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历程

2020-03-27 11:47黄丹
青年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实践

黄丹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中标志性的成果,起着重要作用。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构建经历了较长时间。本文对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以其逻辑发展为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正确的理解。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实践

历史唯物主义的提出是马克思两大杰出贡献之一,此理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逻辑发展过程。我们通过其不同阶段的经典著作就能更好的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过程,也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渊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这时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以及社会政治制度已经最终确定。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并暴露出来。同时期的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也在快速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历史渊源方面: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力量不断的壮大,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随之而来的还有社会矛盾的激化。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矛盾,加之逐渐加深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使得工人运动开始不断的爆发。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姿态走上历史舞台,而马克思主义就是這一时代下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斗争的直接产物。在思想渊源方面:继文艺复兴后,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兴起,宣传自由、民主、和平的思想。19世纪初在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上层空想社会主义那里,出现了“社会科学”并进一步走向“社会实验”化的趋势。同时近代自然科学也在快速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可以用自然规律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也使得以社会研究,历史研究为主的科学化潮流兴起。另外古典经济学中认为经济活动过程是有规律的,但是他们认为研究得到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把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当作一般社会规律,可以看出在理论上是彻底的,缺乏历史性的观点。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在德国古典哲学家思想,也都对马克思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

马克思与恩格斯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其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也经历了艰难的思想转变过程。主要的两次转变内容分别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圣神家族》中。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后文简称《手稿》)是其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转折点,包括了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批判以及共产主义思想的最初尝试,但是思考方式具有浓厚的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色彩。由此可见,《手稿》中的哲学思想并不成熟,但是其中深刻内涵具有重要作用,孕育着马克思的新的世界观。其中“异化”概念贯穿于《手稿》始终,但是异化理论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马克思异化理论从“政治异化”“经济异化”“劳动异化”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其中“劳动异化”理论最为重要。《手稿》中的劳动异化范畴从四个方面的规定来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反人道性质,揭示了私有财产的本质、起源以及基本规律,同时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以及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都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的、暂时的形式,因而扬弃异化劳动必然与消灭私有制联系到一起。“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的解放,从奴役制的解放,表现为劳动者的解放这样一种政治的形式,而且这里问题不仅在于劳动者的解放,因为劳动者的解放包含着全人类的解放。”[1]。也就是说,人类解放要以工人解放为政治形式,无产阶级必须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由此,马克思在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开始了政治批判。

在完成了世界观的第一次转变之后,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神圣家族》又经历了第二次转变,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它对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以及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过去哲学信仰的初步清算,开始迈出创建新世界观的第一步。包含了马克思最为重要的唯物史观的观点,即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马克思初步论述了人的本质,认为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不再把人当作孤立的封闭的人,而是认为就人的特性和本质而言,人们会在自己的需要与利益的强大动力驱使下,做出满足自己需求和利益的活动,就构成了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他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完成

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马克思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在此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开始了对新世界观的系统阐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阐述和论证唯物史观这一新历史观,写作了《共产党宣言》将新世界观诉诸工人运动实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释了新历史观的基本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与物质生产。“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这种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是完全不同的,始终是站在现实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其归宿是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马恩在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致力于将这一理论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其结果就体现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基本的纲领性文件,指出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5],“现代的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6]。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强大到这种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时,必然将被公有制所替代,也就是说私有制必将被消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客观要求。从历史发展与阶级解放、工人运动与共产主义内在同一的角度,科学的论证了共产党人基本纲领的必然性和正义性,为共产主义运动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并指明了发展的方向,集中的体现了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也标志者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刘丕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5.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104.

[4][5][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253,252.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实践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当代审视