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综述

2020-03-27 11:40张浩淼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全民体系

张浩淼

引言

自《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指导性文件发布以来,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迅速,全民健身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人民群众对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对我国全民健身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目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强身健体,而是向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健身转变,要求我国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走向标准化并逐步趋于完善。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更是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明确指出到2025年要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全覆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作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以及政府发挥体育公共职能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1 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文献统计与分析

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篇名”进行检索,检索结果显示,自2003年聂锐新[1]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思考》中提出对于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思考,截止到2018年10月,学术界对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文献共有221篇,剔除会议总结20篇、报纸7篇,最终获得194篇文献。从文献发表数量变化上看(表1),2010年以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相关文献研究数量呈现曲折增长趋势。这是由于国家全民健身政策导向,以及进入后奥运时代群众体育在我国的兴起,引起了学术界对全民健身以及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探讨的高潮。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对核心期刊的规定,筛选出46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文献资料。因此,本文以这46篇文章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2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现状梳理

2.1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框架结构研究

2.1.1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

我国对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没有官方定义,学术界对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界定。董新光教授[2]提出我们要建设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一是要提供基础设施设备、二是要提供舒适安全的锻炼环境,为公民参与健身活动提供服务,保障公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周慧[3]等人随后又定义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在政府与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下,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素质,为群众健身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的、公益性的服务系统。从目前学术界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界定中,不难看出在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提供全民健身的基础服务,二是为全民健身以及全民健身服务提供保障。

图1 本研究中2004年-2018年有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的文献数量变化示意图

2.1.2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结构

由于我国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紧密围绕国家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变化等方面,因此对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结构框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我国学者续川[4]提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由基本健身物质条件系统、健身组织系统、健身活动系统、健身指导系统、健身信息系统这五个系统组成。肖林鹏[5]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结构分为:活动体系、组织体系、场地设施体系、信息体系、科学指导体系、资金体系、政策法规体系、监督反馈体系以及绩效评价体系。江波、李慧萌[6]通过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框架结构的提法归纳统计,提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20个指标,在已有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加入国民体质监测、健身舆论宣传、健身资金投入、服务骨干队伍、服务表彰激励等指标。由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所涉及的分支较多,就目前来看学术界对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框架研究还是会持续深入。

2.1.3 区域性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

在我国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进程中,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区域化差异显著,导致我国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在各地区的发展参差不齐。郑旗、常乃军、李俊明[7]指出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的评价受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单位、主观认知等因素的影响。陈志萍[8]提出我国中部省份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落后、信息供给不足、组织建设不完善、欠缺健身活动、消费市场体系不均衡。侯令忠[9]表示陕西省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有所成效,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基本确立、国民体质监测初步形成、经费来源也逐渐多渠道。邱建国[10]等人表明山东省全民健身工作进展顺利,正在形成由政府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黄迎乒[11]等人对河南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展现状的研究,得出河南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虽小有成果,但仍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组织措施不得当、场地设施不足及缺乏健身指导等问题。

2.2 不同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2.2.1 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随着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的不断深入,体育学术界逐渐将我国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定义为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裴立新、周结友[12]根据“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了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江波[6]等人将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分为:政府部门引导的服务体系、私营部门主导的服务体系,以及由第三部门主导的服务体系及他们的子系统。

2.2.2 供给需求视角下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

李荣日[13]等人从我国城市全民健身供给市场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出发,为我国城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罗旭[14]认为我国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供给存在着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两种模式,并运用需求和公共供求等理论对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董佳华[15]等人从需求角度出发研究我国的全民健身市场服务体系,为城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2.2.3 社会发展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

党的十六大中报告明确提出要将完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由此,我国体育学界对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开始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续川[4]早在2006年提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陈燕[16]等人通过对全民健身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论述,阐述了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构建科学、完整、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目标体系。田小静、李亚英[17]在体医结合视角下,提出通过建构和完善立体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保障和促进全民健康。

2.2.4 其他视角下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

范铜钢[18]等人通过对世博效应对城市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影响进行研究,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分为发展、运行、巩固和完善3个阶段,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保障和绩效评估体系。王郓[19]等人通过对中美两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对比分析,明确指出美国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对我国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借鉴意义。

3 关于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3.1 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思考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由政府、社会组织和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共同的提供健身基础设施、场地、资金、组织服务、指导等服务的服务体系,以及保障国民体质健康、服务组织正常运作的保障体系。由于部分地区的政策宣传不到位、政府的投入不足、场地设施短缺、群众主观意识不强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尚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3.2 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议

3.2.1 构建以人为本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全民健身强调全民性,重点在于人民群众的参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旨在为人民群众的健身提供一系列服务以及保障国民的健身基础权益和保障国民健康。因此,我国所要构建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出发,构建让人民群众满意、服务于人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3.2.2 构建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我国的全民健身体系是由国家政策引导、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而形成的自上而下的系统。对于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完善也必将是由国家、政府和社会分别所提供的健身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保障体系的完善。

3.2.3 建构均衡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区域化差异显著不仅体现在我国的全民健身工作中,也存在于我国各项重大工作中,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阻力。因此,在完善我国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程中,要侧重于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充分考虑落后地区的健身的需求和健身设施,有针对性的加大扶持力度。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全民体系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养护网点服务体系
全民·爱·阅读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