操作、管理程序、防护设备来消除或减少与有害生物(生物危害)及其产物接触所带来危害的规范。但生物安全有更广泛的定义,包括细胞培养物、有毒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还有一些人类病原、肿瘤病毒及动植物病原。因此,生物安全不仅保护人类,同时保护整个地球的生物免遭伤害[3]。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生物安全学导论》认为生物安全是指人类和对人类有益的生物保持正常健康生长和繁殖,它们的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不受有害生物和非生物的因子的干扰和破坏。生物安全涉及人类所有有益生物的安全,如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生物入侵问题、农药与环境安全问题等重要生物安全领域 [1]16。也有不少学者从广义和狭义定义生物安全。狭义的一般指生物技术安全及生物产品安全。广义的生物安全,包括生物技术安全、生物生境安全、生物物种安全、生物产品安全[4]。本论文中的生物安全概念则从更广义的层面界定,即从政治学视角研究。所谓生物安全问题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因子对国家社会、经济、公共健康与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生物安全问题是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安全关注的不仅仅是生物本身的安全,而且关涉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政治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军事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全局性”国家安全問题。

关于生物安全的特征。重大疫病等生物安全威胁自古有之,但在安全目标追求和安全实现机制上都与传统安全有着重大区别,凸显了非传统安全的特点。

1.威胁的外源性。当今世界,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陆海空交通的便捷发达、商业的兴盛繁荣,人员流动的规模速度大大超过以往,特别是由于国家间的旅游留学升温、商贸互通频繁,人口迁徙呈现加速之势,这些都使病毒在全球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使得生物安全威胁具有明显的外源性特征,即不是某一个国家存在这种生物安全威胁,而是这种威胁会蔓延到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不是对某一个国家的安全产生威胁,而且对其他国家的安全甚至世界安全构成危害。

2.认识的滞后性。一项生物技术或生物病毒形成后,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和结果,由于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往往不易被人们很快认识到,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人们才能弄清这种生物威胁产生的根源以及疫病治疗方案、根治的药物。

3.主体的非国家性。国家安全观的行为主体有五个层次,即个人、组织、国家、国际、全球。传统安全观的行为主体一般为国家,如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从来源看,与传统国家安全观相比,生物安全威胁的主体一般不是来自某个主权国家,而是来自非国家行为体,如个人、组织或集团等所为。本次暴发的新冠病毒疫情基本确定为自然病毒,而非人为蓄意制造,但肯定与人类不良的生活方式及滥捕野生动物有关。

4.高难度防扩散性。生物病毒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防不胜防,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已经清楚表明,当病毒进行跨生物传播时,其基因会发生突变,从而产生新的病毒。难以防控的原因还在于病毒的潜伏期较长,如非典的潜伏期为2—4天,最长的可以达到17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一般是3—7天,长的可以达到14天,最长可达到24天。

5.影响的连带性。生物安全影响的不仅仅是生物安全本身,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社会生活,以及个人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等。重大传染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生物恐怖、生物实验室泄漏等给人们带来心理恐慌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各方面的压力,如果政府没有有效应对,人们将会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

二、生物安全关乎国家安全

1.传染病问题与军事安全。传染病是生物安全的表现形式之一,重大传染病对人类影响巨大,甚至改变战争的发展方向。军事安全与重大疫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几乎每一场较大的战事胜负都会不同程度地与瘟疫发生联系。战争与瘟疫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作用。战事是病毒的传播源,战争期间兵员流动频繁,马车、粮草、衣物等都有可能携带病毒;反之,瘟疫也影响战争的胜负。公元前427年的“雅典瘟疫”,使得雅典军队的生力军大量死亡,由于当时没有防护措施,瘟疫继续在南部希腊肆虐,导致了城邦1/4人口的死亡。

猜你喜欢
生物安全国家安全
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组织”的犯罪学分析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战略物资储备立法完善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德尔菲法构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生物安全快速评价指标的研究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华人卷入两起涉美“国家安全”案
兽医教学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
规模化猪场综合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