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上的发光巨石

2020-03-25 08:12Sade
家居廊 2020年1期
关键词:蓬皮杜黄浦江特展

Sade

David Chipperfield在西岸美術馆前,他不时来回走动,从不同角度观察细节。

THE ARCHITECT

英国建筑师David Chipperfield戴卫·奇普菲尔德的建筑风格干净简约。2009年获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勋章,2011年获RIBA皇家建筑金质奖章,2013年获日本艺术协会颁发的“帝国皇帝”奖,表彰他一生的作品。他在伦敦、柏林、米兰、上海都设有办事处。

1.特展“观察”展览现场。

2.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沉睡的缪斯》,1910年。

3.托尼·奥斯勒,《切换(论与常经验)》,1996年混合媒体装置。

4.吊顶中央平衡装置来自亚历山大·考尔德,《1月31日》,1950年,1950年由法国政府购入,1959年收藏。

David Chipperfield并不是一位善于言辞的建筑师,他所作建筑的隽永质感远远大于语言所能表述的,没有夸张的立面抢夺视线,也没有花哨的手法,他用自己的方式一次又一次致敬空间、文化、历史与艺术。11月,众多展览以及艺博会开幕,西岸美术馆的开放无疑为上海艺术生态增添了更大的期待。

建造历时3年、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西岸美术馆恰到好处地衔接了交通与滨江带、生活与艺术、喧闹与静谧。围绕建筑的地面广场抬升后,黄浦江景致一览无余。顺着东侧的台阶可至邻近河岸的休息平台。David Chipperfield表示:“设计回应了场地的开放性以及整个区域西岸文化走廊的开发规划。我们有意识地将三个展厅旋转布置,打破了传统的几何布局,并在展厅之间创造了有力的公共空间。一个开阔的广场向河岸开放,为公众提供室外的活动空间。”三个17米高、承载着展览功能的建筑体量呈风车型旋转排布,由半透明的、玉石般的玻璃包裹,赋予建筑群乳白的质感,将斑斓的日光带入建筑,夜间透出柔和的灯光,与悬挑屋顶光洁的质感涂料饰面形成鲜明对比。上层和下层的组成结构为建筑的各个部分带来独立运营的可能性。另有一个较低矮的屋顶覆盖整个中庭并向外延伸,形成面向黄浦江和道路的悬挑结构。在每一个旋转排布的展厅外端,布置了巨大的透明玻璃窗,让参观者得以观赏公园、黄浦江和城市风光的全景。

开放的空间为展品的布置带来更多可能,吸引更多人前来。在开馆之后的五年中,蓬皮杜将给全新的美术馆带来一系列展览,这是继2015年西班牙的蓬皮杜马拉加后,蓬皮杜中心在亚洲的第一个合作项目。首先带来的便是《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常设展,汇集了来自蓬皮杜中心的百余件馆藏作品,并通过三次主题展览的互相补充,系统且完整地展现出20世纪至21世纪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在未来还将呈现3个为期一年半的常设展和约10个为期半年的特展。

自然采光的展厅空间像伫立在河岸上的巨石,令人在其中无限徜徉,在观看展览之余,David Chipperfield也期待大家享受建筑所延伸出的公共空间,这是他最为满意的部分,首层完全贯通的通道使得参观者可以在城市街道生活和黄浦江景之间穿梭,可以驻足观赏黄浦江上缓缓驶过的船只、对岸的天际线。整个空间与构想,都在致力于表达现代美术馆应有的超越欣赏艺术功能的意义。

5.西岸美术馆建筑全景。

猜你喜欢
蓬皮杜黄浦江特展
黄浦江航行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的治理及监管
黄霑感叹黄浦江的浪
黄霑感叹黄浦江的浪
艺术的个性表达
聂鲁达:我真的很喜欢《百年孤独》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标新立异的巴黎“色彩”
霓幻蓬皮杜
特展的现在和未来
特展的草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